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秋容专利>正文

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91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6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包括栓塞本体,栓塞本体带有输液通道和注液口,输液通道与注液口相通,栓塞本体的侧壁上呈放射状开有出液口,出液口与输液通道相通,出液口处连接有韧性膜片,韧性膜片带有“十”字型开口。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宫颈内口肌肉组织麻醉给药时,药液会均匀地分布在宫颈管表面,因此麻醉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用麻醉栓塞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流产大多采用机械器具进行手术,这种方式会给女性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如心跳过缓、心律不齐,更严重的还会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在人工流产前对宫颈内口肌肉组织麻醉给药显的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采用的麻醉方式由于给药不均匀而使麻醉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妇产科用麻醉栓塞。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包括栓塞本体,栓塞本体带有输液通道和注液口,输液通道与注液口相通,其特征在于,栓塞本体的侧壁上呈放射状开有出液口,出液口与输液通道相通,出液口处连接有韧性膜片,韧性膜片带有“十”字形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对宫颈内口肌肉组织麻醉给药时,药液会均匀地分布在宫颈管表面,因此麻醉效果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示意图。附图中I、栓塞本体;2、出液口 ;3、输液通道;4、韧性膜片;5、注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如图I、图2所示,包括栓塞本体1,栓塞本体I带有输液通道3和注液口 5,输液通道3与注液口 5相通,栓塞本体I的侧壁上呈放射状开有出液口2,出液口 2与输液通道3相通,出液口 2处连接有韧性膜片4,韧性膜片4带有“十”字形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实施人工流产前需要对宫颈管表面进行麻醉时,把装有麻醉药的注射器针头插入注液口进行推注,麻醉剂进入输液通道并通过出液口均布在宫颈管表面,然后即可进行人工流产。本技术结构简单,麻醉 效果好,有利于人工流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权利要求1. 一种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包括栓塞本体(I ),栓塞本体(I)带有输液通道(3)和注液口(5),输液通道(3)与注液口(5)相通,其特征在于,栓塞本体(I)的侧壁上呈放射状开有出液口( 2),出液口( 2)与输液通道(3)相通,出液口( 2)处连接有韧性膜片(4),韧性膜片(4)带有“十”字形开口。·专利摘要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包括栓塞本体,栓塞本体带有输液通道和注液口,输液通道与注液口相通,栓塞本体的侧壁上呈放射状开有出液口,出液口与输液通道相通,出液口处连接有韧性膜片,韧性膜片带有“十”字型开口。使用本技术对宫颈内口肌肉组织麻醉给药时,药液会均匀地分布在宫颈管表面,因此麻醉效果好。文档编号A61M19/00GK202699823SQ20122032376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戴秋容 申请人:戴秋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妇产科用麻醉栓塞,包括栓塞本体(1),栓塞本体(1)带有输液通道(3)和注液口(5),输液通道(3)与注液口(5)相通,其特征在于,栓塞本体(1)的侧壁上呈放射状开有出液口(2),出液口(2)与输液通道(3)相通,出液口(2)处连接有韧性膜片(4),韧性膜片(4)带有“十”字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秋容
申请(专利权)人:戴秋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