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273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属于石棉垫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用该装置制作石棉垫时不会破坏水线,可大批量制作各种规格的石棉垫,且制作出的石棉垫成本低廉,方便实用,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机身上竖直设置有活塞杆向下的电液推杆,电液推杆的活塞杆端头连接有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制作石棉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
本技术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属于石棉垫加工

技术介绍
在日常更换和安装带法兰的阀门过程中,石棉垫密封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制作过程中,维修工人通常是先把石棉垫放在带有水线的一面法兰上,再拿手锤敲击水线边缘,完成制作。这样做不仅会破坏水线,而且制作出来的石棉垫内外圈边缘既有不规则的牙型缺口,又会有裂纹产生,影响密封,特别是大批量制作垫子时,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用该装置制作石棉垫时不会破坏水线,可大批量制作各种规格的石棉垫,且制作出的石棉垫成本低廉,方便实用,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机身上竖直设置有活塞杆向下的电液推杆,电液推杆的活塞杆端头连接有模具;模具的结构为包括圆柱形的刀座、石棉垫顶芯、第一复位顶芯和第二复位顶芯, 所述刀座下端底部固定有刀刃,该刀刃由内外两圈环形刀刃组成,外圈的为外刀刃,内圈的为内刀刃,刀座上对称设置有四个通孔,石棉垫顶芯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顶柱,所述石棉垫顶芯通过顶柱安装到刀座上,所述顶柱的长度长于刀座的厚度且位于内刀刃和外刀刃之间,所述刀座和石棉垫顶芯中心均设置有顶芯通孔,第一复位顶芯穿过石棉垫顶芯的顶芯通孔后通过螺纹对应安装在所述刀座的顶芯通孔中,所述第二复位顶芯设置在第一复位顶芯的下方且第二复位顶芯和第一复位顶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常态下第二复位顶芯的底面低于内刀刃的底面;位于模具下方的工作台设置在机身上,位于模具上方的电液推杆的缸体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复位顶芯的上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模具通过第一复位顶芯的内螺纹安装在电液推杆上。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模具的正下方设置有缓冲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将模具设置在电液推杆末端,利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回路使电液推杆做垂直方向往返运动,推动模具动作制作出石棉垫,且制作出的石棉垫边缘整齐,没有裂纹,密封效果好,彻底杜绝了制作石棉垫时破坏水线的现象。2、本技术主要由机身、工作台面、电液推杆、模具以及电气控制几部分组成, 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方便实用,与手工制作一个石棉垫需3分钟相比,利用本装置只需要30秒就可完成,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运作成本。3、本技术模具可活动拆装,利用不同规格的模具,可以进行各种规格的大批量生产,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的放大图。图中,I为机身、2为电液推杆、4为模具、5为刀座、6为外刀刃、7为内刀刃、8为石棉垫顶芯、9为顶柱、10为第一复位顶芯、11为第二复位顶芯、12为弹簧、13为工作台、14为缓冲垫、15为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机身I上竖直设置有活塞杆向下的电液推杆2,电液推杆2的活塞杆端头连接有模具4 ;模具4的结构为包括圆柱形的刀座5、石棉垫顶芯8、第一复位顶芯10和第二复位顶芯11,所述刀座5下端底部固定有刀刃,该刀刃由内外两圈环形刀刃组成,外圈的为外刀刃6,内圈的为内刀刃7,刀座5上对称设置有四个通孔,石棉垫顶芯8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顶柱9,所述石棉垫顶芯8通过顶柱9安装到刀座5上,所述顶柱9的长度长于刀座 5的厚度且位于内刀刃7和外刀刃6之间,所述刀座5和石棉垫顶芯8中心均设置有顶芯通孔,第一复位顶芯10穿过石棉垫顶芯8的顶芯通孔后通过螺纹对应安装在所述刀座5的顶芯通孔中,所述第二复位顶芯11设置在第一复位顶芯10的下方且第二复位顶芯11和第一复位顶芯10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弹簧12常态下第二复位顶芯11的底面低于内刀刃 7的底面;位于模具4下方的工作台13设置在机身I上,位于模具4上方的电液推杆2的缸体上还设置有挡板15。所述第一复位顶芯10的上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模具4通过第一复位顶芯10的内螺纹安装在电液推杆2上。所述工作台13上对应模具的4正下方设置有缓冲垫14。本技术中第二复位顶芯10通过设置在其中部的外螺纹连接在刀座5的顶芯通孔内,弹簧12的一端卡在第一复位顶芯10的下端,弹簧12的另一端卡在第二复位顶芯 11的上端,常态下第二复位顶芯11的底面低于内刀刃的底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主要由机身I、工作台13、电液推杆2、模具4以及电气控制几部分组成,利用电机3正反转控制回路将电液推杆2做垂直方向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本技术通过第一复位顶芯10的内螺纹将模具4固定到电液推杆2上,通电后电液推杆2可上下运动,电液推杆2向下运动时,模具4也向下运动,当运动到放置在缓冲垫14上的石棉垫上时,外刀刃6和内刀刃7切断石棉垫,此时第二复位顶芯11被挤压到模腔内,石棉垫顶芯8也被顶起,切断石棉垫后控制电液推杆2上升,当石棉垫顶芯8顶到挡板15时,受挡板15阻碍,石棉垫顶芯8相对刀座5向下运动,石棉垫顶芯8的顶柱9将成型的石棉垫顶出,在电液推杆2上升的过程中,弹簧12复位,推动第二复位顶芯11将石棉垫角料顶出,然后进行下一个循环。本技术根据不同的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具4,可制作不同的石棉垫。本技术的操作方法A、电器控制回路采用正反转自锁点动回路,控制电压采用交流220V ;动力电源采用交流三相380V ;B、使用时按所需规格选好并安装符合本规格的模具4并在工作台上放置 300mmX 300mm的缓冲垫;C、把需制作的石棉垫放置于模具4的正下方的缓冲垫上;D、点动红色下行按钮使油缸下行至完全切割下石棉垫为止;E、点动绿色上行按钮使油缸上行至石棉垫完全脱落为止;F、取出制好的石棉垫。操作本技术的安全注意事项A、制作前检查电源是否正常;B、安装模具时需先停电;C、操作时电液推杆2下方严禁有杂物,更不准将肢体附于下边避免夹伤。D、石棉垫制作到位后立即停机。本技术不但可制作DN15 DN150系列的常用石棉垫,而且还可进行大批量生产,做出的石棉垫规格标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身(I)上竖直设置有活塞杆向下的电液推杆(2),电液推杆(2)的活塞杆端头连接有模具(4); 模具(4)的结构为包括圆柱形的刀座(5)、石棉垫顶芯(8)、第一复位顶芯(10)和第二复位顶芯(11 ),所述刀座(5)下端底部固定有刀刃,该刀刃由内外两圈环形刀刃组成,外圈的为外刀刃(6),内圈的为内刀刃(7),刀座(5)上对称设置有四个通孔,石棉垫顶芯(8)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顶柱(9),所述石棉垫顶芯(8)通过顶柱(9)安装到刀座(5)上,所述顶柱(9)的长度长于刀座(5)的厚度且位于内刀刃(7)和外刀刃(6)之间,所述刀座(5)和石棉垫顶芯(8)中心均设置有顶芯通孔,第一复位顶芯(10)穿过石棉垫顶芯(8)的顶芯通孔后通过螺纹对应安装在所述刀座(5)的顶芯通孔中,所述第二复位顶芯(11)设置在第一复位顶芯(10)的下方且第二复位顶芯(11)和第一复位顶芯(10)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弹簧(12)常态下第二复位顶芯(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石棉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身(1)上竖直设置有活塞杆向下的电液推杆(2),电液推杆(2)的活塞杆端头连接有模具(4);模具(4)的结构为:包括圆柱形的刀座(5)、石棉垫顶芯(8)、第一复位顶芯(10)和第二复位顶芯(11),所述刀座(5)下端底部固定有刀刃,该刀刃由内外两圈环形刀刃组成,外圈的为外刀刃(6),内圈的为内刀刃(7),刀座(5)上对称设置有四个通孔,石棉垫顶芯(8)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顶柱(9),所述石棉垫顶芯(8)通过顶柱(9)安装到刀座(5)上,所述顶柱(9)的长度长于刀座(5)的厚度且位于内刀刃(7)和外刀刃(6)之间,所述刀座(5)和石棉垫顶芯(8)中心均设置有顶芯通孔,第一复位顶芯(10)穿过石棉垫顶芯(8)的顶芯通孔后通过螺纹对应安装在所述刀座(5)的顶芯通孔中,所述第二复位顶芯(11)设置在第一复位顶芯(10)的下方且第二复位顶芯(11)和第一复位顶芯(10)之间通过弹簧(12)连接,弹簧(12)常态下第二复位顶芯(11)的底面低于内刀刃(7)的底面;位于模具(4)下方的工作台(13)设置在机身(1)上,位于模具(4)上方的电液推杆(2)的缸体上还设置有挡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