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使得磨削液不会进入到电主轴的轴承,使得轴承不易损坏,确保转轴的正常运转。其包括电主轴、套筒、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液口通过转接头套装于所述电主轴的转轴的一端内孔,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前轴承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前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前套筒、后套筒,所述前套筒套装于所述后套筒的外缘面,所述后套筒的前端套装有导气筒,所述转轴的一端内孔套装于所述导气筒的内部通孔,所述导气筒靠近所述前轴承盖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床的转轴结构
,具体为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技术背景现有机床的电主轴结构,其由于转轴高速转动,需要通过磨削液进行冷却,高速电主轴在磨削时需要磨削液而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主轴中心孔来传导磨削液,目前对于高速主轴的中孔通冷却液设计困难,其经常发生磨削液进入到电主轴的轴承的情况,使得轴承易受到损坏,进而影响电主轴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使得磨削液不会进入到电主轴的轴承,使得轴承不易损坏,确保转轴的正常运转。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电主轴、套筒、水管, 所述水管的出液口通过转接头套装于所述电主轴的转轴的一端内孔,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前轴承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前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前套筒、后套筒,所述前套筒套装于所述后套筒的外缘面,所述后套筒的前端套装有导气筒,所述转轴的一端内孔套装于所述导气筒的内部通孔, 所述导气筒靠近所述前轴承盖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腔,所述内部通孔连通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支承于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前套筒、后套筒、导气筒上设置有高压气路,所述轴承安装腔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气腔槽,所述高压气路连通至所述环形气腔槽。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的外缘面套装有压套,所述压套的前端外缘面套装有所述导气筒,所述压套的后端外缘面套装有所述后套筒,所述后套筒的前部内缘面、压套的尾部外缘面之间设置有弹簧安装槽,调整片顶装于所述弹簧安装槽的最内端,弹簧一端顶装于所述调整片,挡环的外侧紧固于所述后套筒,所述挡环的内侧内环面压装于所述弹黃的另一端;所述导气筒和所述前套筒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安装槽,所述直线轴承安装槽内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轴承为陶瓷球角接触轴承。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由于转接头套装于转轴的一端内孔的缝隙通向轴承安装腔,且轴承安装腔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气腔槽,高压气路连通至所述环形气腔槽,使得高压气路内的高压气填充满环形气腔槽,进而水管内流出的冷却液顺着缝隙流向轴承时,被环形气腔槽内的高压气挡住,使得冷却液无法进入轴承,完成对轴承的气密封,其使得磨削液不会进入到转轴的轴承,使得轴承不易损坏,确保转轴的正常运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环形气腔槽的安装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I、图2,其包括电主轴、套筒、水管2,水管2的出液口通过转接头3套装于电主轴的转轴4的一端内孔、转接头3位于套筒的内部,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5、前轴承盖6,转轴4的另一端外露于前轴承盖6,套筒包括前套筒7、后套筒8,前套筒7套装于后套筒8的外缘面,后套筒8的前端套装有导气筒9,转轴4的一端内孔套装于导气筒9的内部通孔10,导气筒9靠近前轴承盖6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腔11,内部通孔10连通轴承安装腔11,转轴4通过轴承12支承于轴承安装腔11,轴承12为陶瓷球角接触轴承,前套筒7、后套筒8、导气筒9上设置有高压气路13,轴承安装腔11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气腔槽14,高压气路13连通至环形气腔槽14。转接头3的外缘面套装有压套15,压套15的前端外缘面套装有导气筒9,压套15 的后端外缘面套装有后套筒8,后套筒8的前部内缘面、压套15的尾部外缘面之间设置有弹簧安装槽16,调整片17顶装于弹簧安装槽16的最内端,弹簧18—端顶装于调整片17,挡环19的外侧紧固于后套筒8,挡环19的内侧内环面压装于弹簧18的另一端;导气筒9和前套筒7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安装槽20,直线轴承安装槽20 内设置有直线轴承21。后套筒8的外露圆环面设置有气管接头22,气管接头22连通高压气路13,水管2 外接水路接头I。其工作原理如下弹簧18完成对直线轴承21的轴承预紧,弹簧18使得直线轴承 21的轴承预紧力可调,直线轴承21确保主轴加工过程中,主轴发热伸长时,主轴向后伸,而不向前伸,确保加工面的位置不受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包括电主轴、套筒、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液口通过转接头套装于所述电主轴的转轴的一端内孔,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前轴承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前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前套筒、后套筒,所述前套筒套装于所述后套筒的外缘面,所述后套筒的前端套装有导气筒,所述转轴的一端内孔套装于所述导气筒的内部通孔,所述导气筒靠近所述前轴承盖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腔,所述内部通孔连通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支承于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前套筒、后套筒、导气筒上设置有高压气路,所述轴承安装腔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气腔槽,所述高压气路连通至所述环形气腔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的外缘面套装有压套,所述压套的前端外缘面套装有所述导气筒,所述压套的后端外缘面套装有所述后套筒,所述后套筒的前部内缘面、压套的尾部外缘面之间设置有弹簧安装槽,调整片顶装于所述弹簧安装槽的最内端,弹簧一端顶装于所述调整片,挡环的外侧紧固于所述后套筒,所述挡环的内侧内环面压装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筒和所述前套筒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安装槽,所述直线轴承安装槽内设置有直线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陶瓷球角接触轴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使得磨削液不会进入到电主轴的轴承,使得轴承不易损坏,确保转轴的正常运转。其包括电主轴、套筒、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液口通过转接头套装于所述电主轴的转轴的一端内孔,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前轴承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前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前套筒、后套筒,所述前套筒套装于所述后套筒的外缘面,所述后套筒的前端套装有导气筒,所述转轴的一端内孔套装于所述导气筒的内部通孔,所述导气筒靠近所述前轴承盖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腔。文档编号B24B41/04GK202804924SQ20122031084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朱凯旋 申请人: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其包括电主轴、套筒、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液口通过转接头套装于所述电主轴的转轴的一端内孔,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盖板、前轴承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前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前套筒、后套筒,所述前套筒套装于所述后套筒的外缘面,所述后套筒的前端套装有导气筒,所述转轴的一端内孔套装于所述导气筒的内部通孔,所述导气筒靠近所述前轴承盖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安装腔,所述内部通孔连通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转轴通过轴承支承于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前套筒、后套筒、导气筒上设置有高压气路,所述轴承安装腔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气腔槽,所述高压气路连通至所述环形气腔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