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底部曝气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5755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池塘底部曝气增氧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系统、控制系统、供气系统、输气系统和喷气系统,所述喷气系统分布在池塘底部各个不同的水域和水层,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控制供气系统、输气系统和喷气系统工作,通过喷气系统将空气输出到池塘底部各个不同的水域和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池塘底部曝气增氧系统能够高效融氧、全方位供氧、分层供氧,该增氧系统输气性能良好,整个管路系统不漏气、不腐蚀,易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廉,能耗低,在实现池塘全方位或局部立体供气的同时,提高氧融效果,活化水体,实现生态养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池塘底部曝气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养殖用池塘普遍采用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在水面增氧,通过叶轮旋转搅拌水体,将上层水压向下层,在将新鲜空气输送下去的同时,将塘底的废气排放出来,达到增氧和改善水质的目的。但这种利用叶轮搅拌增氧的方式只能改善增氧机周边的水质环境,远离增氧机的水面含氧量仍得不到有效提高,氧气融解率也有限,同时,飞速旋转的叶轮容易打伤鱼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新一代渔业增氧设备——微孔曝气增氧装置是国家农业部门重点推广项目,利用罗茨风机、支管、微孔曝气增氧管增氧,相比传统增氧机方式具有溶氧量高、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但微孔曝气管造价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直接平铺在池塘底部时,不易清理,整条管路上的细小水孔易堵塞,同时它没有考虑到各水层深度鱼群种类不同,所需氧融解量不同的特性,不能实现鱼塘分层供氧。中国技术专利CN201238534公开一种水底曝气增氧装置,其利用罗茨风机供气,输气管连接多个带有微孔的支管实现在池塘底部的供气,但微孔支管平铺于池塘底部易被藻类附生或低等无脊椎动物繁殖,滋生细菌,堵塞微孔,致使增氧区域内水质变差,鱼类生长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底部曝气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系统、控制系统、供气系统、输气系统和喷气系统,所述喷气系统分布在池塘底部各个不同的水域和水层,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监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控制供气系统、输气系统和喷气系统工作,通过喷气系统将空气输出到池塘底部各个不同的水域和水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