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玉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吸附车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73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吸附车罩,由中部正车罩和两侧的翼车罩构成的车罩本体,正车罩与翼车罩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车罩本体下部设有用于将车罩吸附于车体表面的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罩由多部分组装而成,在大风时会给安装和拆卸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罩内的吸附装置,能够在安装时让确保车罩吸附于车体上,为安装和拆卸带来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附车罩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吸附车罩。
技术介绍
车罩,也叫汽车外罩,即按汽车的外形尺寸用布或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属于汽车的防护用品。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高档小车,经常使用车罩能够延长车漆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车罩能帮助户外停放的汽车防脏、防灰、防水,抵抗紫外线和光照对车漆及内饰等的损害,尤其是在夏天,能够有效地防止车内温度过高,提高乘车舒适性,降低车内空调的工作功率,起到了节能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由多个部分组装成的车罩,在安装时很不方便,如起大风时会给安装带来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吸附车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吸附车罩,由中部正车罩和两侧的翼车罩构成的车罩本体,所述正车罩与翼车罩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车罩本体下部设有用于将车罩吸附于车体表面的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设于正车罩下一侧近连接装置处的主吸附。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设于正车罩下另一侧近连接装置处的副吸附。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设于相对远离主吸附的翼车罩下近连接装置处的翼吸附。所述主吸附以块状形式分布。所述主吸附分别设置于前引擎盖、车顶、后备箱正对的正车罩下近连接装置处。所述副吸附以块状形式分布。所述副吸附分别设置于前引擎盖、车顶、后备箱正对的正车罩下近连接装置处。所述吸附装置为磁铁或吸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车罩由多部分组装而成,在大风时会给安装和拆卸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本技术车罩内的吸附装置,能够在安装时让确保车罩吸附于车体上,为安装和拆卸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I为车罩本体;2为连接结构;3为正车罩;4为翼车罩;5为主吸附;6为副吸附;7为翼吸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吸附车罩,由中部正车罩3和两侧的翼车罩4构成的车罩本体1,正车罩3与翼车罩4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连接,为了便于在起风时进行车罩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车罩本体I下部设有用于将车罩吸附于车体表面的吸附装置。主要考虑采用磁铁或吸盘,其中设于正车罩3 —侧近连接装置2处的吸附装置称为主吸附5,主吸附5以块状形式分布,分别设置于前引擎盖、车顶、后备箱正对的正车罩3下近连接装置2处。在本技术中,针对车体情况的不同,吸附装置也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图I所示,针对车身不高的车体,本技术除了在正车罩3 —侧近连接装置2处设置主吸附5夕卜,还在正车罩3的另一侧近连接装置2处设置了吸附装置,即副吸附6。副吸附6和主吸附5分布形式相同,分别设置于前引擎盖、车顶、后备箱正对的正车罩3下近连接装置2处。由于车身不高,使用者可以很轻松地将正车罩3铺设覆盖于车体正面,包括引擎盖、前挡风玻璃、车顶、后挡风玻璃及后备箱部分,利用主吸附5和副吸附6将正车罩3牢固地固定于车体中部。固定好正车罩3后,即可顺便地安装两侧的翼车罩4 了。而另一种设置结构,如图2所示,针对车身较高的车体设置,技术除了在正车罩3 —侧近连接装置2处设置主吸附5外,还在远离主吸附5的翼车罩4的上方近连接装置2处设置吸附装置,即翼吸附7。由于车身较高,使用者很可能无法一次性顺利地将正车罩3完全铺设覆盖于车体正面,因此可以利用主吸附5将正车罩3的一侧先固定,将两侧翼车罩4中相对靠近主吸附5的翼车罩4先与正车罩3通过连接装置2拼接成型。然后将相对远离主吸附5的翼车罩4吸附固定后,沿主吸附5向车顶的另一侧拉开正车罩3,即可实现正车罩3与另一侧翼车罩4的拼接成型了。利用本技术的吸附装置,能够确保车罩吸附于车体上,为安装和拆卸带来极大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吸附车罩,由中部正车罩和两侧的翼车罩构成的车罩本体,所述正车罩与翼车罩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罩本体下部设有用于将车罩吸附于车体表面的吸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设于正车罩下一侧近连接装置处的主吸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设于正车罩下另一侧近连接装置处的副吸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设于相对远离主吸附的翼车罩下近连接装置处的翼吸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附以块状形式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附分别设置于前引擎盖、车顶、后备箱正对的正车罩下近连接装置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吸附以块状形式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吸附分别设置于前引擎 盖、车顶、后备箱正对的正车罩下近连接装置处。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吸附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为磁铁或吸盘。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吸附车罩,由中部正车罩和两侧的翼车罩构成的车罩本体,正车罩与翼车罩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车罩本体下部设有用于将车罩吸附于车体表面的吸附装置。本技术的车罩由多部分组装而成,在大风时会给安装和拆卸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本技术车罩内的吸附装置,能够在安装时让确保车罩吸附于车体上,为安装和拆卸带来方便。文档编号B60J11/04GK202806327SQ20122036390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孙玉泉 申请人:孙玉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吸附车罩,由中部正车罩和两侧的翼车罩构成的车罩本体,所述正车罩与翼车罩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罩本体下部设有用于将车罩吸附于车体表面的吸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泉
申请(专利权)人:孙玉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