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工具机,其主要是于工具机的机台上设置刀具头座,且刀具头座上固定设置可置放第一刀具的第一刀架,并可设置可定位第二刀具的第二刀架,因此,该刀具头座可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工作,加工的适用性非常高,且配合可动力进给夹持工件的主轴座使用时,又能降低加工范围的限制,相对地,也提高工具机的附加经济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工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工具机,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控制的工具机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自动控制车床有两种形式,如图I所示为走刀式车床10,其主要是于一机台11上设置一可转动的主轴12,该主轴12供以夹持工件,而该机台11具有一机床13,该机床13上可位移地设置一刀具夹头座14,该刀具夹头座14上供以固定多个刀具且可于该机床13上线性位移,而加工时是由该主轴12带动工件转动,刀具夹头座14则依加工需求平移并对工件进行切削工作;而切削的过程中,工件的切屑是直接掉落于该机床13上,切屑不断的积累将直接影响刀具夹头座14的位移,而影响加工的精准度或可加工的范围,进而产生加工受限的缺点。另外如图2所示为一种走心式车床20,其主要是于一机台21设置一主轴22,该主轴22可定位工件,且该主轴22更配合导套221用以导引工件作Z轴方向的位移,而该机台21上更设置多个刀具单元23,各刀具单元23可于该机台上的一面板上作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位移,且加工产生的切屑直接掉落于机台21下方的空间24内,刀具单元23及工件的移动完全不受影响,然而,该些刀具单元23亦仅能进行平移的动作,而无法适用于特殊的倾斜加工,导致尚有加工适用性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工具机,其主要是提高工具机的加工适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工具机,包含机台,可滑移地设置一主轴座,该主轴座供以夹持工件,并可配合一动力进给装置进给工件。一刀具头座,设置于该机台上,该刀具头座上固定设置一第一刀架,该第一刀架上具有多个刀槽供以定位设置不同的第一刀具,且该刀具头座上更设置一第二刀架,该第二刀架具有一刀具筒夹,该刀具筒夹供以定位设置第二刀具,该刀具筒夹驱动连接一刀具驱动源以驱动该刀具筒夹带动第二刀具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机台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主轴座及一第二主轴座,该第一主轴座与该第二主轴座供以夹持工件,且该第一主轴座及该第二主轴座分别配合一个该动力进给装置以进给工件。进一步地,所述机台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主轴座及一第二主轴座,该第一主轴座及该第二主轴座的直线连接方向定义为一 Z方向,而垂直该Z方向定义出一 X方向及一 Y方向,该X方向及该Y方向相垂直,且该机台上更固定设置一刀座,该刀座位于该第一主轴座及该第二主轴座之间,且该刀座上具有一刀座导轨,该刀座导轨沿X方向延伸,而该刀具头座可滑移地设置于该刀座的刀座导轨上。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头座更包含一第一滑座及一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具有多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座以各该第一滑块可滑移地套设于该刀座的刀座导轨上,且该第一滑座上再沿Y方向设置一滑座导轨,而该第二滑座的一端具有多个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以各该第二滑块可滑移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滑座的滑座导轨上,该第一刀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座,而该第二刀架是可枢转地设置于该第二滑座异于各该第二滑块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头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刀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刀架是以一枢轴可枢摆地设置于该刀具头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具为车刀,所述第二刀具为铣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式工具机,通过刀具头座上分别设置的车刀及第二刀具以进行不同的刀具加工,增加加工种类的适用,且机台更配合可动力夹持进给工件的主轴座使用,能降低工作范围的限制,更提高该工具机的附加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普通走刀式车床的示意图;图2为普通走心式车床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的前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中刀具头座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中刀具头座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中刀具头座的前视图,且是第二刀座枢摆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是走刀式车床 11是机台12是王轴13是机床14是刀具夹头座 20是走心式车床21是机台22是主轴221是导套23是刀具单元24是空间30是机台31是第一主轴座311是动力进给装置32是第二主轴座321是动力进给装置40是刀座41是刀座导轨 50是刀具头座51是第一滑座 511是第一滑块512是滑座导轨 52是第二滑座521是第二滑块 53是第一刀架531是刀槽54是第二刀架541是枢轴542是刀具筒夹55是刀具驱动源 A是第一刀具B是第二刀具X方向Y方向Z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至7所示,包含机台30,可滑移地设置一第一主轴座31及一第二主轴座32,且该第一主轴座31与该第二主轴座32相对设置,该第一主轴座31与该第二主轴座32供以夹持工件,且该第一主轴座31及该第二主轴座32分别配合一动力进给装置311、321以进给工件,该第一主轴座31及该第二主轴座32的直线连接方向定义为一 Z方向,而垂直该Z方向定义出一 X方向及一 Y方向,该X方向及该Y方向相垂直。—刀座40,固定设置于该机台30上且是位于该第一主轴座31及该第二主轴座32之间,且该刀座40上具有一刀座导轨41,该刀座导轨41沿X方向延伸。一刀具头座50,包含一第一滑座51、一第二滑座52、二第一刀架53、一第二刀架54及一刀具驱动源55,其中该第一滑座51具有多个第一滑块511,该第一滑座51以各该第一滑块511可滑移地套设于该刀座40的刀座导轨41上,且该第一滑座51上再沿Y方向设置一滑座导轨512。该第二滑座52的一端具有多个第二滑块521,该第二滑块521以各该第二滑块521可滑移地套设于该第一滑座51的滑座导轨512上。二该第一刀架53,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滑座52的两侧,且各该第一刀架53上具有多个刀槽531供以定位设置不同的第一刀具A,该第一刀具A可为车刀。该第二刀架54,可枢转地设置于该第二滑座52异于各该第二滑块521的一端,且该第二刀架54是以一枢轴541可枢转地与该第二滑座52接设,该第二刀架54具有一刀具筒夹542,该刀具筒夹542供以定位设置第二刀具B,该第二刀具B可为圆柱形态的铣刀或钻头。该刀具驱动源55,与该刀具筒夹542驱动连接以驱动该刀具筒夹542带动第二刀具B转动。以上为本技术复合式工具机的结构组态及特征,而该工具机运作时,是由其中一主轴座31夹持工件转动并作Z方向的进给,并再配合刀具头座50上的第一刀具A或第二刀具B进行加工,而加工时,该刀具头座50则可藉由刀座导轨41与第一滑块511的配合作X方向的位移,亦可藉由滑座导轨512与第二滑块521的配合作Y方向的位移,由此可知,无论是刀具或是工件的位移动作都不会互相干涉,而加工产生的切屑更是直接掉落于该机台30下方,也不位于刀具或工件的行进路径上,如此使刀具及工件的位移不受到影响,而能运用于不同的加工尺寸或形状而不受限,提高使用的适用性。同时,由于本技术于机台30的相对两侧设置该第一主轴座31及该第二主轴座32,并能分别配合动力进给装置311、321进给夹持工件,因此能适用于细长形的工件切削;甚至能以该第一主轴座31及该第二主轴座32交替夹持、并配合第二滑座52两侧都设置有第一刀架53的结构态样对一工件的两端进行加工,加工的便利性非常高。更值得说明的是,该刀具头座50的该第二刀架54是可枢转地设置于该第二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机台,可滑移地设置一主轴座,该主轴座供以夹持工件,并可配合一动力进给装置进给工件;一刀具头座,设置于该机台上,该刀具头座上固定设置一第一刀架,该第一刀架上具有多个刀槽供以定位设置第一刀具,且该刀具头座上更设置一第二刀架,该第二刀架具有一刀具筒夹,该刀具筒夹供以定位设置第二刀具,该刀具筒夹驱动连接一刀具驱动源以驱动该刀具筒夹带动第二刀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祈雄,
申请(专利权)人:陆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