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切片打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452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4:18
一种聚酯切片打包机,包括进料管、扇形阀板、下料料斗、落料管、套筒、吹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料管下端为弧状,所述扇形阀板轴安装在进料管下部,扇形阀板的阀板面与进料管下端相配合;所述下料料斗设置在进料管和扇形阀板的下方;所述落料管通过柔性连接套连接在下料料斗上;所述套筒上端固接在落料管外部,与落料管的外壁形成一个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与进气口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扇形阀板、吹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相连。(*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酯合成纤维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酯切片打包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聚酯合成纤维生产中,聚酯切片需要计量打包处理,目前常用的打包机为手动打包机,打包的过程中全部采用人工(4个人工)操作,如图I所示,操作人员把空袋放上电子称,挂上4个挂袋口,打开压缩空气开关,压缩空气吹入包装袋,主要是为了打开包装袋死角,为切片顺利灌入充满包装袋。接着打开手动闸板阀,切片从料仓中灌入,根据电子称显示屏,到预定重量后关闭闸板阀,根据预定重量,多了就人工取出一点,少了就补力口,然后取下挂袋口,扎紧袋口。在开关阀门的时候,由于不同操作者经验和个体差异的不同,会有较大的称重偏差,这种偏差一般通过人工取出或补加的形式来更正,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很低,且随着劳动力的增值,人工成本也成了一项较大的支出,四个人工,每年产生的费用在20万元以上,且操作不便,需要进行人工培训,且会由于工人的熟料程度不同而使生产速度不同。综上所述,现有的手动打包机的缺点是称重的准确性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影响很大,为了满足称重允许偏差量为±1公斤,往往需要多次取出或者补加聚酯切片,生产效率极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的聚酯切片打包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酯切片打包机,包括进料管、扇形阀板、下料料斗、落料管、套筒、吹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料管下端为弧状,所述扇形阀板轴安装在进料管下部,扇形阀板的阀板面与进料管下端相配合;所述下料料斗设置在进料管和扇形阀板的下方;所述落料管通过柔性连接套连接在下料料斗上;所述套筒上端固接在落料管外部,与落料管的外壁形成一个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与进气口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扇形阀板、吹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扇形阀板包括通过精下料驱动轴安装在进料管上的精下料扇形阀板和通过关闭下料驱动轴安装在进料管上的关闭下料扇形阀板;所述精下料扇形阀板和关闭下料扇形阀板底部均为与进料管下端相贴合的弧形;所述精下料扇形阀板上设置有精下料孔。进一步地,所述精下料扇形阀板通过精下料驱动轴与精下料气缸连接,所述精下料气缸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关闭下料扇形阀板通过关闭下料驱动轴与关闭下料气缸连接,所述关闭下料气缸与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计量称重装置,所述计量称重装置设置在落料管的下方,包括计量秤和称重支架,所述计量秤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称重支架上设置有挂袋钩。进一步地,所述计量秤设置成传送带形式。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带输送装置,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与计量秤同向传送。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闸阀。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上端连接有料槽。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包装袋扎口装置,所述包装袋扎口装置安装在落料管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采用控制装置,全自动控制装料打包,通过控制精下料扇形阀板和关闭下料扇形阀板调节落料速度,使装袋快结束时的落料速度减慢,更好的控制装料精度,减少装料误差,一般不需要手动调节即可在误差范围内完成装料包装,且配备有显示装置,显示当前的装料量,出现装料误差较大时,可进行手动调节;本技术提供的聚酯切片打包机,可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劳动费用,且采用自动调节的方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通过在将称重台改造成传送带的形式,且可以通过传送带输送装置直接传送完成打包的产品,大大减小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也加快了包装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手动打包机;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扇形阀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图5a, 5b, 5c为扇形阀板三种使用状态图。图6为精下料扇形阀板仰视图;图7为关闭下料扇形阀板仰视图;图8为精下料扇形阀板或关闭下料扇形阀板外观图。其中1进料管,2扇形阀板,21精下料扇形阀板,212精下料驱动轴,213精下料气缸,214精下料孔,215精下料摆动臂,22关闭下料扇形阀板,222关闭下料驱动轴,223关闭下料气缸,225关闭下料摆动臂,3下料料斗,4落料管,5套筒,51进气口,52排气装置,6吹气装置,7控制装置,8柔性连接套,9计量称重装置,91计量秤,92称重支架,93挂袋钩,10料槽,11闸阀,12空腔,13包装袋扎口装置,14显示装置,15传送带输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聚酯切片打包机,包括进料管I、扇形阀板2、下料料斗3、落料管4、套筒5、吹气装置6和控制装置7,所述进料管I下端为弧状,所述扇形阀板2轴安装在进料管I下部,扇形阀板2的阀板面与进料管I下端相配合;所述下料料斗3设置在进料管I和扇形阀板2的下方;所述落料管4通过柔性连接套8连接在下料料斗3上;所述套筒5上端固接在落料管4外部,与落料管4的外壁形成一个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空腔12 ;所述套筒5上还设置有进气口 51和排气装置52,所述吹气装置6与进气口 51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7与扇形阀板2、吹气装置6和排气装置52相连。控制装置7控制扇形阀板的转动,实现打开和关闭阀板的功能,控制吹气装置6,使压缩气体(空气)通过腔体12进入包装袋中,充满整个袋子,充分打开包装袋的死角,为灌入切片做好准备,在切片灌入过程中,控制装置7控制排气装置,使包装袋中的气体沿着腔体由排气装置52排出,所述排气装置52可以简单设置成具有阀门的孔状结构。由图2还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聚酯切片打包机具有计量称重装置9和传送带输送装置15,所述计量称重装置9设置在落料管4的下方,包括计量秤91和称重支架92,所述计量秤91与控制装置7相连,所述称重支架92上设置有挂袋钩93 ;计量秤为图2中所示的传送带形式,传送带输送装置与计量秤同向传送。还可以在进料管I上设置闸阀11,更好的控制切片灌入。在进料管上端连接料槽10,同时还设置有具有提示和报警等功能的显示装置14,实时显示切片的总重量以及设定值等,显示装置14与控制装置连接在一起,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为了使聚酯切片打包机自动化更完全,在落料管下部设置包装袋扎口装置13,切片灌入完成后,控制装置得到计量称重装置的信号,然后控制包装袋扎口装置进行包装袋的扎口,扎口结束后,控制装置控制计量称重装置的传送带将包装袋传送至传送带输送装置,运出包装间。图3为扇形阀板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扇形阀板转动时能达到启闭落料口的功能,包括通过精下料驱动轴安装在管道上的精下料扇形阀板21和通过关闭下料驱动轴安装在管道上的关闭下料扇形阀板22 (如图7所示为关闭下料阀板仰视图);所述精下料扇形阀板21和关闭下料扇形阀板22底部均为与管道I下端相贴合的弧形;所述精下料扇形阀板21上设置有精下料孔214 (如图6所示为精下料扇形阀板仰视图);所述精下料扇形阀板21通过精下料驱动轴212 (两者之间可以设置为键连接)与精下料气缸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切片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扇形阀板、下料料斗、落料管、套筒、吹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料管下端为弧状,所述扇形阀板轴安装在进料管下部,扇形阀板的阀板面与进料管下端相配合;?所述下料料斗设置在进料管和扇形阀板的下方;?所述落料管通过柔性连接套连接在下料料斗上;?所述套筒上端固接在落料管外部,与落料管的外壁形成一个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与进气口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扇形阀板、吹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振清沈向东唐正光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