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一种基于气隙磁导不变性的降低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控制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一般是偏重在控制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力波频率与定子模态频率的关系上;对于力极对数的影响,偏重在避免较少的力极对数;对于模态振型的影响,偏重于有影响的几种低阶次振型及振型阶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基于传统电磁噪声的产生机理,控制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米用机械振动学中控制一维振动的理论,造成对爪极电机电磁噪声的控制有时不准,有时会有较大误差,有时降低了电磁噪声而并不知道降低的真正原因,有时还会出现与上述控制电磁噪声的理论发生严重矛盾的情况。在分析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控制技术存在问题时,是认为气隙磁导在爪极电机运行过程中为保持不变。研究发现,汽车发电机爪极以悬臂梁方式在电磁激振力、旋转离心力复合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进而引起气隙磁导的变化;汽车爪极发电机由于气隙磁导的变化导致气隙磁密和电磁激振力的脉动,进而引起定子轭按不同模态振动是产生电磁噪声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如何克服汽车爪极发电机在电磁激振力、旋转离心力作用下的气隙磁导变化,以便进一步控制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的问题,迄今没有相关的公开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在不改变定子结构及电机外形安装尺寸的条件下,准确地控制其电磁噪声。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左半爪极和右半爪极的极尖部分分别开设有左半爪极环形槽和右半爪极环形槽,所述左半爪极环形槽和右半爪极环形槽处在完成装配的一对爪极转子的同一圆周位置上,在由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汽车爪极发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左半爪极(1)和右半爪极(3)的极尖部分分别开设有左半爪极环形槽(1a)和右半爪极环形槽(3a),所述左半爪极环形槽(1a)和右半爪极环形槽(3a)处在完成装配的一对爪极转子的同一圆周位置上,在由所述左半爪极环形槽(1a)和右半爪极环形槽(3a)构成的环形槽口中利用环氧无纬带进行缠绕形成对所述左半爪极(1)和右半爪极(3)进行径向限位的环氧无纬带缠绕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华,刘谋志,吕强,李佳庆,方勇,倪有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