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699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1:32
内部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11)的、具有长度方向的平板状的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分别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设置电气串联连接的多个发电元件部(A)。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分别形成多个凹部(12)。各凹部(12)为周向封闭的四个侧壁和底壁所划分的长方体状凹陷。即,支承基板(10)中分别形成包围各凹部(12)的框体。在各凹部(12)埋设有对应的发电元件部(A)的燃料极(20)。这样,提供一种“横条型”的燃料电池的结构体,当支承基板受到外力时支承基板不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的结构体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有“内部形成有气体流路的不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多孔质的支承基板”、“相互分离地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基板的表面中多处的、由燃料极、固体电解质和空气极层叠的多个发电元件部”和“分别设置在I组或多组的相邻所述发电元件部之间的、电连接相邻的所述发电元件部的一方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内侧电极和另一方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外侧电极的具有电子传导性的I个或多个电连接部”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的结构体(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8-10691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8-226789号公报)。这样的构成也称为“横条型”。以下,关注支承基板的形状。日本专利特开平8-106916号公报记载的“横条型”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的结构体中,支承基板呈圆筒状。圆筒状的支承基板的表面(圆筒面)中,用于埋设燃料极的多个“环状沟”在轴向的多处分别形成(参照图3)。从而,支承基板中形成有“环状沟”的部分的外径变小。由此,该结构体为,在对支承基板施加弯曲方向或扭转方向的外力时,容易变形的结构。又,日本专利特开2008-226789号公报记载的“横条型”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诚龙崇久野俊明小田切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