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绝缘的配电隔室(1),其带有至少三个限定纵向(3)的功率开关(2a),该功率开关用于断开针对不同电势的导体相。该功率开关(2a,2b,2c)中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功率联接部(4a,6a),其限定垂直于纵向(3)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轴线(5a,7a)。在第一功率联接部(4a)处可固定有第一汇流排区段(12),其多相地封装的第一汇流排导体(15a,15b,15c)分别限定垂直于纵向(3)且垂直于第一轴线(5a)延伸的第三轴线。在第二功率联接部(6a)处可固定有第二汇流排区段,其多相地封装的第二汇流排导体分别限定垂直于纵向且垂直于第一轴线延伸的第四轴线。如此设定在第一轴线(5a)和第二轴线(7a)之间的第一间距(25),即第四轴线在第二装配状态中在位置和定向方面与第三轴线一起布置在共同的直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封装的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GIS)尤其为气体绝缘的高压开关设备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气体绝缘的配电隔室(Schaltfeld,有时称为配电间隔),以及由多个这种开关设备形成的变电站(Unterstation)。
技术介绍
在典型的气体绝缘的高压设备中已知功能组(例如配电隔室的功率开关(有时称为断路开关)、接地开关等)的模块化的结构形式。在此,配电隔室通常理解为开关设备(Schaltanlage)的隔室(有时称为间隔)并且可以不同形式构造,例如构造成缆线引出隔室即输出馈线间隔(Kabelabgangsfeld,有时称为带有缆线联接部的配电隔室(switch baywith cable connection))、室外引出隔室(Freiluftabgangsfeld,有时称为带有绝缘气体一空气套管的配电隔室(switch bay with insulating gas-air bushing))或用于连接两个汇流排的联结隔室(Kuppelfeld,有时称为联结间隔)。为了实现金属封装的气体绝缘的变电站,典型地至少两个隔室在输入侧或输出侧利用所谓的汇流排相互地电连接以用于传递初级功率(Primjirleistung)。由于GIS开关设备常常也应用在人口稠密地区和/或其它空间上狭窄的地区中,因此除了性能之外,变电站的紧凑型也非常重要。尤其地在实际非常紧凑的情况下使用GIS设备或变电站时,市场需要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开关设备。因此已知多种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其关注GIS的紧凑性。作为专利文献的多种文件中的有代表性的文件,已知文件EP0872931B1和文件US6614648B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GIS配电隔室和可利用这种类型的配电隔室实现的变电站的每结构体积的功率密度,以便可实现尤其紧凑的变电站。基本上GIS的汇流排区别为带有单相地封装的汇流排引导部的第一类型的汇流排和带有三相地封装的汇流排引导部的第二类型。相应地,在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的GIS的情况下,这时常很大程度上作用于其设备布局。例如,这从文件EP0872931B1中得到,该文件为带有单相地封装的汇流排导体的第一类型的GIS的典型的代表,而文件US6614648B2为第二类型的GIS的GIS的代表。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想法在于,通过将第一类型的GIS和第二类型的GIS结合成新的第三类型的GIS改进或提高GIS配电隔室的多样的应用性以及由此改进或提高GIS配电隔室的每结构体积的功率密度。该第三类型的GIS形成第一和第二设备类型的混合体。该混合体融合了两种类型的尽可能多的优点,并且自身利用汇流排导体在汇流排壳中的单相/多相地封装的布置方案使在空间中针对邻近配电隔室的汇流排的这样的联接情形(Anschlusstopografie)成为可能,即如从单相地封装的汇流排中已知的那样。在气体绝缘的配电隔室的方面,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该配电隔室具有至少三个用于不同的电势的导体相,其中,每个导体相可利用专属的功率开关断开。该功率开关通过其形状限定纵向。功率开关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一功率联接部,其限定垂直于纵向延伸的第一轴线。这典型地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电隔室的所有功率开关。该功率开关还具有第二功率联接部,其垂直于纵轴线在与第一功率联接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该第二功率联接部限定第二轴线。该功率开关可分别通过第一功率联接部与第一汇流排区段的气体绝缘的第一汇流排导体导电地相连接,从而该第一汇流排导体限定垂直于纵向且垂直于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三轴线。该第一汇流排区段具有第一汇流排壳,在其中所有第一汇流排导体布置在共同的气体空间中。换句话说,所有第一汇流排导体三相地封装在第一汇流排壳中。在此,如此设定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之间的第一间距,即, a)在第一装配状态中配电隔室具有电地联接在第一功率联接部处的第一汇流排区段; b)在第二装配状态中配电隔室具有带有气体绝缘的第二汇流排导体的电地联接在第二功率联接部处的第二汇流排区段,该第二汇流排导体限定第四轴线。在此,该第四轴线在该第二装配状态中在位置和定向方面与第三轴线一样布置在共同的直线上并且第二汇流排区段具有第二汇流排壳,与第一汇流排壳相似地在该第二汇流排壳中所有第二汇流排导体布置在共同的气体空间中。在此,概念“气体绝缘的配电隔室”理解为用于高压或中压开关设备的配电隔室(英文bay)。虽然为了清楚性大多数情况下仅仅阐述了唯一的第一汇流排导体或第二汇流排导体,但是这不应被解释为,其仅仅适用于唯一的相(例如R),而是这相应地也相似地适用于其它相(例如S和T),这些相同样可分别通过带有第一和第二功率联接部的功率开关断开。通过第一汇流排区段和第二汇流排区段分别具有专属的汇流排壳,对于汇流排区段的所有相导体,可分别共同地监视在汇流排区段的相应的气体空间中的气体、防止其过压,并且通过共同的填充/清空管接头或类似者进行填充或排出。从以下得到另一优点,即第二汇流排导体或第三汇流排导体在第三轴线的方向上观察纵向地以位于中间的方式布置在功率开关的第一和第二功率联接部之间,从而其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在空间中位置相同。由于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的想法类似地适用于配电隔室的相(例如R,S和T)的所有相导体,因此无论其是在第一装配状态中还是在第二装配状态中实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电隔室中,可利用汇流排导体在汇流排壳中三相地封装的布置方案实现针对邻近的配电隔室的汇流排的这样的联接情形,即如其在其它情况下仅仅从单相地封装的汇流排(例如文件EP0872931B1)中已知的那样。为了理解这种由单相的和多相的模块区段(在此例如第一汇流排区段和第二汇流排区段)形成的混合解决方案的电工技术上的优点,首先简要解释在一个相上的初始的干扰电弧(StSrlichtbogen)的故障情况中这两个类型的电的特性。在带有彼此无关地分别绝缘地布置在专属的罩壳中(即单相地封装)的三个相导体的第一类型的情况中,通过基于导体轴线相对于罩壳壁径向地形成干扰电弧,例如在第一相导体(例如R)和其相应的金属封装的罩壳之间产生干扰电弧。短路(接地故障(Erdschluss))不传播到其它相导体(例如S和T)上,而是保持单相直至进行保护切断或者罩壳壁失效。换句话说,在单相地封装的系统中,短路仅仅涉及一个相,而根据运行方式其它两个相还可用于传递功率。在带有三个共同地绝缘地布置在罩壳中(即三相地封装)的相导体的第二类型中,在干扰电流的情况中表现不同。出于优化的空间利用的原因,例如用于相R,S和T的三个相导体在汇流排的方向上观察典型地在等边的三角形中取向,该三角形的重心布置在大多柱形的罩壳的旋转轴线上。在例如在第一相导体(例如R)和金属封装的罩壳之间产生干扰电弧之后,在罩壳/汇流排壳中的绝缘气体可持续地被加热,直至其最终如此热,即其绝缘的效果失效并且可导电。结果,在带有三相的电弧的情况下在相之间产生击穿(Durchschlag),也称为相短路。在这种故障情况中,至少在干扰开始时在导体和位于地电势上的罩壳之间不产生电弧。如已经提及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的第三类型为第一和第二类型的混合形式。该混合形式的技术上的效果在于,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或其汇流排区段在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佐洛古伦桑切斯,A萨巴尼,M凯勒,T博利,
申请(专利权)人:ABB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