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益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煤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11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1:53
一种新型煤球机,主要由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推动板、穿过机体与推动板连接的推动杆和推动杆末端的手柄组成,所述的推动板的垂直剖面形状为朝向机体开口方向弯曲的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煤球机内部的推动板的形状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弧形,使得制作的蜂窝煤的一端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凹陷,减小了煤球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粘接,同时,增大了煤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加充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煤球机
本技术涉及到蜂窝煤生产中用到的煤球机,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煤球机。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蜂窝煤仍然是生活中的主要燃料。 现有技术的煤球机生产出的蜂窝煤的上下端面都是平面,在使用中,由于煤中的一些物质烧结后会造成上下两个煤球粘接,给更换煤球造成一定的困难,也有可能造成正常燃烧的煤球破碎,无法送入煤炉继续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蜂窝煤在烧结后容易粘接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煤球机,该煤球机生产的蜂窝煤的一个端面为凹陷的弧形,避免了两个煤球之间的粘接。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煤球机,主要由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推动板、穿过机体与推动板连接的推动杆和推动杆末端的手柄组成,所述的推动板的垂直剖面形状为朝向机体开口方向弯曲的弧形。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煤球机内部的推动板的形状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弧形,使得制作的蜂窝煤的一端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凹陷,减小了煤球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粘接,同时,增大了煤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机体,2、推动板,3、推动杆,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煤球机,主要由机体I、设置在机体I内的推动板2、穿过机体I 与推动板2连接的推动杆3和推动杆3末端的手柄4组成,所述的推动板2的垂直剖面形状为朝向机体I开口方向弯曲的弧形。在使用时,通过手柄4将与推动杆3连接的推动板2拉至机体I的顶部,然后在机体I内装入用于制作蜂窝煤的燃煤,再通过手柄4推动推动杆3和推动板2将机体I内的燃煤推出,即制成蜂窝煤,由于推动板2与燃煤接触的一面为向下凸出的弧形,使得制作的蜂窝煤的一个端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煤球机,主要由机体(I)、设置在机体(I)内的推动板(2)、穿过机体(I)与推动板(2)连接的推动杆(3)和推动杆(3)末端的手柄(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板(2)的垂直剖面形状为朝向机体(I)开口方向弯曲的弧形。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煤球机,主要由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推动板、穿过机体与推动板连接的推动杆和推动杆末端的手柄组成,所述的推动板的垂直剖面形状为朝向机体开口方向弯曲的弧形。本技术将煤球机内部的推动板的形状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弧形,使得制作的蜂窝煤的一端具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凹陷,减小了煤球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粘接,同时,增大了煤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加充分。文档编号B30B11/22GK202805704SQ20122035377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麻益民 申请人:麻益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煤球机,主要由机体(1)、设置在机体(1)内的推动板(2)、穿过机体(1)与推动板(2)连接的推动杆(3)和推动杆(3)末端的手柄(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板(2)的垂直剖面形状为朝向机体(1)开口方向弯曲的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麻益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