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2132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几何量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该分度台中壳体基座下端与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壳体基座上端与定齿盘固定连接;在壳体基座内部设有同轴的升降筒,在升降筒的底端固定有26位光电编码器,且固定在26位光电编码器下端轴心的丝杠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轴心处,使步进电机升降时,带动升降筒作升降运动;26为光电编码器的上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固定在升降筒上端的力矩电机连接,且力矩电机通过万向联轴节与齿盘心轴连接,齿盘心轴穿过定齿盘与定齿盘上方的动齿盘固定连接。该分度台,测角重复性标准偏差达0.004"-0.002",补偿后零起分度极限差达±0.03",可实现超高精度测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
本技术属于几何量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
技术介绍
多齿分度台由一对直径、齿数、齿形等参数完全相同的平面向心端齿盘和升降锁紧机构组成。两齿盘相互啮合后,由于多齿啮合的平均效应,可以提高分度准确度。多齿分度台是计量测试和精加工常用的定角圆分度设备,多齿分度技术已扩展应用于多种专用测试设备。多齿分度台的第一份专利由美国A -A -GaGe公司于1960年获得,到1984年前后, 国内外多齿分度台的分度误差都已达到极限误差±0. I。之后,准确度的提高停滞不前,至今,国内、外多齿分度台的最高水平仍为分度极限误差±0. 1,这是由于要进一步提高分度准确度,靠机械工艺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多齿分度台工作过程中,要实现“脱啮”、“转位”、“啮合”和“加啮合力”等四个基本动作,完成方法有“手动式”和“自动式” 二种,手动式转位的“到位”是靠目视,刻度对正完成的稍有不慎,会造成“打齿”,损坏多齿分度台,而自动工作方式可准确转动到位,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而对于某些特殊需求,如惯性器件测试转台,采用齿盘副作为分度元件时, 为保证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其特征在于:该分度台包括动齿盘(1)、定齿盘(2)、壳体基座(6)以及步进电机(12),其中,壳体基座(6)下端与步进电机(12)固定连接,壳体基座(6)上端与定齿盘(2)固定连接;在壳体基座(6)内部设有同轴的升降筒(10),在升降筒(10)的底端固定有26位光电编码器(13),且固定在26位光电编码器(13)下端轴心的丝杠(11)安装在步进电机(12)的轴心处,使步进电机(12)转动时,丝杠(11)带动升降筒(10)作升降运动;26位光电编码器(13)的上端通过弹性联轴器(9)与固定在升降筒(10)上端的力矩电机(7)连接,且力矩电机(7)通过万向联轴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其特征在于该分度台包括动齿盘(I)、定齿盘 (2)、壳体基座(6)以及步进电机(12),其中,壳体基座(6)下端与步进电机(12)固定连接, 壳体基座(6)上端与定齿盘(2)固定连接;在壳体基座(6)内部设有同轴的升降筒(10),在升降筒(10)的底端固定有26位光电编码器(13),且固定在26位光电编码器(13)下端轴心的丝杠(11)安装在步进电机(12)的轴心处,使步进电机(12)转动时,丝杠(11)带动升降筒(10)作升降运动;26位光电编码器(13)的上端通过弹性联轴器(9)与固定在升降筒 (10)上端的力矩电机(7)连接,且力矩电机(7)通过万向联轴节(4)与齿盘心轴(3)连接, 齿盘心轴(3)穿过定齿盘(2)与定齿盘(2)上方的动齿盘(I)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超高精度自动化多齿分度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筒(10)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磁铁(16)和下磁铁(14),并在壳体基座(6)对应位置附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霍尔开关(17)和下霍尔开关(15),当使动齿盘(I)与定齿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尚秋芳王震张忠武孙方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