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光纤的熔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护装置包括可扣合并在扣合后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熔接处的光纤容置空间且在未扣合时仍连为一体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或可折合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扣合后形成主体结构,所述光纤保护装置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主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该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简单可手工操作,安装后可以重复开启进行返修,且在光纤保护装置的主体结构始终是连接为一体的,不容易遗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网络的铺设日渐普及,对光纤线路的维护和故障修复显得越发重要,当光纤断线或故障需要进行抢修时,需要对接续后的光纤进行保护。现有的光纤保护装置如图I和图2所示,该光纤保护装置包括上壳91和下壳92,上壳91和下壳92分别设置有扣孔911和卡部921,卡部921扣合于扣孔911中使得上壳91和下壳92配合成一体并形成容置光纤700的保护空间,熔接好的光纤700在其熔接处套上一层套管701并将其放入上壳91和下壳92之间的保护空间内,合上上壳91和下壳92,通常在还需要外部附加锁紧结构对上壳91和下壳92进一步锁紧,如在该光纤保护装置的两端均用骑马钉93将上壳91和下壳92锁紧。该光纤保护装置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一些附带的五金件(如骑马钉93),而这些五金件通常较小,在手工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遗失这些五金件,这些小五金件的作用主要是将熔接好的光缆和保护装置锁紧在一起,在操作时要通过专门的工具(如钳子)才可以强行铆压进去,而且这些铆压进去的小五金件很难取下来,导致保护装置无法重复开启使用,强行取下这些小五金件会导致保护装置整体被破坏而不可用。而且该保护装置的尾端没有软质保护部件,在操作或移动过程中容易把光缆内作用石英纤芯折断或过度折弯造成信号传输损耗严重;而且该光纤保护装置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用结构,无法让保护座固定在墙上或机箱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光纤保护装置安装复杂无法手工操作和安装后无法重新开启的缺陷提出一种光纤保护装置,该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简单可手工操作,安装后可以重复开启进行返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纤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光纤的熔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护装置包括可扣合并在扣合后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熔接处的光纤容置空间且在未扣合时仍连为一体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或可折合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扣合后形成主体结构,所述光纤保护装置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主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卡合部和分别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两端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卡合部和分别在所述第二卡合部两端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组成所述光纤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组成完整的螺纹结构,所述螺帽与所述螺纹结构配合。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主体具有抵持所述第一配合面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及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其中一个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凸起,其中之另一个形成有相对应于所述定位凸起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收容于所述定位凹槽。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二螺纹部远离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光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容置于所述螺帽。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具有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光纤保护装置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卡持于所述螺帽的出线端。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用于检查所述光纤熔接处是否熔接正常。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二主体设置有开启凹槽。在上述的光纤保护装置中,所述螺帽设置有条状凸起。实施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简单可手工操作,安装后可以重复开启进行返修,且在光纤保护装置的主体结构始终是连接为一体的,不容易遗失。另外,在光纤保护装置的尾端设置有保护套,可以用于保护光纤的石英纤芯,在光纤保护装置还设置有安装结构,可以用于固定光纤。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中光纤保护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纤保护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光纤保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主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3中保护套和螺帽的连接处的剖切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护套的弯曲示意图;图8为图3中螺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a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第一步骤示意图;图9b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第二步骤示意图;图9c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第三步骤示意图;图9d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安装第四步骤示意图;图9e本专利技术光纤保护装置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3至图5,该光纤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主体100、第二主体200、螺帽500和保护套600,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00和第二连接部400,第一连接部300和第二连接部400可折合地连接,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710和第二容置空间720,当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合为一体时,第一容置空间710和第二容置空间720共同构成光纤容置空间。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扣合后形主体结构,螺帽500与该主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具体而言,第一主体100包括第 ^合部110和在第 ^合部110两端延伸的第一螺纹部120,第一卡合部110和第一螺纹部120均整体成半圆柱形,第一螺纹部120的外 径小于第一卡合部110,第一螺纹部120与第一卡合部110同轴,在第一主体100的下侧开设有半圆柱形的第一容置空间710,第一容置空间710与第一卡合部110的外圆同轴,第一主体100还包括设置于其下侧的第一配合面130,在第一配合面13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3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31位于第一^^合部110处。进一步而言,第一主体100还包括在第一螺纹部120远离第一卡合部110的一端延伸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40,第一夹持部140为横截面为弓形的柱体,第一夹持部140的外缘与第一螺纹部120的外缘位于同一圆柱面,第一夹持部140还包括第一夹持面142,第一夹持面142位于第一夹持部140的下侧,第一夹持部14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141。具体而言,第二主体200包括第二卡合部210和在第二卡合部210两端延伸的第二螺纹部220,第二卡合部210和第二螺纹部220均整体成半圆柱形,第二螺纹部220的外径小于第二卡合部210,第二螺纹部220与第二卡合部210同轴,在第二主体200的上侧开设有半圆柱形的第二容置空间720,第二容置空间720与第二卡合部210的外圆同轴,第二主体200还包括设置于其上侧的第二配合面230,在第二配合面230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31相适应的定位凹槽231。通过定位凸起131和定位凹槽231可以实现第一主体100和第二主体200的精确配合。进一步而言,第二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保护装置,用于保护光纤的熔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保护装置包括可扣合并在扣合后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熔接处的光纤容置空间且在未扣合时仍连为一体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或可折合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扣合后形成主体结构,所述光纤保护装置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主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佳,张程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