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颖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脊髓麻醉穿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86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脊髓麻醉穿刺组件,包括定位器和穿刺针,定位器包括操作柄和定位盘,操作柄上设有穿刺参考点,定位盘上设有穿刺针定位点和以穿刺针定位点作为起点的多条穿刺针定位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创脊髓麻醉穿刺组件,根据定位器上的定位参考点和穿刺针定位线就能够较好的定位穿刺方位,定位准确,穿刺角度易掌握,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较大误差,减少了盲目操作,穿刺成功率高。刺及神经根几率极小,患者无下肢触电样易感,术后神经并发症少见:术后无腰痛,极少发生术后低颅压性头痛,术后不必去枕平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脊髓麻醉穿刺组件
本技术属于麻醉装置
,涉及一种微创脊髓麻醉穿刺组件。
技术介绍
椎管内麻醉在我国占用相当大的比例,虽然近年来麻醉技术和麻醉设备不断完善,但麻醉带来的不适或并发症仍较多见,很多麻醉医生对硬膜外麻醉、硬脊联合麻醉或脊髓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未完全掌握。所述的不适或并发症包括I、硬膜外穿刺后腰痛最近做的一个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调查,随访2000余例做过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一年后的患者70-80%有不同程度的穿刺部位腰背痛或穿刺点压痛。弯腰时加重,可能与韧带的损伤与粘连或无菌性炎症有关。2、脊髓麻醉后头痛调查表明,常用22G (O. 7X90mm)腰椎穿刺针阻滞后由于脑脊液经穿刺点外漏而产生的低颅压头痛发生率高达20-30%,夏季发生率更高。3、其他神经并发症如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或脊髓麻醉后病人出现瘫痪、下肢肌力下降和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现象。硬脊联合麻醉的产生是为了解决过去脊麻术后病人头痛的发生率高,同时发挥硬膜外手术时间可控、脊麻神经阻滞完善的优点。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将硬脊联合麻醉做成单纯脊麻,因为很多患者都是在单次脊麻药量或完全可以在单次脊麻药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创脊髓麻醉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器和穿刺针,定位器包括操作柄(2)和定位盘(1),操作柄上(2)设有穿刺参考点(5),定位盘(1)上设有穿刺针定位点(3)和以穿刺针定位点(3)作为起点的多条穿刺针定位线(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李胜锋王安奎
申请(专利权)人:周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