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传输系统、邮件网关以及数据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5709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2:14
一种具备邮件网关和网络的邮件传输系统,其具备暂时保存接收到的邮件的数据保存区域,在所述接收到的邮件的发送目的地中包括容纳于同一所述邮件传输服务器中的多个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所述邮件网关生成包括容纳于该邮件传输服务器中的多个发送目的地的一个第一邮件管理信息,在所述数据保存区域中保存将所述生成的第一邮件管理信息与邮件的正文链接起来的邮件数据,在所述接收到的邮件的发送目的地中包括容纳于同一所述邮件传输服务器中的一个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各发送目的地的每一个生成包括该发送目的地的邮件管理信息,在所述数据保存区域中保存将所述生成的多个邮件管理信息与邮件的正文链接起来的邮件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邮件传输系统,尤其涉及将用于保存向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的邮件的存储容量进行削减并且高效进行邮件传输的邮件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将电子邮件传输至发送目的地节点的邮件中继装置(邮件网关、邮件传输服务器等)将接收到的邮件暂时保存在存储装置(磁盘驱动器等)中,将保存的邮件向指定的发送目的地进行传输。在这样的邮件中继装置中,向存储装置进行的数据读写成为了性能上的瓶颈。 另外,提出了如下方法在邮件中继装置接收多个发送目的地的邮件并将同一电子邮件向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时,按照邮件的发送目的地的数量复制邮件,将复制得到的多个邮件保存在存储装置中。该情况下,根据复制得到的邮件的数量消耗存储装置的容量,存储装置的读写次数增加,成为性能上的瓶颈。由此,在减少保存电子邮件所需的数据量的同时实现高效的电子邮件传输成为了一个课题。该用于保存邮件的存储装置的削减与邮件管理及传输的高效化处于折衷的关系,要求兼顾。针对该课题,提出了例如日本特开平7-264234号公报中记载的邮件系统。在该专利文献I记载的邮件系统中,将邮件的正文与发送信息分离,通过设置登记发送信息的邮件信息保存部和管理邮件信息保存部的数据的邮件管理部,来将邮件分发到邮件的保存区域,而不是每个发送目的地。由此,在将同一电子邮件向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时,减少了保存电子邮件所需的数据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例如,移动电话运营商运营的邮件中继装置根据邮件的种类所处理的内容不同。具体地,为了针对每个域(domain)控制邮件的拥挤,通常在邮件传输目的地的每个邮件中继装置(域)具备发送队列。但是,上述以往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应用于这种具备多个发送队列的邮件中继装置。也就是,必须根据包含发送目的地地址的域来进行访问控制、转码。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即使在同一队列内,也由于发送目的地不同,邮件传输失败和成功共存。在以往的方法中,没有考虑到邮件传输的失败和成功在多个发送目的地共存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保存邮件所需的存储容量进行削减,实现邮件中继处理的高效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如下所述。即,一种邮件传输系统,具备接收从终端发送来的电子邮件的邮件网关和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邮件网关的网络,所述邮件传输系统具备暂时保存接收到的所述邮件的数据保存区域,所述邮件网关与多个邮件传输服务器连接,所述邮件网关针对所述邮件的传输目的地的每个邮件传输服务器具有保存所传输的邮件的队列,在所述接收到的邮件的发送目的地中包括容纳于同一所述邮件传输服务器中的多个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所述邮件网关生成包括容纳于该邮件传输服务器中的多个发送目的地的一个第一邮件管理信息,在所述数据保存区域中保存将所述生成的第一邮件管理信息与邮件的正文链接起来的邮件数据,在所述接收到的邮件的发送目的地中包括容纳于同一所述邮件传输服务器中的一个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所述邮件网关针对所述各发送目的地的每一个生成包括该发送目的地的邮件管理信息,在所述数据保存区域中保存将 所述生成的多个邮件管理信息与邮件的正文链接起来的邮件数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该公开,能够对保存邮件所需的存储容量进行削减,实现邮件中继处理的高效化。附图说明图I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邮件传输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邮件网关的构成的框图。图3A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邮件管理方式的图。图3B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邮件管理方式的图。图3C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邮件管理方式的图。图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邮件传输处理的顺序的一个例子(邮件数据共享的情况)。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RCPT检查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方式判定处理(邮件正文检查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邮件正文数据进行共通管理的邮件的一部分发送目的地成为未送达的情况的处理的顺序图。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邮件发送和删除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邮件传输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邮件网关的构成的框图。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构成的框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邮件传输处理的一个例子(邮件数据共享的情况)的顺序图。图13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向数据存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4是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邮件网关执行的邮件管理的图。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由邮件网关执行的数据包构成处理的流程图。图16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存储服务器中数据保存的图。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由数据存储服务器执行的数据包构成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图I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邮件传输系统的构成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邮件传输系统在运营商网络103内构成,具备邮件网关106以及邮箱服务器107。邮件网关106与邮箱服务器107之间通过运营商网络103连接。运营商网络103经由无线网络102与通信终端101连接,经由网络104与多个邮件传输服务器105A 105C连接。邮件网关106是用于接收从通信终端101发送的电子邮件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 邮件数据向邮件传输服务器105A等传输的计算机。另外,邮件网关106除了具备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还具有向邮件的每个发送目的地发送费用信息、对移动电话发送告知收到邮件的通知、表示邮件发送人向发送目的地成功发送了邮件的分配通知等消息的功能。关于这些消息,在将消息发送到发送目的地这一点上,能够由与电子邮件发送相同的结构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针对这些消息不进行叙述,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这些消息的传输。邮件网关106的构成使用图2在下文叙述。邮箱服务器107是用于保存由邮件网关106接收、发往容纳于本网络内通信终端101的邮件的数据的计算机,即所谓的POP服务器、IMAP服务器。无线网络102具备基站以及交换机,经由无线通信线路与通信终端101连接。通信终端101是移动电话等便携式通信终端,具有收发MMS、因特网邮件等邮件的功能。邮件传输服务器105A105C是作为邮件网关106所接收到的邮件数据的传输目的地的计算机。邮件传输服务器105A105C可以是容纳发送目的地地址的邮件服务器,也可以是通往容纳发送目的地地址的邮件服务器的传输路径上的邮件传输服务器。网络104是因特网等在多个邮件传输服务器间进行邮件数据交换的网络。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邮件网关106的构成的框图。邮件网关106具备处理器202、存储器207、网络接口 203以及非易失性存储装置208。处理器202执行邮件网关程序204。通过由处理器202执行邮件网关程序204,来实现邮件网关106所进行的各种处理。网络接口 203与运营商网络103连接,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通信。存储装置208是磁盘装置、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设有邮件保存区域209以及日志保存区域 210。邮件网关106针对邮件的传输目的地的每个域(邮件传输服务器)具备发送队列,将接收到的邮件保存在发送队列中。保存在发送队列中的邮件向传输目的地的邮件传输服务器105A等传输。另外,邮件网关106将接收到的邮件保存到邮件管理和保存区域205以及备份用的邮件保存区域209双方。邮件管理和保存区域205位于存储器207上,相比非易失性存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