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32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防止燃料箱与田埂等障碍物发生干扰,使从燃料箱向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稳定。在所述机体框架(3)的谷粒存积装置(1)前侧的部位设有发动机(E),在机体框架(3)的后端部的、脱粒装置(18)和搬送筒(6)之间的部位设有支承台(50),在该支承台(50)上支承燃料箱(51),该燃料箱(51)与对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63)通过燃料管(64)连接。而且,支承燃料过滤器(63)的支承撑杆(62)与支承台(50)利用前后方向的支承部件(61)连接,在支承部件(61)支承所述燃料管(64)。(*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以往,在联合收割机中,为了存积由脱粒装置进行脱粒分选后的谷粒而具备有谷粒存积装置。而且,为了将在收割脱粒作业中存积于谷粒存积装置的谷粒向卡车的载货台面等排出,而具备螺旋输送机式的谷粒排出装置。 作为所述谷粒排出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其构成为,在搭载于机体框架上的谷粒存积装置的后侧立设有搬送筒,所述搬送筒能够以与设置于谷粒存积装置的底部的搬送螺旋的轴心同轴的轴心为中心,自如地向机体外侧方向转动。并且,搬送螺旋和搬送筒由发动机进行驱动以便排出谷粒。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340654公报然而,在上述文献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容易地进行发动机用的燃料的补给,在燃料箱设置于机体的后部的情况下,存在所述燃料箱与田埂等障碍物发生干扰的问题,在发动机配置于谷粒存积装置的前侧的情况下,存在从燃料箱向发动机的燃料供给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的问题的联合收割机。本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技术手段。S卩,技术方案I记载的技术为联合收割机,其中,其在具备行走装置(20)的机体框架(3)的左右一侧的部位设有脱粒装置(18),在机体框架(3)的左右另一侧的部位设有谷粒存积装置(1),在该谷粒存积装置(I)的后侧的部位立设有谷粒排出用的搬送筒(6),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框架(3)的谷粒存积装置(I)前侧的部位设有发动机(E),在机体框架(3)的后端部的、脱粒装置(18)和搬送筒(6)之间的部位设有支承台(50 ),在该支承台(50 )上支承燃料箱(51),该燃料箱(51)与对向发动机(E )供给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63)通过燃料管(64)连接。技术方案2记载的技术为技术方案I记载的联合收割机,其中,支承所述燃料过滤器(63)的支承撑杆(62)与所述支承台(50)利用前后方向的支承部件(61)连接,在该支承部件(61)支承所述燃料管(64)。技术方案3记载的技术为技术方案I记载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燃料箱(51)的上部具备供油口(51b),在机体侧面观察,该供油口(51b)配置于比搬送筒(6)靠后侧的位置。技术方案4记载的技术为技术方案I至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联合收割机,其中,在所述发动机(E)的后侧的部位,将降低该发送机(E)的排气声的消音器(66)配置成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并设有沿该消音器(66)的上侧倾斜的罩(67)。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技术,燃料箱(51)和对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63),通过燃料管(64)连接,因此,能够使向发动机(E)的燃料供给稳定。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技术,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在连接支承燃料过滤器(63)的支承撑杆(62)和支承台(50)的支承部件(61),支承燃料管(64),因此,能够以前低后高的姿态稳定地支承燃料管(64),能够使燃料供给更加稳定。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技术,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在机体侧面观察,供油口(51b)配置于比搬送筒(6)靠后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从机体侧方向进行向燃料箱(51)的供油。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技术,在技术方案I至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配置于消音器(66)的上侧的罩(67)沿消音器(66)的上侧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因此,向消音器(66)落下的秸杆屑向后下方流动落下,从而能够减少秸杆屑在消音器(66)的堆积。附图说明图I是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谷粒箱的主视图。图5是谷粒箱的后视图。图6是谷粒箱的俯视图。图7是谷粒箱的右视图。图8是谷粒箱的左视图。图9是谷粒箱的右侧下部的放大图。图10是谷粒箱的右侧下部的后视图。图11是谷粒箱的下部的说明图。图12是搬送螺旋部的说明图。图13是搬送筒的下部周边的说明图。图14是图1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图16是搬送筒的下部周边的后视图。图17是作用状态的说明图。图18是搬送筒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9是机体框架的侧视图。图20是机体框架的俯视图。图21是联合收割机的说明用侧视图。标号说明I :谷粒存积装置3 :机体框架6 :搬送筒18 :脱粒装置20 :行走装置50 :支承台51 :燃料箱51b:供油口 61 :支承部件62 :过滤器支承撑杆(支承撑杆)63:燃料过滤器64 :燃料管66 :消音器67 :罩E :发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以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为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机体结构)如图I 图3所示,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机体框架3的下方设有行走装置20,在机体框架3的上部左侧的部位搭载有脱粒装置18,在机体框架3的上部右侧的部位搭载有谷粒存积装置I和谷粒排出用的搬送筒6,在机体框架3上的谷粒存积装置I前侧的部位搭载有电子调速器式或者共轨燃料喷射式的发动机E,在行走装置20的前方位置设有能够自如地进行升降调节的收割装置21。(原动部、行走装置、操纵部的结构)如图I、图3所示,所述发动机E被在上表面具备座位25c的、能够自如开闭的发动机罩El覆盖。该发动机罩El的外侧面由穿孔铁板形成,为在过滤的同时吸入发动机冷却用的外部气体的结构。所述行走装置20在机体框架3的前部安装有由发动机E通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省略图示)来驱动的变速箱M,所述行走装置20构成为绕着由该变速箱M驱动的左右驱动轮22、轴支承于转轮支承框架23a的多个转轮23以及最后部的张紧轮23b卷绕有履带24。而且,从位于最前方的转轮23的下侧到张紧轮23b的下侧,配置有防止履带24脱落的履带导向件23c。该履带导向件23c在其前后方向的3个地方通过螺栓紧固而安装于转轮支承框架23a。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通过在操纵部25的一侧设置的变速杆25a的前后拨动操作而变速。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耳轴和变速杆25a电连接。此外,在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具备通过将液压马达侧的斜板角度在两个位置进行切换而对输出进行两级变速的机构。而且,在所述变速箱M具备对该变速箱M内的传动轴进行制动的停车制动器,并以如下方式进行连接通过对在操纵部25的脚踏板上配置的停车制动器踏板进行踩入操作使所述停车制动器进行制动动作。而且,在操纵部25的前部设有杆25b,通过对该杆25b的向左右方向的操作使机体转动,通过对该杆25b的向前后方向的操作使收割装置21升降。(收割装置的结构)如图I、图3所示,所述收割装置21具备分草杆26b、扒拢滚筒26、扒拢螺旋26a、割刀27以及与脱粒装置18的脱粒室连通的搬送输送器26c,所述收割装置21配置于脱粒装置18以及操纵部25的前侧(机体框架3的前侧),并借助液压缸(省略图示)的伸缩动作进行升降。(脱粒装置的结构) 所述脱粒装置18由上部的脱粒室以及下部的分选室构成,所述脱粒室内置有脱粒滚筒,所述分选室内置有摆动分选架、风车、第一移送螺旋和第二移送螺旋(均省略图示)。第一移送螺旋与具备第一扬谷螺旋的第一扬谷筒18a的基部连接。如图I所示,在脱粒装置18的后端部安装有将脱粒后的稻秸切断得较细并排出的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具备行走装置(20)的机体框架(3)的左右一侧的部位设有脱粒装置(18),在机体框架(3)的左右另一侧的部位设有谷粒存积装置(1),在该谷粒存积装置(1)的后侧的部位立设有谷粒排出用的搬送筒(6),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框架(3)的谷粒存积装置(1)前侧的部位设有发动机(E),在机体框架(3)的后端部的、脱粒装置(18)和搬送筒(6)之间的部位设有支承台(50),在该支承台(50)上支承燃料箱(51),该燃料箱(51)与对向发动机(E)供给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63)通过燃料管(6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泉清石川道男大崎正美秋山尚文斋藤学
申请(专利权)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