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162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它包括镗杆(3)、导向套(4)、刀片(6)、刀杆(7)和支撑套(8),镗杆(3)的外表面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刀杆(7),刀片(6)设置在刀杆(7)的末端,导向套(4)和支撑套(8)套接在镗杆(3)上,导向套(4)位于刀杆(7)的前端,支撑套(8)位于刀杆(7)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前导向、双支撑结构,导向套(4)在加工过程中既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起到支撑的作用,双支撑结构使镗杆在加工过程中更稳定,避免加工深孔时旋臂过长,刚性不足的问题,导向套(4)离刀具较近,能充分的承受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切削力,稳定切削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的深孔加工工具多为枪钻,枪钻由钻头、钻杆和钻柄三个部分构成(钻头和钻杆为对接焊而成),外部有一条贯通前后的V型槽,供排出铁屑之用;位于V型槽对侧,设有油孔,供通入切削液之用。枪钻由于加工稳定性不高,一般适用于Φ35πιπι以下的深孔加工,加工深度最大3 米,而且只能加工直孔。由于V型槽较窄,所以不适用于加工韧性较大的材料。根据枪钻自身的切削特点,加工时需外加注油器和8 12Mpa的高压油压系统,以保证加工时高压油将加工时的铁屑冲断。枪钻为不可拆卸结构,还具有安装不便,钻头报废时钻杆不能重复使用,刀具成本高的缺点。鉴于枪钻的诸多局限,有必要研发出一种加工深度大,加工直径大、加工过程稳定,结构简单的新型镗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加工深度小,加工直径小,加工过程稳定性不足,结构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它包括镗杆、导向套、刀片、刀杆和支撑套,镗杆的外表面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刀杆,刀片设置在刀杆的末端,导向套和支撑套套接在镗杆上,导向套位于刀杆的前端,支撑套位于刀杆的后端。导向套在加工过程中起导向和支撑作用,导向套和支撑套一前一后组成双支撑结构,增加了镗杆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套包括圆环状的基体,在基体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多个尼龙导向块。尼龙导块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减小零件上导向孔圆度不好对镗杆导向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还包括闷头和推套,闷头为圆柱体,推套为圆筒体,闷头封堵住推套的一端,推套的另一端套在镗杆的前端并与所述导向套接触。闷头和推套既能对零件的内表面进行保护,也能对导向套进行轴向限位,以免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导向套偏出镗杆影响零件加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套中设置有回水管和进水管,用于加注切屑液。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套与刀杆之间设置有隔套,隔套用于隔开导向套和刀杆,防止加工时导向套和刀杆发生干涉。进一步地,所述的镗杆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轴,该连接轴用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为机加工提供动力。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采用前导向、双支撑结构,导向套在加工过程中既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起到支撑的作用,双支撑结构使镗杆在加工过程中更稳定,避免加工深孔时旋臂过长,刚性不足的问题,导向套离刀具较近,能充分的承受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切削力,稳定切削加工;2.适用于加工深孔、大直径孔和内台阶孔;3.结构简单,零部件更换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I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对刀过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I-闷头,2-推套,3-镗杆,4-导向套,5-隔套,6-刀片,7-刀杆,8-支撑套,9-回水管,10-进水管,11-连接轴,12-基体,13-尼龙导向块,14-对刀套,15-锁紧螺钉,16-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如图I所示,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它包括镗杆3、导向套4、刀片6、刀杆7和支撑套8,镗杆3的外表面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刀杆7,刀杆7通过锁紧螺钉15固定在镗杆3上,刀片6设置在刀杆7的末端,导向套4和支撑套8套接在镗杆3上,导向套4位于刀杆7的前端,支撑套8位于刀杆7的后端。导向套4在加工过程中起导向和支撑作用,导向套4和支撑套8 一前一后组成双支撑结构,增加了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镗杆3采用碳素工具钢经淬火处理支持,使其具有足够的刚性。如图2所示,上述的导向套4包括圆环状的基体12,在基体12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多个尼龙导向块13。基体12由铸铁制成,耐热性能和减震性能好,可防止镗杆3在旋转过程中与导向套4咬死,尼龙导块13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减小零件16上导向孔圆度不好对本技术导向的影响。上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还包括闷头I和推套2,闷头I 为圆柱体,推套2为圆筒体,闷头I封堵住推套2的一端,推套2的另一端套在镗杆3的前端并与上述导向套4接触。闷头I和推套2既能对零件16的内表面进行保护,也能对导向套4进行轴向限位,以免在零件16加工过程中,导向套4偏出镗杆3影响零件16加工。上述的支撑套8中设置有回水管9和进水管10,支撑套8由铸铁制成,耐热性能和减震性能好,可防止镗杆3在旋转过程中与支撑套8咬死。上述的导向套4与刀杆7之间设置有隔套5。隔套5用于隔开导向套4和刀杆7, 防止加工时导向套4和刀杆7发生干涉。上述的镗杆3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以传递动力。本实施例的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3所示,首先加工出对刀套14,对刀套14的内径为需要加工的孔径,将对刀套14套在镗杆3上,以镗杆3的外圆定位,然后以对刀套14的内径为基准,调整刀杆7的径向位置,最后通过锁紧螺钉15将刀杆7固定。如图I所示,在加工前,先将导向套4装入零件导向孔的位置,将镗杆3穿过导向套4的内孔,然后将闷头I、推套2、隔套5和支撑套8装入镗杆3的对应位置,在支撑套8 上装上回水管9和进水管10,回水管9位于进水管10的上方,开启水泵,注入切削液。最后将连接轴11与镗床的联轴器连接,启动主轴开始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每加工一段距离后, 脱开支撑套8,人工排出铁屑。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镗杆(3)、导向套(4)、刀片(6)、刀杆(7)和支撑套(8),镗杆(3)的外表面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刀杆(7),刀片(6)设置在刀杆(7)的末端,导向套(4)和支撑套(8)套接在镗杆(3)上,导向套(4)位于刀杆(7)的前端,支撑套(8)位于刀杆(7)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4)包括圆环状的基体(12),在基体(12)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多个尼龙导向块(13)。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还包括闷头(I)和推套(2),闷头(I)为圆柱体,推套(2)为圆筒体,闷头(I)封堵住推套(2)的一端,推套(2)的另一端套在镗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用自导式镗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镗杆(3)、导向套(4)、刀片(6)、刀杆(7)和支撑套(8),镗杆(3)的外表面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刀杆(7),刀片(6)设置在刀杆(7)的末端,导向套(4)和支撑套(8)套接在镗杆(3)上,导向套(4)位于刀杆(7)的前端,支撑套(8)位于刀杆(7)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杰雷克力朱清李泽文王秋良桂俊勇徐中海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