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424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碳纳米管分散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将500目铜网浸入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再取出,干燥后制得由铜网支撑的碳纳米管薄膜,使其与铜网分离,制得所需的碳纳米管薄膜;步骤二,将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管式炉中,充入氩气,在600℃下处理50min,通入硅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测微天平精确测量碳纳米管薄膜沉积前后的质量,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沉积的时间、硅烷的分压和流速来控制Si的沉积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其工艺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应于大规模的生产;制备的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容量高、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具体是一种碳纳米管一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各种负极材中,常规石墨材料容量较小,在高容量,大功率场合存在安全隐患;硅复合材料能够改善石墨材料的缺陷,但现有复合方法工艺较杂,成本高,不适用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超声分散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然后将500目铜网,浸入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再取出,60°C下干燥后制得由铜网支撑的碳纳米管薄膜,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去表面活性剂,使其与铜网分离,将浮在水面的碳纳米管薄膜取出干燥,即制得所需的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悬浮液中,碳纳米管的浓度为I. 6mg/mL, SDBS的浓度为10mg/mL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管式炉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将管式炉抽真空,再充入氩气,然后将碳纳米管薄膜在600°C下处理50min,再通入硅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硅烷的含量为2%体积比,流速为50mL/min ;通过测微天平精确测量碳纳米管薄膜沉积前后的质量,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沉积的时间、硅烷的分压和流速来控制Si的沉积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娃复合负极材料,其工艺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应于大规模的生产;制备的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容量高、安全性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经过以下步骤一、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超声分散30min,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然后将500目铜网,浸入碳纳米管悬浮液中,5min后将其取出,60°C下干燥后就制得了由铜网支撑的碳纳米管薄膜,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去表面活性剂,使其与铜网分离,将浮在水面的碳纳米管薄膜取出干燥,即制得所需的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的浓度为I. 6mg/mL, SDBS的浓度为10mg/mL。超声分散的功率为200W。二、碳纳米管-Si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步骤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管式炉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Si复合负极材料。首先将管式炉抽真空,再冲入氩气,然后将碳纳米管薄膜在600°c下处理50min,再通入硅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硅烷的含量为2%(体积比),流速为50mL/min(标况下),整个化学气相沉积时间为30min。通过测微天平精确测量碳纳米管薄膜沉积前后的质量,测微天平的精确度为0. I u g。可以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沉积的时间、硅烷的分压和流 速来控制Si的沉积量。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超声分散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然后将500目铜网,浸入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再取出,60°C下干燥后制得由铜网支撑的碳纳米管薄膜,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去表面活性剂,使其与铜网分离,将浮在水面的碳纳米管薄膜取出干燥,即制得所需的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悬浮液中,碳纳米管的浓度为I. 6mg/mL, SDBS的浓度为10mg/mL ;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管式炉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将管式炉抽真空,再充入氩气,然后将碳纳米管薄膜在600°C下处理50min,再通入硅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硅烷的含量为2%体积比,流速为50 mL/min ;通过测微天平精确测量碳纳米管薄膜沉积前后的质量,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沉积的时间、硅烷的分压和流速来控制Si的沉积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碳纳米管分散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将500目铜网浸入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再取出,干燥后制得由铜网支撑的碳纳米管薄膜,使其与铜网分离,制得所需的碳纳米管薄膜;步骤二,将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管式炉中,充入氩气,在600℃下处理50min,通入硅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测微天平精确测量碳纳米管薄膜沉积前后的质量,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沉积的时间、硅烷的分压和流速来控制Si的沉积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其工艺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应于大规模的生产;制备的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容量高、安全性好。文档编号H01M4/38GK102983311SQ2012104717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崔立峰, 李奇峰, 王辉, 杨克涛 申请人:江苏科捷锂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超声分散形成碳纳米管悬浮液,然后将500目铜网,浸入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再取出,60℃下干燥后制得由铜网支撑的碳纳米管薄膜,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去表面活性剂,使其与铜网分离,将浮在水面的碳纳米管薄膜取出干燥,即制得所需的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悬浮液中,碳纳米管的浓度为1.6mg/mL,SDBS的浓度为10mg/mL;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管式炉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硅复合负极材料:将管式炉抽真空,再充入氩气,然后将碳纳米管薄膜在600℃下处理50min,再通入硅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硅烷的含量为2%体积比,流速为50?mL/min;通过测微天平精确测量碳纳米管薄膜沉积前后的质量,通过控制化学气相沉积的时间、硅烷的分压和流速来控制Si的沉积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峰李奇峰王辉杨克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捷锂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