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0899 阅读:15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24 14:34
一种照明装置,可顺利地进行配线处理。照明装置包括:安装构件(1),在中央部具有用以安装于装置安装面(C)的安装部(4);光源部本体(2),具有光源部(7),并且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1)的前表面侧;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Cn3、Cn2),将所述安装构件(1)的一侧与光源部本体(2)的一侧予以电性连接;以及连接检测单元(100),连接在所述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Cn3、Cn2)与光源部(7)之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括连接单元的照明装置,该连接单元将天花板面等装置安装面上所安装的安装构件侧与光源部本体侧予以电性连接。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的高输出化、高效率化,已开发出了如下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使用LED作为光源,使用在室内或室外且可期待长寿命化。该照明装置是将多个LED安装于基板而获得规定的明亮度的照明装置,且例如被用作安装于天花板面等的普通住宅用的吸顶灯(ceiling light)。然而,从LED射出的光的指向性强,容易产生眩光(glare),另外,容易产生亮度不均。因此,已开发出了新的照明装置,该新的照明装置使用导光板来进行照明,以抑制眩光且使发光面的均一性提高。在此种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将适配器(adapter)电性且机械性地连接于天花板面上所设置的配线器具即吸顶灯座主体,接着将照明装置本体安装于该适配器。因此,为了在安装照明装置本体的情况下或在将照明装置本体拆除的情况下,能够对适配器进行操作等,在导光板的中央部,对应于适配器而形成开口。然而,对应于适配器而形成的中央部的开口是光未受到引导的部分,会产生如下的现象,即,该部分变暗,中央部成为暗部。因此,可考虑不在导光板中形成开口而构成所述照明装置。在所述情况下,为了能够对适配器进行操作等,必须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构成天花板面等装置安装面上所安装的安装构件与光源部本体,且必须借由电线等,将所述安装构件侧与光源部本体侧予以电性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9-283197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公开2011/081246号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如上所述的构成的情况下,有时会不完全地将安装构件的一侧与光源部本体的一侧予以电性连接。另外,会产生如下的问题,即,将安装构件的一侧与光源部本体的一侧予以连接而具有规定长度的电线无法收纳在装置内,或该电线勉强弯曲地收纳在装置内,从而无法顺利地进行配线处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成的实施方式,目的在于提供可确实地进行连接的照明装置。另外,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顺利地进行配线处理的照明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安装构件,在中央部具有用以安装于装置安装面的安装部;光源部本体,具有光源部,并且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而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前表面侧;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将所述安装构件的一侧与光源部本体的一侧予以电性连接;以及连接检测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与光源部之间。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上述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中的供电用连接单元,在一个侧面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与前表面侧方向正交的方向,且朝向不与上述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中的受电用连接单元的导出方向相向的方向,且配设于所述安装构件。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光源部本体包括多边形状的导光板,在外周部具有光入射端面;以及发光元件,以使出射光射入至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端面的方式而配设,所述受电用连接单元借由电线,从所述多边形状的导光板中的角部附近导出。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确实地将安装构件侧与光源部本体侧予以电性连接,且能够确保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所述照明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所述照明装置的背面侧的平面图。图4是分解地表示所述照明装置中的光源部本体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3中的Y-Y线来表示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图5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7表示将所述照明装置安装于天花板面时的安装顺序,且是表示将安装构件安装于天花板面的状态的剖面图。图8同样表示将照明装置安装于天花板面时的安装顺序,且是表示将光源部本体支撑于安装构件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将所述照明装置中的扩散外罩及导光板予以拆除,并从前表面侧进行观察所表示的平面图。图10是为了表示所述照明装置中的从光源部导出且连接着受电用连接器的电线的配置关系,从前表面侧对安装构件进行观察所示的立体图。图11是所述照明装置中的概略性区块构成图。附图标记I :安装构件2 :光源部本体3:点灯装置4:安装部(适配器引导部)5:间接光光源部6 :辅助零件单元7 :光源部8 :导光板9 :框架构件10 :扩散外罩ll、35c:开口12 :被卡止配件13、76 :安装配件31:点灯电路32:控制电路35:点灯装置外罩35a :侧壁35b :背面壁36 :弹性构件41 :卡合口51 :基板52 :发光元件53 :透光性的外罩71 :基板72 :发光元件(LED)73 :散热构件(安装板)75 :卡止配件81 :光入射端面85 :扩散构件91 :外框架92 :前框架93 :透光性框架100 :连接检测单元101:电路基板A :适配器/部分Al :卡止部C :装置安装面(天花板面)Cb :配线器具(吸顶灯座主体)Ch:链条CnO :受电用连接器Cnl:电源连接器Cn2 :受电用连接单元(受电用连接器)Cn3 :供电用连接单元(供电用连接器)P :连接部(供电用连接器Cn3的连接口)Re :红外线遥控发射器S :安装螺丝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为安装于作为配线器具的吸顶灯座主体而被使用的形式的照明装置,且使用导光板来进行例如室内照明,所述作为配线器具的吸顶灯座主体设置于装置安装面。以下,参照图I至图11来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中,有时省略地表示电线等的配线连接关系。再者,对相同部分附上相同符号,且将重复的说明予以省略。如图I至图5、图7所示,照明装置基本上包括安装构件I与光源部本体2这两个构件。在安装构件I中,配设有点灯装置3、作为安装部4的适配器引导部、间接光光源部5 及设置有多个电气辅助零件的辅助零件单元(unit)6。另外,光源部本体2包括光源部7、 导光板8、框架构件9及扩散外罩10。而且,照明装置包括适配器A,电性且机械性地连接于吸顶灯座主体Cb,该吸顶灯座主体Cb设置于作为装置安装面的天花板面C ;以及红外线遥控发射器Re,对光源部2 的点灯状态进行控制。此种照明装置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状的外观,将前表面侧作为光的照射面,且将背面侧作为安装于天花板面C时的安装面。依次对所述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安装构件I是由冷压延钢板等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的平板状而成的装置本体。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构件I为基座(chassis),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呈大致圆形状的开口 11,该开口 11配置着后述的安装部4,该安装部4与天花板面C上所设置的吸顶灯座主体Cb及适配器A相向。另外,弯折成琴键状的被卡止配件12借由螺丝等固定单元,安装于安装构件I的长度方向的相向的一条边侧的大致中央部。另一方面,一对安装配件13同样借由螺丝等固定单元,安装于另一条边侧的两端的角部,所述一对安装配件13弯折成大致L字状且向前表面侧延伸。如图5代表性所示,点灯装置3包括电路基板、安装于该电路基板的控制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变压器(transformer)、及电容器(condenser)等电路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构件,在中央部具有用以安装于装置安装面的安装部;光源部本体,具有光源部,并且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前表面侧;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将所述安装构件的一侧与所述光源部本体的一侧予以电性连接;以及连接检测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与所述光源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05 JP 2011-266126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构件,在中央部具有用以安装于装置安装面的安装部; 光源部本体,具有光源部,并且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前表面侧; 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将所述安装构件的一侧与所述光源部本体的一侧予以电性连接;以及 连接检测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用及受电用连接单元与所述光源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由子河野诚岩井直子岩田文重川鹤滋久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1月13日 05:42
    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和天空光的称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