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941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包括折叠床板、升降支架以及滚轮,所述折叠床板包括同轴设置依次铰装连接的腿板、坐板和背板,该折叠床板通过坐板安装在升降支架上,该升降支架下端均布安装有多个滚轮,所述折叠床板的腿板与坐板之间安装有一腿部翻转调节机构,在坐板和背板之间安装有一背部翻转调节机构,所述腿部翻转调节机构和背部翻转调节结构均为行星轮系式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节约空间、移动灵活、乘卧舒适,可以精确方便地调整床板角度,改变患者的坐卧姿态,并且能够将病人轻松地从病床上移动到椅上或洗浴池等地,减轻了护理的劳动强度,提升护理操作的效率和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领域,涉及保健护理器械,尤其是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康复、临终关怀机构及病人家庭中,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或者行动有障碍的残障人士都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现有的护理床调节角度小,病人在床上不能实现舒适的坐姿,而且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身体表面特别是背部很容易产生褥疮,护理人员往往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护理,从而引起病人的身体功能退化,对于健康恢复极为不利。现有的护理装置中的翻身或辅助坐起装置是直接采用直线电机或液压缸顶起相应位置的床板,折的角度为设定好的固定值,其角度调整是差值调整,对于不同患者的细微差别需求难以做到相适应的角度微调而且,现在当病人需要从病床上往其它位置上挪动,需要米用人抬或将病人吊起的方式移动到轮椅上再进行移动,人抬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 而采用吊起方式则需要专用的设备投资大,目前一些可以移动的多功能护理床不但成本较高,而且往往机构复杂,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多,而且质量较大不利于移动。经过检索,发现以下公开的相关专利文献。多功能护理床椅(CN102641193A),它包含限位块、抽拉管、活动框架、a液压油缸、 管状轨道、靠背板、走轮、丝杠、靠背角度调节器、坐板、膝弯角度调节器、小腿板、c液压油缸、固定框架、b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a液压油缸固定在活动框架上,b液压油缸和c液压油缸固定在固定框架上,a液压油缸和b液压油缸及c液压油缸的顶端固定在托架中部下方,托架的上方两端固定有轨道支架,轨道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管状轨道,活动框架两端固定有抽拉管,抽拉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框架的两端管内,活动框架和固定框架的中部设置有丝杠,丝杠摇把设置在丝杠的一端并设置在活动框架中部外侧,丝杠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丝母固定在固定框架中部,活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手把插管,手把插在手把插管内,靠背板和坐板由背坐合页活动连接,靠背板和坐板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靠背角度调节器,靠背板的背面设置有两个走轮,该走轮对应a液压油缸上方的管状轨道,坐板和小腿板由坐腿合页活动连接,坐板和小腿板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膝弯角度调节器,小腿板上设置有可翻转脚踏板,坐板的背面设置有四个走轮,走轮对应b液压油缸和c液压油缸上方的管状轨道,加长轨道的一端插在管状轨道的一端内,坐板的两侧固定有护栏插套,护栏插在护栏插套内,坐板上设置有便孔,便孔的下方设置有便器,便器的下方设置有剪形升降器, 剪形升降器的底座固定在固定框架,活动框架和固定框架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能够将病人轻松地从病床上挪到床椅上或从床椅上挪动到床上,减轻了护理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病人任意角度的坐姿。调节三个液压油缸的高度,能实现病人的倒睡等角度的睡眠,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一种医用护理床(CN102327169A),包括底撑架、由所述底撑架支撑的床体,所述床体能够上下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底撑架上,所述床体包括床架、支撑在所述床架上的床面板, 沿着所述床体从前向后的纵向方向所述床面板依次包括背板、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臀部板、大腿板、小腿板,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背板向上抬起的背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大腿板或者所述小腿板向上抬起的腿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臀部板的中间板左翻或右翻的翻身驱动机构。该医用护理床具备的上下升降、抬背、抬腿、翻身的多个功能, 使得病人可转换多个体位,避免病人长时间卧床保持同一个体位引起的褥疮病痛及身体功能退化,同时减小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强度。一种床椅一体化的多功能护理床(CN102038588B),属于保健护理领域,包括床椅转换机构与床体;床体内部放置有床椅转换机构;床椅转换机构由前部框架、中部框架、后部框架、翻身机构、曲腿机构、手扶机构组成,通过旋转驱动器驱动曲腿机构、手扶机构抬起或放下,通过电动推杆实现床椅转换机构的床椅转换与翻身机构的翻身动作。该技术实现了在一个床椅转换机构上完成翻身与床椅转换的工作;操作方便,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与旋转驱动器的运作,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同时设计有多种保护措施,保障了使用安全。一种分离式助行护理床(CN101342108),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床面部分、分离床面部分、床架、升背机构和屈腿机构;所述固定床面部分为U形,所述分离床面部分正好可以镶嵌在固定床面部分的U形槽内,使固定床面部分与分离床面部分构成一个矩形的整体床面;所述床架包括带脚轮的整体支架和通过旋转连接轴连接于其上的活动支架;所述升背机构由四杆机构和电动执行器构成;所述屈腿机构包括对称固连于所述整体支架上的左、右支撑,其上分别安装有左、右电机,左、右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左、右齿轮副连接,左、 右齿轮副分别与左、右曲柄的一端连接,左、右曲柄的另一端分别固连在所述固定床面部分上。智能自动康复护理床(CN202078483U),智能自动康复护理床,主要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由纵向和横向排列的块活动板组成,纵向为4列前列、前中列、后中列、后列,每列包括三块活动板;横向为三排左排、中排、右排,每排包括四块活动板,两相邻活动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下方,横向设置有二根平行的转轴,每个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与该转轴垂直的水平排列的支撑组,其中一个支撑组位于左排和中排活动板下方, 另一个支撑组位于右排和中排活动板下方;所述转轴分别由电动推杆带动;在前列、后中列活动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上下向的二个转向架,转向架分别由另外的二个电动推杆带动;在前列的中间一块活动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左右翻身角度传感器和起坐角度传感器,在后中列中间一块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抬腿角度传感器,所述三个传感器通过传输线连接控制系统及显示器。通过相应活动板抬起、下降,实现相应的左右翻身、起坐、曲腿、 抬腿等功能。具有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效果,可广泛适用于医院、养老院、豕庭等地方。一种折叠升降式基础护理用架(CN202386891U),包括三根支撑立柱、连接端头和三个连接杆,所述三根支撑立柱上分别套有活动套管,所述三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三根支撑立柱水平向上转动连接,所述三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头水平向下转动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下弹性伸缩销就可以滑动套管,可以方便的调节基础护理用架的高低。提起连接端头,就可以方便的将支架收拢安放,减小占地空间。该护理4用架解决了临床实施基础护理的设施需求,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护理设施,可以有效地节约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经过对比,以上公开资料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与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较大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节约空间、移动灵活、乘卧舒适的辅助护理移乘装置,解决护理困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包括折叠床板、升降支架以及滚轮,所述折叠床板包括同轴设置依次铰装连接的腿板、坐板和背板,该折叠床板通过坐板安装在升降支架上,该升降支架下端均布安装有多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床板的腿板与坐板之间安装有一腿部翻转调节机构,在坐板和背板之间安装有一背部翻转调节机构,所述腿部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护理移乘装置,包括折叠床板、升降支架以及滚轮,所述折叠床板包括同轴设置依次铰装连接的腿板、坐板和背板,该折叠床板通过坐板安装在升降支架上,该升降支架下端均布安装有多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床板的腿板与坐板之间安装有一腿部翻转调节机构,在坐板和背板之间安装有一背部翻转调节机构,所述腿部翻转调节机构和背部翻转调节结构均为行星轮系式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