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云龙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睡眠介导的心理生理干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791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睡眠介导的心理生理干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生理、行为指标监测器,与生理、行为指标监测器连接的且能处理生理、行为指标监测器监测指标的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且能根据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感觉刺激的感觉刺激输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现代电子、软件等技术和心理学、生理学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套利用睡眠过程不同时期生理心理特点,以改变个体心理、生理特点为目的的,在睡眠过程中干预个体心理、生理活动的装置。从而节约了心理生理干预的人力资源和干预对象的时间和金钱,提高了干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睡眠心理生理干预装置。
技术介绍
心身相关或心身一体理论认为,心理(心)活动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装置影响身体生理(身)功能;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生理活动的变化也将影响心理活动。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对刺激的感知及其解释和评价是对情绪和行为影响的决定因素;事实上,无论是基于何种理论,不管有无意识到,心理生理干预均要通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心理、生理效果。睡眠是人类生理、心理发育和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睡眠过程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动眼期五期。睡眠前四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 —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non — REMs);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sleep)简称REMs。睡眠占人生的三分之一以上时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已能实时地了解、记录睡眠的分期规律及相应的生理心理(包括行为)特点,包括脑电活动本身的变化及梦的发生,自主神经装置变化及相应生理指标如皮肤电位变化,呼吸、循环装置变化及其相应生理指标的特点等等;也包括外来刺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睡眠介导的心理生理干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生理、行为指标监测器,与生理、行为指标监测器连接的且能处理生理、行为指标监测器监测指标的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且能根据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感觉刺激的感觉刺激输出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龙邓子玄
申请(专利权)人:邓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