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自发光器件,当电荷被注入到空穴注入电极(阳极)和电子注入电极(阴极)之间的有机膜时,电子和空穴结合并随后湮灭,因而产生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亮度、宽视角等特性,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在单色显示、白光调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团队从材料合成和器件优化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综合性能以期满足产业化的需要,三价铱配合物因为具有发光效率高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而被学术界和产业界视为理想的绿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例如,2008年日本山形大学的Junji Kido等人采用具有绿色发射的铱配合物Ir(ppy)Jt为发光材料,通过掺杂的方法制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显示非常理想的绿色发光并且也获得了较高的最大发光效率,但是,不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导致器件的效率衰减较快、工作电压较高,从而不利于提高器件的亮度和工作寿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1年,南京大学的郑佑轩等人通过修饰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有阳极层;在所述阳极层上有空穴主导发光层,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由绿色有机发光材料掺杂在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空穴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0%~12.0%,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在所述空穴主导发光层上有电子主导发光层,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由绿色有机发光材料掺杂在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中形成,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占所述电子型有机主体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7.0%~15.0%,所述绿色有机发光材料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在所述电子主导发光层上有阴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张洪杰,邓瑞平,冯婧,宋明星,郝召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