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藏树正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集热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579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布,由集热布本体、上、下固定边、纵向通道、中间固定区、给水通道、热水回水通道、补水管、循环泵、贮热池、放气管组成,集热布本体上、下固定边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回水通道和给水通道;集热布本体中部均布有多条纵向通道,各纵向通道上端分别与上方的热水回水通道底面孔眼相连通,下端分别与下方的给水通道连通,相邻纵向通道之间设有多个中间固定区;给水通道输入端与循环泵相连接,热水回水通道输出端与贮热池相连接,贮热池底部与循环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诸如工厂厂房、农业温室大棚、办公室、教室、居家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场所的取暖保温工作,该装置使用规模可大可小,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采集利用的装置,属太阳能采集利用技术类。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广泛、生产成本低廉的宝贵能源,太阳能近数十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采集利用技术迅速发展。太阳能热水袋便是目前采用较多且使用较为方便的一种太阳能采集利用装置。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热水袋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大多只能平放在房顶,不能倾斜或竖立放置,而且大多小规模应用于民用简易的热水使用,不能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热水或农业蔬菜大棚的贮热、散热使用,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安装使用方便的太阳能集热布。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此种太阳能集热布由集热布本体、上、下固定边、纵向通道、中间固定区、给水通道、热水回水通道、补水管、循环泵、贮热池、放气管组成,其结构如下集热布本体上、下边部分别设有上、下固定边,上、下固定边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回水通道和给水通道;集热布本体中部均布有多条纵向通道,各纵向通道上端分别与上方的热水回水通道底面孔眼相连通,下端分别与下方的给水通道连通,相邻纵向通道之间设有多个中间固定区;给水通道输入端与循环泵相连接,给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布,由集热布本体(1)、上固定边(2)、热水回水通道(3)、下固定边(4)、纵向通道(5)、中间固定区(6)、给水通道(7)、补水管(8)、循环泵(9)、贮热池(10)、放气管(11)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布本体(1)上、下边部分别设有上固定边(2)和下固定边(4),上固定边(2)、下固定边(4)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回水通道(3)和给水通道(7);集热布本体(1)中部均布有多条纵向通道(5),各纵向通道(5)上端分别与上方的热水回水通道(3)底面孔眼相连通,下端分别与下方的给水通道(7)连通,相邻纵向通道(5)之间设有多个中间固定区(6);给水通道(7)输入端与循环泵(9)相连接,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布,由集热布本体(I)、上固定边(2)、热水回水通道(3)、下固定边(4)、纵向通道(5)、中间固定区(6)、给水通道(7)、补水管⑶、循环泵(9)、贮热池(10)、放气管(11)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布本体(I)上、下边部分别设有上固定边(2)和下固定边(4),上固定边(2)、下固定边(4)内侧分别设有热水回水通道(3)和给水通道(7);集热布本体(I)中部均布有多条纵向通道(5),各纵向通道(5)上端分别与上方的热水回水通道(3)底面孔眼相连通,下端分别与下方的给水通道(7)连通,相邻纵向通道(5)之间设有多个中间固定区(6);给水通道(7)输入端与循环泵(9)相连接,给水通道(7)来水段分别与补水管⑶和放气管(11)相连通;热水回水通道⑶输出端与贮热池(10)相连接,贮热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藏树正
申请(专利权)人:藏树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