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连接到延伸穿过台面的本体组的阀杆(51)的龙头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位于用来连接本体组和台面的面板上方,包括:具有杆部(41)和连接部(42)的把手件(1),所述连接部构造成可连接到所述阀杆且与其一起转动;用来套装所述把手件连接部(42)的至少一部分的单件式耐磨衬套(2),其具有周向变形结构和定位结构;具有顶部通孔(30)的把手座(3),用于容纳组装好的所述把手件连接部(42)和单件式耐磨衬套(2)的组合件;所述把手座(3)以无间隙连接方式放置到面板上,从而将把手组件连接到阀杆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龙头把手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于龙头把手组件。
技术介绍
龙头是一种常见的流体分配机构,且通常具有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打开和关闭龙头的把手组件。大多数传统把手组件中,通常阀连接到把手时把手和面板之间有间隙,容易产生晃动并且外观存在间隙不美观。对此,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式是提供一种装饰罩,其罩住把手件与阀杆的连接部分。例如在美国专利US6438771中提供了一种两件式的把手组件,其中装饰罩罩住把手件与阀杆的连接部分,而把手件在装饰罩的内孔中直接转动。这种把手组件要求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但即使有很高的加工精度,把手组件的零件的转动接触部位仍会有高摩擦。此外, 把手件完全得不到固定,会很容易就取下来。此外,还有一些现有的龙头的把手组件提供紧固(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到把手件上的传动衬套,这些传动衬套例如由润滑材料制成且在与装饰罩接触的同时还与阀杆件连接,从而意图达到在转动过程中减小摩擦的效果。这例如在美国专利US5826788、US5257645 和US6438771中有所披露。但是,这些把手组件的安装复杂通常需要螺钉紧固传动衬套到把手件,而且由于是传动衬套同时起到带动阀杆和与装饰罩的相应部分转动接触的效果, 因此把手的晃动明显并因此会有摩擦或阻挡,而且由于传动衬套的材料所限,其寿命也不长。为了缓解上述的这些问题,还需要提供特别的手段。例如US5826788中要在传动衬套所限定的腔中放置C形卡环以在装饰罩和传动衬套之间提供弹性力以试图减小摩擦和晃动, 但其仍未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并且这样设置使得零件更多,安装更为复杂。美国专利US5947149A提供了另一种隐蔽式龙头把手连接装置,其尤其限定了具有顶部通孔的杯形把手罩、具有柱状下部分的把手件以及放入顶部通孔内并套设在下部分的一部分上的衬套。US5947149A的把手件的柱状下部分还要求设有环槽,以及抵接顶部通孔的底部的扣环和相应的减摩垫圈,扣环具有多个定位在该环槽中的齿状体。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把手组件的下部分与阀杆连接,且下部分是通过衬套、扣环和减摩垫圈与把手罩相互作用(相对旋转),因此能够保证下部分和阀杆部的传动和衬套的寿命。但是该把手组件需要提供许多的零件(如衬套、扣环和减摩垫圈),而且其安装需要有一定的安装次序,即要先把衬套和把手件伸入顶部通孔中并接下来将扣环和垫圈套套在柱状下部分上并将扣环中的定位结构压入环槽中完成把手组件的安装,安装工序复杂。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对具有较少零件、安装方便的龙头把手组件存在着需求,且最好该把手组件设置成把手与面板安装之后无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的龙头把手组件。根据本技术的龙头把手组件具有安装简单、零件减少等优点,设置成把手与面板安装之后无间隙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可连接到延伸穿过台面的本体组的阀杆的龙头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位于用来连接本体组和台面的面板上方,包括具有杆部和连接部的把手件,所述连接部构造成可连接到所述阀杆且与其一起转动;用来套装所述把手件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单件式耐磨衬套,其具有周向变形结构和定位结构;具有顶部通孔的把手座,用于容纳组装好的所述把手件连接部和单件式耐磨衬套的组合件;所述把手座以无间隙连接方式放置到面板上,从而将把手组件连接到阀杆上。优选,所述把手件的连接部具有环槽;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上具有套装把手件用的上部衬套孔和下部可周向变形孔,及介于两孔之间的内侧周向突起,在所述组合件中,所述周向突起位于环槽中;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上的周向变形结构包括纵向贯穿的缺口 ;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的定位结构包括一周向凸缘,其位于所述耐磨衬套周向变形孔底部处; 所述把手座具有一连接部位,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固定到与台面装配的本体组上;所述组合件和把手座构造成通过快速安装方式连接。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快速安装方式为通过扩大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上的贯穿缺口时,首先将所述把手件套装入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内,再通过缩小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进而缩小所述位于单件式耐磨衬套底部处的周向变形孔与安装在其内的所述把手件的连接部的外径之间的间隔,再将所述安装好的把手件和单件式耐磨衬套的组合件穿过所述把手座的顶部通孔,所述耐磨衬套底部的周向凸缘从所述顶部通孔中穿出后恢复到自然状态且抵靠在把手座顶部通孔的环形壁的底部上,从而定位安装在把手座上,并且所述把手座和所述组合件能相对转动;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的定位结构的底部周向凸缘在最终安装自然状态下抵靠在所述把手座的顶部通孔的环形壁的底部,以阻止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沿脱离所述把手座顶部通孔的运动;在所述组合件中,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的下部周向变形孔与安装在其内的所述把手件的连接部外径之间有一间隔,通过操作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的周向变形结构减小该间隔时,使得原本在自然状态下大于所述把手座的顶部通孔内径的所述周向凸缘的外径,变成小于或等于所述把手座顶部通孔的内径;在组合件中的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的内侧周向突起的内径稍大于把手件连接部的外径同时稍小于所述把手件连接部处的环槽,从而使所述把手件安装到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时,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上的内侧周向突起卡住所述把手件上的环槽,从而限制把手件与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脱离;所述把手座上的连接部位包括一位于其底端的内螺纹部分,用于将把手座与本体组螺纹连接并进而压住面板固定。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的周向变形结构还可包括位于耐磨衬套底部周圈上的一个或多个凹口,用于加强周向变形效果。优选地,所述耐磨衬套还包括一顶部周向凸缘,该顶部周向凸缘抵靠所述把手座的顶部通孔的环形壁的顶部。优选地,所述耐磨衬套在内侧上还设有比所述周向突起矮的第二周向突起;所述第二周向突起构造成与所述把手件的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相适配从而当所述把手件连接部转动时减少或约束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晃动。本技术的把手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把手组件尤其是US5947149A专利的把手组件具有节省安装零件,拆装尤为简单且耐用性好的优点。有利地,所述把手座可以如此地固定连接到所述台面,从而所述把手座与面板安装之后无间隙。在本技术中所指的“无间隙”是指例如把手座和面板之间无明显隔开的间隙,并非指把手座和面板之间具有装配工差意义上的无间隙。换句话说,把手座和面板之间“无间隙”也可以称作把手座以“隐蔽”或“遮蔽”的方式安装在面板上,从而不显露把手座内部空间中的其他构件或结构,例如不显露连接部与阀杆的连接部位。具体而言,本技术的把手组件仅采用3个零件即可完成149专利的把手组件的基本同样的功能,且只需将把手件首先压入耐磨衬套,之后再把组装好的把手和耐磨衬套压入顶部通孔这两步骤即可完成把手组件组装。把手组件与台面的固定可以在组装之前、之间或之后进行,无需在整个把手组件组装之后再进行把手组件的固定。本技术的把手件和把手座分别与耐磨衬套之间的接触可以是相对较宽的接触,而不会出现149专利中的扣环的齿状体与凹槽的小面积接触,因此本技术的把手组件的配置有效地延长把手组件的寿命。而本技术的龙头拆卸时也是相当简单,例如可以提供一个可周向变动的套筒,并将其套在底部凸缘上且使其与底部周缘尺寸一起缩减,随后将该套筒及该底部凸缘塞入把手座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接到延伸穿过台面的本体组的阀杆(51)的龙头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位于用来连接本体组和台面的面板上方,其特征是,包括:a.具有杆部(41)和连接部(42)的把手件(1),所述连接部构造成可连接到所述阀杆且与其一起转动;b.用来套装所述把手件连接部(42)的至少一部分的单件式耐磨衬套(2),其具有周向变形结构和定位结构;c.具有顶部通孔(30)的把手座(3),用于容纳组装好的所述把手件连接部(42)和单件式耐磨衬套(2)的组合件;d.所述把手座(3)以无间隙连接方式放置到面板上,从而将把手组件连接到阀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接到延伸穿过台面的本体组的阀杆(51)的龙头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位于用来连接本体组和台面的面板上方,其特征是,包括 a.具有杆部(41)和连接部(42)的把手件(I),所述连接部构造成可连接到所述阀杆且与其一起转动; b.用来套装所述把手件连接部(42)的至少一部分的单件式耐磨衬套(2),其具有周向变形结构和定位结构; c.具有顶部通孔(30)的把手座(3),用于容纳组装好的所述把手件连接部(42)和单件式耐磨衬套(2)的组合件; d.所述把手座(3)以无间隙连接方式放置到面板上,从而将把手组件连接到阀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把手件的连接部(42)具有环槽(44); 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2)上具有套装把手件(I)用的上部衬套孔(281)和下部可周向变形孔(282),及介于两孔之间的内侧周向突起(26),在所述组合件中,所述周向突起(26)位于环槽中; 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2)上的周向变形结构包括纵向贯穿的缺口(22);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2)的定位结构包括一周向凸缘(24),其位于所述耐磨衬套周向变形孔(282)底部处; 所述把手座(3)具有一连接部位,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固定到与台面装配的本体组上; 所述组合件和把手座构造成通过快速安装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快速安装方式为通过扩大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2)上的贯穿缺口(22)时,首先将所述把手件(I)套装入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2)内,再通过缩小所述单件式耐磨衬套(2)进而缩小所述位于单件式耐磨衬套(2)底部处的周向变形孔(282)与安装在其内的所述把手件(I)的连接部(42)的外径之间的间隔(431),再将所述安装好的把手件(I)和单件式耐磨衬套(2)的组合件穿过所述把手座(3)的顶部通孔(30),所述耐磨衬套底部的周向凸缘(24)从所述顶部通孔中穿出后恢复到自然状态且抵靠在把手座顶部通孔(30)的环形壁的底部上,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传宝,叶立明,陈本泰,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