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杆表面刮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42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金属制品表面氧化层的铝杆表面刮削机构,主轴固定在基座上,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刀盘,主轴与刀盘上均设置有轴承;刀盘内设置有刀轴,配重块锁紧在刀轴上;刀轴的输出端连接刀杆,刀片设置在刀杆的弹性开口上;刀盘中的皮带轮和皮带由档板紧固在基座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沿金属杆原来的表面状态跟踪刮削,并均匀的去除金属杆表面上的氧化层,并达到纯洁的表面状态。在刮削头内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自动进刀和自动退刀,适用于盘圆金属杆的连续表面处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去除金属制品表面氧化层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铝杆 表面刮削机构。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金属杆盘圆去除表面氧化层有几种办法①剥皮模。在带有 一定切削角度的剥皮模通过两端定位导向,在前端动力的牵引下,连续对金属 杆表面剥皮。②刷洗。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通过钢丝刷的旋转与金属杆接触 的摩擦,去除金属杆表面上的氧化层。③化学处理方法。根据不同金属杆,使 用不同的溶剂对金属表面进行一定时间的腐蚀,腐蚀后用清水洗净。前者的剥 皮模受金属杆不圆度、不直度的变化和引入损伤切削刃等因素的限制;用钢丝 刷刷洗,钢丝磨损较快,同时钢丝刷在刷洗过程中与金属杆磨擦,刷洗后的金 属杆表面产生静电,吸附粉尘,机械故障率高、噪声大;后者用化学处理方法, 污染环境,增加工序环节,同时对金属杆表面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利用常 规和金属切削原理,难于实现连续较薄的金属杆表面切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不断 的探索,提供了一种铝杆表面刮削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刮削金属杆表面氧 化层时,受金属杆本身结构的限制、机械故障率高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且 通过本技术减化了表面处理工艺程序,提高和保持了原有的金属组织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主轴固定在基座上,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刀盘,主轴与刀盘上均设置有轴承; 刀盘内设置有刀轴,配重块锁紧在刀轴上;刀轴的输出端连接刀杆,刀片设置 在刀杆的弹性开口上;刀盘中的皮带轮和皮带由挡板紧固在基座端面上。所述的刀轴设置在刀盘内,中心相对等圆的位置上。所述的刀盘内的轴承由孔用弹簧卡圈锁定。所述的主轴上的轴承由密封端盖锁紧在主轴的前端平面上,并与端面盖板 相配合,盖板与刀盘之间设置护圈,盖板由刀盘止口定位,在由固定螺柱和内 螺钉紧固。所述的皮带安装在刀盘的连体皮带槽中。 所述的主轴通过圆螺母及上档盖紧固锁紧在基座上。所述的刀轴由轴套限位,刀轴与刀杆之间设置分离圆弧式对开夹紧块,刀 杆上的刀片由内六角螺钉夹紧,松开紧固内六角螺钉可调整刀片的高度。所述的刀杆在刀盘内为相对方向,两个相对刀片的刮削刃在中心直线等圆 的位置。所述的刀盘上安装多把刮削刀具。本技术的优点效果如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圆盘铝杆的刮削实现了对金属杆表面跟踪式刮 削,从而克服了常规切削时金属杆不圆变、不直度对刀具的影响。因为本实用 新型在刮削过程中,刀具是随着金属的圆度和不直度的变化进行的,刮削的深 度为0.02 0.03mm左右,刀具在刮削过程中,由于刀具旋转,又带动刮削产生 一定的离心力,在实施过程中刮削在刀具切削刃上产生积削瘤,同时刃盘上的刀具在旋转时产生风量,对切削刃和金属杆表面进行了风冷降温,刀具本身也 吸收了热量。大部分热量被切削带走,从而在刮削过程中,金属无过热产生氧 化,金属杆在前动力的牵引下通过本刮削机构,刮削后的金属杆表面处于纯净 的金属表面状态。表面光亮、无遗留的氧化层,金属杆在运行通过本技术刮削时,平稳、无噪声、无震动。刮削通过安全罩导槽排入料箱中;另外,护圈旋动覆盖限位螺钉调整孔,可防止灰尘进入刀盘内。同时,本技术通沿金属杆原来的表面状态跟踪刮削,并均匀的去除金 属杆表面上的氧化层,并达到纯洁的表面状态。在刮削头内部机构的作用下, 实现自动进刀和自动退刀,适用于盘圆金属杆的连续表面处理。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基座内通过皮带、轴承的作用使刀盘在主轴上旋转,形成了主轴固定,刀 盘放置的结构形式,使得主轴内孔与通过的金属杆不产生相对摩擦和干涉现象。 在刀盘内,中心相对等圆的位置上的两个刀轴相连配重块,同时刀轴又是两个 刀杆转动的支点,刀杆以刀轴为半径中心,由于刀盘旋转时配重块向外作离心 运动。配重上的刀轴连接刀杆刀具向反方向圆心作摆动的轨迹运动,在静止状 态下,由于弹簧的作用,推动配重块使刀杆刮削刀离开刀盘中心一定的距离, 当刀盘顺时针旋转时,配重块产生离心力克服弹簧,合弹簧收缩,刮削刀与被 刮削的金属杆表面逐渐接触到一定可控制的深度。可始终保持这个刮削所需要 的深度,金属杆向前的运动是通过动力牵引实现的,金属杆表面的刮削力与配 重块的离心力,是处于平衡状态,在工作时配始终带动刀轴上的刀杆,刀具对 金属的刮削力自动调整,同时通过一个圆盘上的调整螺钉来控制配重最大的摆 动距离。这种利用旋转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适用盘圆金属杆表面处理,同时 也适直线金属杆的表面处理。本金属杆表面刮削机是充分利用机件在旋转过程 中,自然产生的离力和弹簧的有效作用力,用于盘圆金属和直线金属杆表面刮 削式处理氧化层。大大减化了表面处理艺工程序,并提高和保持了原有的金属 组织状态,它最大的特点是开始进刀刮削或在刮削过程中,无打刀和冲击现象, 并且刮削刀具和金属杆表之间不产生热量,从而防止了刮削的表面不从新产生 氧化现象,本说明书以装夹两把刀具刮削为利,根据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 形式,不同的材质和金属杆外径尺寸,也可在刀盘上安装多把刀具刮削,从面 扩大了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六角螺钉,2、圆螺母,3、上档盖,4、主轴,5、基座,6、 弹簧卡圈,7、皮带,8、挡板,9、轴套,10、护圈,11、刀盘,12、紧定螺钉, 13、配重块,14、刀轴,15、对开紧固块,16、刀杆,17、螺钉,18、刀片, 19、封闭端盖,20、盖板,21、轴承,22、螺柱,23、内六角螺钉,24、定位 块,25、弹簧,26、限位螺钉,27、内六角螺钉,28、轴承,29、机床台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在机床台面29上,由四个六角螺钉l,紧固刮削头基座5; 主轴4通过圆螺母2及上档盖3紧固锁紧在基座5上;主轴4的一端连接有刀盘11,主轴4与刀盘11上均设置有轴承,主轴4上的轴承28由密封端盖19锁 紧在主轴4的前端平面上,并与端面盖板20相配合,盖板20与刀盘11之间设 置护圈IO,护圈10旋动覆盖限位螺钉26调整孔,防止灰尘进入刀盘内;盖板 20由刀盘11止口定位,在由固定螺柱22和内螺钉23紧固;刀盘ll内的轴承 21由孔用弹簧卡圈6锁定;刀盘11内的中心相对等圆位置上设置有刀轴14, 配重块13通过紧定螺钉12锁紧在刀轴14上;刀轴14由轴套9限位,刀轴14 的输出端与刀杆16之间设置分离圆弧式对开夹紧块15,刀片18设置在刀杆16 的弹性开口上,刀杆16上的刀片18由内六角螺钉17夹紧,松开紧固内六角螺 钉17可调整刀片18的高度;刀杆16在刀盘11内为相对方向,两个相对刀片 18的刮削刃在中心直线等圆的位置;刀盘11中的皮带轮和皮带7由挡板8紧固 在基座5端面上,皮带7安装在刀盘11的连体皮带槽中。 所述的刀盘上安装多把刮削刀具。 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所限制,以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铝杆表面刮削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轴(4)固定在基座(5)上,主轴(4)的一端连接有刀盘(11),主轴(4)与刀盘(11)上均设置有轴承;刀盘(11)内设置有刀轴(14),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杆表面刮削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轴(4)固定在基座(5)上,主轴(4)的一端连接有刀盘(11),主轴(4)与刀盘(11)上均设置有轴承;刀盘(11)内设置有刀轴(14),配重块(13)锁紧在刀轴(14)上;刀轴(14)的输出端连接刀杆(16),刀片(18)设置在刀杆(16)的弹性开口上;刀盘(11)中的皮带轮和皮带(7)由挡板(8)紧固在基座(5)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利高扬朱启桐
申请(专利权)人:傅氏国际大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