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152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包括结晶器铜管;其中,所述结晶器铜管上口内表面上设有波纹带。本新型通过波纹带改变了结晶器铜管内表面积和加速保护渣熔化,提高了润滑效果,使钢坯的脱壳变得比较容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
本技术属于结晶器铜管,具体说是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旨在解决连铸过程中保护渣的溶化情况、和润滑效果,以及钢坯脱壳的效果,同时也为提高连铸拉坯速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术介绍
结晶器铜管是连铸过程的最重要的核心零件,以前和今后我们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个核心零件的种种不适应的地方,现在经常出现的保护渣溶解不充分,很难形成均匀的液态保护层,因此润滑效果就不是很理想,所以就影响钢坯的质量,有时也会造成钢坯的批量不合格的想象,所以我们想到了对结晶器铜管内表面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使其改变了结晶器铜管内表面积和加速保护渣熔化、润滑以及钢坯脱壳的效果,同时也为提高连铸拉坯速度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包括结晶器铜管; 其中所述结晶器铜管上口内表面上设有波纹带。在本新型中,所涉及的波纹带的每一条波纹的宽度为2mm、峰谷之间为1mm。附图说明图I是本新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见图I给出了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本实施例是采用150方铜管1,在 150X150结晶器铜管I上口内表面,即两个弧形面和两个直面上各加工多条距离上口边缘 120—140mm,宽度不大于100mm,长度不小于160mm的波纹带2,每一条波纹的宽度为2mm,峰谷之间为1_。通过波纹带来扩大散热面积,增强热的传递,加速保护渣的熔化从而解决连铸的一些问题。原理连铸过程中(渣保护已经是炼钢连铸的绝对主流了)保护渣不断的从结晶器铜管的上口进入到钢水的表面上,随着钢水的不断向下流动和钢水的高温作用,保护渣不断溶化在结晶器铜管的内表面和刚刚要形成坯壳的钢水之间,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薄膜,即保护渣熔化后的润滑层,从而达到了保护渣的保护作用和润滑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增加热交换面积的同时,达到了减少结晶器振动负滑脱的阻力,这样钢坯就能更好地形成坯壳,为提高拉坯速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波纹的设计,加强了冷却的强度,使钢坯更好结壳,更好地熔化了保护渣,提高了润滑效果,使钢坯的脱壳变得比较容易。权利要求1.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包括结晶器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结晶器铜管(I)上口内表面上设有波纹带(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其特征是,波纹带(2)的姆一条波纹的宽度为2mm,峰谷之间为1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包括结晶器铜管;其中,所述结晶器铜管上口内表面上设有波纹带。本新型通过波纹带改变了结晶器铜管内表面积和加速保护渣熔化,提高了润滑效果,使钢坯的脱壳变得比较容易。文档编号B22D11/04GK202804112SQ20122044425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齐力军, 叶天军, 张文学, 王鑫荣, 王洪治 申请人:秦皇岛首钢长白结晶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孔强冷易脱波纹结晶器铜管,包括结晶器铜管;其特征是,所述结晶器铜管(1)上口内表面上设有波纹带(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力军叶天军张文学王鑫荣王洪治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钢长白结晶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