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08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铣加工中心,包括导轨座、底座、回转工作台和伺服电动机,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导轨座、刀库,所述导轨座的下方安装有回转工作台,所述的回转工作台与变速箱、调速电动机相连,所述导轨座的上部安装有后横梁、前横梁,所述的后横梁与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上安装有后滑鞍,所述的前横梁上安装有前滑鞍,所述的后滑鞍与前滑鞍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滑鞍、前滑鞍上安装有滑枕,所述的滑枕上安装有伺服电动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完成车削、铣削、钻镗等复杂工序加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解决了大型回转体类零件尤其是内表面具有矩形网格结构的大型薄壁回转体类零件的高速车铣加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车铣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面对我国航空、航天、核电、风电、船舶等国家重点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对关键加工装备的迫切需求,发展大型、重型高档数控机床成为必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大型薄壁回转体类零件加工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铣加工中心。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铣加工中心,包括导轨座、底座、 回转工作台和伺服电动机,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导轨座、刀库,所述导轨座的下方安装有回转工作台,所述的回转工作台与变速箱、调速电动机相连,所述导轨座的上部安装有后横梁、前横梁,所述的后横梁与前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上安装有后滑鞍,所述的前横梁上安装有前滑鞍,所述的后滑鞍与前滑鞍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滑鞍、前滑鞍上安装有滑枕,所述的滑枕上安装有伺服电动机。本专利技术可完成车削、铣削、钻镗等复杂工序加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解决了大型回转体类零件尤其是内表面具有矩形网格结构的大型薄壁回转体类零件的高速车铣加工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轨座2、刀库 3、底座4、调速电动机5、变速箱6、回转工作台 7、工件8、后横梁9、前横梁10、后滑鞍11、前滑鞍12、滑枕13、伺服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车铣加工中心,包括导轨座I、底座3、回转工作台6和伺服电动机13, 所述的底座3上安装有导轨座I、刀库2,所述导轨座I的下方安装有回转工作台6,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与变速箱5、调速电动机4相连,所述导轨座I的上部安装有后横梁8、前横梁 9,所述的后横梁8与前横梁9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8上安装有后滑鞍10,所述的前横梁 9上安装有前滑鞍11,所述的后滑鞍10与前滑鞍11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滑鞍10、前滑鞍11 上安装有滑枕12,所述的滑枕12上安装有伺服电动机13,工件7安装在回转工作台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座(1)、底座(3)、回转工作台(6)和伺服电动机(13),所述的底座(3)上安装有导轨座(1)、刀库(2),所述导轨座(1)的下方安装有回转工作台(6),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与变速箱(5)、调速电动机(4)相连,所述导轨座(1)的上部安装有后横梁(8)、前横梁(9),所述的后横梁(8)与前横梁(9)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横梁(8)上安装有后滑鞍(10),所述的前横梁(9)上安装有前滑鞍(11),所述的后滑鞍(10)与前滑鞍(11)固定连接,所述的后滑鞍(10)、前滑鞍(11)上安装有滑枕(12),所述的滑枕(12)上安装有伺服电动机(13)。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座(I)、底座(3)、回转工作台(6)和伺服电动机(13),所述的底座(3)上安装有导轨座(I)、刀库(2),所述导轨座(I)的下方安装有回转工作台(6 ),所述的回转工作台(6 )与变速箱(5 )、调速电动机(4)相连,所述导轨座(I)的上部安装有后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