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俊勇专利>正文

一种燃油气化炉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13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气化炉芯,包括输油管、底缸、喷油嘴、定火柱、分火头和耐火圈,所述底缸底部有可供输油管穿过的小孔,底缸外圆周上有一突起的圆箍;输油管穿过所述小孔进入底缸内部并与喷油嘴连接,喷油嘴固定在底缸底部;定火柱罩在喷油嘴上方,其底部与底缸底部相接触,分火头套接在定火柱上;耐火圈套接在底缸上并由所述突起的圆箍支承,所述耐火圈包围住分火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输油管、喷油嘴、定火柱、分火头全部放置于底缸中与耐火圈相连形成整体,其能达到的温度比传统燃油炉芯高出300度,同时能够比传统燃油炉芯节省30%的燃油,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环保节能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气化炉芯
本技术涉及燃油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气化炉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油炉芯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横管大气式燃烧器或其改进型;另一种是带底缸的简单燃油炉芯。所述两种燃油炉芯虽然加工简单,但存在热效率低、资源浪费、清洗不便、更换笨重、外观粗糙等缺点。近年来,出现内焰式聚能立管型燃烧器,该类型燃烧器有加工方便,节能效果好等很多优点,但由于其制作材料采用不锈钢薄板,也存在着燃烧稳定性较差,燃烧能力和使用寿命不够长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的燃油气化炉芯,该炉芯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节能方便,燃烧稳定性强,环保节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气化炉芯,包括输油管、底缸、喷油嘴、定火柱、分火头和耐火圈,所述底缸底部有可供输油管穿过的小孔,底缸外圆周上有一突起的圆箍;输油管穿过所述小孔进入底缸内部并与喷油嘴连接,喷油嘴固定在底缸底部;定火柱罩在喷油嘴上方,其底部与底缸底部相接触,分火头套接在定火柱上;耐火圈套接在底缸上并由所述突起的圆箍支承,所述耐火圈包围住分火头。本技术将输油管、喷油嘴、定火柱、分火头全部放置于底缸中与耐火圈相连形成整体,其能达到的温度比传统燃油炉芯高出300度,同时能够比传统燃油炉芯节省30% 的燃油,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环保节能等特点。可选地,所述底缸呈圆台形,包括底部和侧面,所述小孔位于底部的圆心处,所述突起的圆箍位于侧面上远离底部的那一端;所述侧面从靠近所述底部处开始直径逐步变大,在所述侧面上均匀分布了多个斜孔。可选地,所述多个斜孔的孔径轴向与所述突起的圆箍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 40-50度,优选为45度。可选地,所述多个斜孔分别布置在与所述底部的平面的高度差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固定距离的侧面上均匀分布了 5个斜孔,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侧面上均匀分布了 10个斜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分别为10、24、38和52毫米,所述位于与底部的平面的高度差为第一固定距离的侧面所分布的斜孔的直径为3毫米,第二固定距离的侧面所分布的斜孔的直径为3. 5毫米,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侧面所分布的斜孔的直径为 4. 2毫米。可选地,所述定火柱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下边缘有至少一个缺口,柱身上有至少一个圆孔;所述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均是中空的。可选地,所述缺口是两个,圆孔是四个,两个缺口和四个圆孔均沿着第一圆柱体的中轴均匀分布。可选地,所述分火头包括中空的第三圆柱体和分火片,所述分火片沿第三圆柱体的径向分布,并固定连接在第三圆柱体柱身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三圆柱体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直径。可选地,所述分火片有八个,其沿着第三圆柱体的中轴均匀分布。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的立体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输油管的结构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喷油嘴的结构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底缸的立体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底缸的剖面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底缸的俯视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定火柱的主视图;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分火头的立体图;以及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分火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气化炉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底缸、喷油嘴、定火柱、分火头和耐火圈,所述底缸底部有可供输油管穿过的小孔,底缸外圆周上有一突起的圆箍;输油管穿过所述小孔进入底缸内部并与喷油嘴连接,喷油嘴固定在底缸底部;定火柱罩在喷油嘴上方,其底部与底缸底部相接触,分火头套接在定火柱上;耐火圈套接在底缸上并由所述突起的圆箍支承,所述耐火圈包围住分火头。图I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的立体图。图2和图3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输油管和喷油嘴的结构图。如图I中所示,本技术所述燃油气化炉芯包括输油管I (图中未示出)、底缸2、喷油嘴3 (图中未示出)、定火柱 4(图中未示出)、分火头5和耐火圈6,所述底缸2底部有可供输油管I穿过的小孔,底缸2 外圆周上有一突起的圆箍220 ;输油管I穿过所述小孔进入底缸2内部,与喷油嘴3连接, 将喷油嘴3固定在底缸2底部。如图2和图3中所示,输油管I的一端具有螺纹,所述喷油嘴3内部有螺纹,喷油嘴内部的螺纹与输油管的螺纹相匹配。输油管I穿过底缸底部的小孔210后,通过螺纹连接,将喷油嘴3固定在底缸底部上。定火柱4罩在喷油嘴3上方,其底部与底缸2底部相接触,分火头5套接在定火柱4上;耐火圈6套接在底缸上并由所述突起的圆箍220支承,所述耐火圈6包围住分火头(5)。该燃油气化炉芯将输油管、喷油嘴、定火柱和分火头全部放置于底缸中,并与耐火圈形成部分密封的整体,可以使火力封闭集中, 热力不易被发散,增强并保持了加热效率。而且,相较于传统炉芯中的输油管从侧面给炉芯供油,本技术的输油管从底缸底部供油,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同时还防止了二次燃烧,保证了燃烧安全。本技术所述燃油炉芯中,所述底缸呈圆台形,包括底部和侧面,所述小孔位于底部的圆心处,所述突起的圆箍位于侧面上远离底部的那一端;所述侧面从靠近所述底部处开始直径逐步变大,在所述侧面上均匀分布了多个斜孔。所述多个斜孔的孔径轴向与所述突起的圆箍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0-50度。所述多个斜孔分别布置在与所述底部的平面的高度差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固定距离的侧面上均匀分布了 5个斜孔,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侧面上均匀分布了 10个斜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分别为10、24、38和52毫米,所述位于与底部的平面的高度差为第一固定距离的侧面所分布的斜孔的直径为3毫米,第二固定距离的侧面所分布的斜孔的直径为3. 5毫米,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侧面所分布的斜孔的直径为 4. 2毫米。图4、图5和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燃油气化炉芯底缸的立体图、剖面图和俯视图。如图4-图6所示,所述底缸2成圆台形,包括底部230和侧面240,所述小孔210 位于底部230的圆心处,突起的圆箍220位于侧面240上远离底部230的那一端;所述侧面 240从靠近所述底部230处开始直径逐步变大,在所述侧面240上分布了多个斜孔250。所述多个斜孔250的孔径轴向与所述突起的圆箍220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0_50度,优选为45度。[0031 ] 可选地,这些斜孔250分布在距离底部230的平面为固定距离的位置处,并且沿着所述侧面的中轴均匀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斜孔250分别布置在与底部230 的表面的高度差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位置处,并且沿该侧面的中轴均匀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气化炉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1)、底缸(2)、喷油嘴(3)、定火柱(4)、分火头(5)和耐火圈(6),所述底缸(2)底部有可供输油管(1)穿过的小孔(210),底缸(2)外圆周上有一突起的圆箍(220);输油管(1)穿过所述小孔(210)进入底缸(2)内部并与喷油嘴(3)连接,喷油嘴(3)固定在底缸(2)底部;定火柱(4)罩在喷油嘴(3)上方,其底部与底缸(2)底部相接触,分火头(5)套接在定火柱(4)上;耐火圈(6)套接在底缸上并由所述突起的圆箍(220)支承,所述耐火圈(6)包围住分火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气化炉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I)、底缸(2)、喷油嘴(3)、定火柱(4)、分火头(5)和耐火圈¢),所述底缸(2)底部有可供输油管(I)穿过的小孔(210),底缸(2)外圆周上有一突起的圆箍(220);输油管(I)穿过所述小孔(210)进入底缸(2)内部并与喷油嘴(3)连接,喷油嘴(3)固定在底缸(2)底部;定火柱(4)罩在喷油嘴(3)上方, 其底部与底缸(2)底部相接触,分火头(5)套接在定火柱(4)上;耐火圈(6)套接在底缸上并由所述突起的圆箍(220)支承,所述耐火圈(6)包围住分火头(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缸(2)呈圆台形,包括底部(230) 和侧面(240),所述小孔(210)位于底部(230)的圆心处,所述突起的圆箍(220)位于侧面 (240)上远离底部(230)的那一端;所述侧面(240)从靠近所述底部(230)处开始直径逐步变大,在所述侧面(240)上均匀分布了多个斜孔(2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斜孔(250)的孔径轴向与所述突起的圆箍(220)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0-5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45度。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斜孔(250)分别布置在与所述底部(230)的平面的高度差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固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固定距离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俊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