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挖掘铲(2)、筛选框(3)、驱动装置、泥土剥离装置、收集装置和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铲(2)固定连接在在机架(1)前下部,在机架(1)下方还设置有由链轮带动的筛选框(3),筛选框(3)一端与挖掘装置连接,收集装置设置在筛选装置下方,在收集装置上方还设有泥土剥离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方。所述的收集装置设置在机架(2)后下端,包括倾斜设置的收集框(13)和设置在收集框(13)内部的筛杆(14),其中收集框(13)通过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后振动臂轴(15)和后振动臂(16)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实用、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
技术介绍
根茎类这类食物如土豆、山芋、芋头等,含丰富的淀粉和粗纤维但蛋白质含量较低,其中土豆含有较丰富的钾盐和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蛋白质含量虽低,但吸收利用较好,为人们所推祟。山芋在部分农村地区是主食杂粮之一,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芋头则补益脾胃,消肿止痛,还可人药用来消肿块。由于作为主要食物的马铃薯植物种植遍及范围广,我国马铃薯年栽种面积7000万亩左右。其生产和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首先是单产低,平均亩产量只有1000公斤; 其次是机械化水平低,在我国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尚未全面推广使用,而且但是我国作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二的国家,收获仍然以人工挖掘为主。目前由于农产品的升值,非粮食作物的增值,出现了大面积种植非粮食作物的情况。在过去收获薯类作物时,几乎都采用的是传统的方法,都是操作者在种植地里面首先将薯类作物的藤蔓割掉,然后再使用头或是铁锹等工具将埋在地里的马铃薯挖掘出来,而在挖掘过程中,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头和铁锹占地面积小,导致其操作次数增加,使得增大了马铃薯的破损率,而且很多时候都会有埋在地里的马铃薯而没有发现的,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现有的马铃薯作物收获装置很多,但是大多数驱动力大,耗能多,且结构复杂,操作繁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且只适合于大规模的马铃薯作物生产基地。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在除去马铃薯作物表皮的土时几乎都是用压辊碾压,或是用两个辊对压,使得土壤和果实分离,在两个物体间进行碾压分离时最容易出现损失果实的情况,即使有的马铃薯装置上安装有例如扒耙的工具碎土,但是由于结构上存在问题,碎土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因此,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且在使用时最低限度损伤果实、有效的把果实和土壤分离的马铃薯收获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且在使用时最低限度损伤果实、有效的把果实和土壤分离的马铃薯收获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挖掘铲2、筛选框3、驱动装置、泥土剥离装置、收集装置和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铲2固定连接在在机架I前下部,在机架I下方还设置有由链轮带动的筛选框3,筛选框3 —端与挖掘装置连接,收集装置设置在筛选装置的下方,在收集装置上方还设置有泥土剥离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I上方。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I前部的变速箱4,变速箱4 一侧设置有传动轮5,传动轮5通过皮带连接外部的动力装置的动力轮,在变速箱4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曲轴6,具有万向节的曲轴6通过活动轴连接在拉杆7上,拉杆7两侧分别通过前振动臂轴8连接有前振动臂9,前振动臂9与筛选框3固定连接。所述的泥土剥离装置包括从动轮10、与从动轮10相连接的滑动轴11以及设置在滑动轴11上的拨轮12。 所述的收集装置设置在机架2后下端,包括倾斜设置的收集框13和设置在收集框13内部的筛杆14,其中收集框13通过与设置在机架I上的后振动臂轴15和后振动臂16连接。所述的机架I中部下方设置有支架17,在支架17下方设置有车轮18。所述的在机架I 一侧设置有调节手柄1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变速箱4、传动轮5以及曲轴6和拉杆7,使得能够把拖拉机或是汽车等给本技术提供动力驱动装置;泥土剥离装置的使用,使得通过从动轮10带动的滑动轴11上连接的拨轮12对马铃薯进行拔动,在拔动的过程中,拔轮12能够对马铃薯表面的土层进行剥离,从而起到碎土的作用;前振动臂9和后振动臂15的使用,首先是前振动臂9与筛选框3相连接,筛选框3不仅在链轮的转动下进行滚动,而且还通过振动臂9的作用,使得筛选框3筛选的更彻底,而后振动臂15的使用,使得能够把泥土剥离装置碎完的土在收集装置的作用下,通过后振动臂15的作用下掉落。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筛选马铃薯以及对马铃薯的碎土效果较好,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能够降低劳动强度,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泥土剥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I、挖掘铲2、筛选框3、变速箱4、传动轮5、曲轴6、拉杆7、前振动臂轴8、前振动臂9、从动轮10、滑动轴11、拔轮12、收集框13、筛杆14、后振动臂轴15、后振动臂16、支架17、车轮18、调节手柄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机架I、挖掘铲2、筛选框3、变速箱4、传动轮5、曲轴6、拉杆7、前振动臂轴8、前振动臂9、从动轮10、滑动轴11、拔轮12、收集框13、筛杆14、后振动臂轴15、后振动臂16、支架17、车轮18、调节手柄19,其中挖掘铲2固定连接在在机架I前下部,在机架I下方还设置有由链轮带动的筛选框3,筛选框3 —端与挖掘装置连接,收集装置设置在筛选装置的下方,在收集装置上方还设置有泥土剥离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I上方,在机架I 一侧设置有调节手柄19,机架I中部下方设置有支架17,在支架17下方设置有车轮18。作为给本技术提供动力装置的驱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机架I前部的变速箱4,变速箱4 一侧设置有传动轮5,传动轮5通过皮带连接外部的动力装置的动力轮,在变速箱4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曲轴6,具有万向节的曲轴6通过活动轴连接在拉杆7上,拉杆7两侧分别通过前振动臂轴8连接有前振动臂9,前振动臂9与筛选框3固定连接。作为把马铃薯表皮的泥土更加清理干净的泥土剥离装置,其包括从动轮10、与从动轮10相连接的滑动轴11以及设置在滑动轴11上的拨轮12。作为将处理完毕的马铃薯收集的收集装置,其设置在机架2后下端,包括收集框13和设置在收集框13内部的筛杆14,其中收集框13通过与设置在机架I上的后振动臂轴15和后振动臂16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减速器4通过传动轴5与拖拉机的动力装置连接,拖拉机带动本技术前进时,挖掘铲2通过调节手柄19能够调节挖掘铲2的深度和高度,当挖掘铲2插入到土地里面时,挖掘铲2将会把果实和土块一起铲入到挖掘铲2里面,混合有土的马铃薯进入到筛选框3中,筛选框3在前振动臂9的振动下,大量的细土将会从筛杆14的缝隙中掉落,而筛选框3通过链轮带着转动,在此过程中土块在振动的作用下被震碎。而附着在马铃薯上表面的泥土,当随着筛选框3落入到收集框13的时候,倾斜设置的收集框13内的马铃薯在振动作用下,表皮的泥土进一步的掉落,而且在此过程中,设置在收集框13上方的泥土剥离装置的拔轮12的拔动,能够将马铃薯表面不易掉落的泥土剥离,而起到再次清洁马铃薯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手柄19即可调节机架I的高度,用以适应不同地质土壤条件、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的挖掘需要。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筛选马铃薯以及对马铃薯的碎土效果较好,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能够降低劳动强度,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挖掘铲(2)、筛选框(3)、驱动装置、泥土剥离装置、收集装置和机架(I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铲(2)固定连接在在机架(I)前下部,在机架(I)下方还设置有由链轮带动的筛选框(3 ),筛选框(3 ) 一端与挖掘装置连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收获装置,包括挖掘铲(2)、筛选框(3)、驱动装置、泥土剥离装置、收集装置和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铲(2)固定连接在在机架(1)前下部,在机架(1)下方还设置有由链轮带动的筛选框(3),筛选框(3)一端与挖掘装置连接,收集装置设置在筛选装置的下方,在收集装置上方还设置有泥土剥离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赵新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