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81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包括:车间为四联跨循环流水线布置,车间设置两条生产流水线,车间内部分为布料区域、张拉区域、离心区域、养护区域、移模链条等组成,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杜绝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车间利用率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生产工人数量缩减为现有人数的三分之一等优点,为实现离心混凝土制品生产线的数值化、系统化、自动化和全过程清晰管理奠定基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粧改进型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工厂设计领域,具体涉及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
技术介绍
我国对混凝土制品的设计、生产、应用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例如管桩、离心方桩、电杆等制品的图集和标准等。但这些产品的生产线布局均是存在许多问题,目前离心制品生产线普遍采用直流水线布置和循环线布置,其车间占地面积大;生产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普遍不高,并且生产车间内安全隐患较多,一直困扰是厂家问题,虽然每年行业和厂家大力整顿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和避让行车等措施,但是效果不大。在产品质量方面也存在参差不齐,甚至同一家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波动也是较大,主要是人工操作和习惯的不同,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并且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无法彻底根除,例如合模漏浆和局部少料质量缺陷等,一直困扰质量管理人员和厂家。 由于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低,人为影响大,无法合理控制物耗、逐条生产过程控制和即时更正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生产线无逆流水工序存在,具有快速、高效、合理等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包括车间为四联跨循环流水线布置,车间设置两条生产流水线,车间内部由布料区域I、张拉区域2、离心区域3、养护区域4、钢筋加工区域5和移模链条6组成,布料区域I设置于生产线中间位置,所述布料区域I对称设置有张拉区域2和移模链条6,移模链条6的相邻侧设置有离心区域3,所述钢筋加工区域5设置于生产线一侧。具体而言本技术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离心桩新型生产线工艺布局,将人、机、物分离;各有各的操作空间和流通通道,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存在,提供了车间生产的安全系数,实现安全生产,告别高危行业称号等优点;2、本技术离心桩新型生产线工艺布局,根据离心桩的特点,合理布置工艺设备,在流水线布置中无逆流水现象,具有快速、高效、合理等特点;3、本技术为实现离心混凝土制品生产线的数值化、系统化、自动化和全过程清晰管理奠定基础,均为数据采集和分析预留传输接口 ;4、本技术专利技术的车间工艺布局将各工序设备和装置合理调整,实现了占地面积少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包括车间为四联跨循环流水线布置,车间设置两条生产流水线,车间内部由布料区域I、张拉区域2、离心区域3、养护区域4、钢筋加工区域5和移模链条6组成,布料区域I设置于生产线中间位置,所述布料区域I对称设置有张拉区域2和移模链条6,移模链条6的相邻侧设置有离心区域3,所述钢筋加工区域5设置于生产线一侧。车间为四联跨布置,钢筋加工区域5占用车间纵向两跨,即位于车间第一、二两跨内,并且布置在车间端部;合模布料区域I也需要占用车间纵向两跨,即车间中间两跨,并且布置在车间中部。养护区域4为车间第四跨内,两条生产线的养护区域4相连;离心区域 3设置在车间第三跨内,并且两条的离心区域3布置在同一跨内;张拉区域2在车间第三跨内。车间整个流水线布置没有交叉作业区域,产品流动通道、工人操作空间、设备移动区域等均是相互独立。布料区域I纵向设置在车间中间两跨内,张拉区域2布置在车间第三跨内,离心区域3布置在车间第三跨内,养护区域4布置车间第四跨内,钢筋加工区域5布置在车间第一、_跨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模具在布料区域I完成喂料后,通过运输设备将模具运送到离心区域3完成离心成型工序,在通过运输设备将模具运送到移模链条上输送的第四跨内,运输设备负责养护区域4的模具进出;模具在第四跨到第二跨的传送过程中,完成拆模和出桩等工序,将模具输送到第二跨内完成上述工序,再通过运输设备将模具运到4-line链条上;将钢筋加工区域5制备好的钢筋笼放到4-line链条上的模具内,其模具在第二跨到第三跨输送过程中完成合模,由运输设备将模具吊运至张拉区域2完成张拉工作,之后运送到布料区域I完成布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间为四联跨循环流水线布置,车间设置两条生产流水线,车间内部由布料区域(I)、张拉区域(2)、离心区域(3)、养护区域(4)、钢筋加工区域(5)和移模链条(6)组成,布料区域(I)设置于生产线中间位置,所述布料区域(I)对称设置有张拉区域(2)和移模链条¢),移模链条¢)的相邻侧设置有离心区域(3),所述钢筋加工区域(5)设置于生产线一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包括车间为四联跨循环流水线布置,车间设置两条生产流水线,车间内部分为布料区域、张拉区域、离心区域、养护区域、移模链条等组成,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杜绝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车间利用率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生产工人数量缩减为现有人数的三分之一等优点,为实现离心混凝土制品生产线的数值化、系统化、自动化和全过程清晰管理奠定基础。文档编号B28B21/68GK202805406SQ201220296960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强, 朱建舟, 高军峰 申请人: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离心桩改进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间为四联跨循环流水线布置,车间设置两条生产流水线,车间内部由布料区域(1)、张拉区域(2)、离心区域(3)、养护区域(4)、钢筋加工区域(5)和移模链条(6)组成,布料区域(1)设置于生产线中间位置,所述布料区域(1)对称设置有张拉区域(2)和移模链条(6),移模链条(6)的相邻侧设置有离心区域(3),所述钢筋加工区域(5)设置于生产线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朱建舟高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