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包括直线导轨、两个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根拉簧、一个光纤固定块、一个底座、一个转轴、一个转轴固定块、一块光纤压块、固定座,固定座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并能移动,底座安装在固定座上,光纤固定块固定在固定座外侧上,转轴通过转轴固定块安装在底座上,光纤压块放置在转轴固定块上并固定,拉簧一端钩住固定在固定座外侧的支架上,另一端钩住固定在直线导轨端部的支架上。光纤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轴在凹槽内做一定角度旋转运动,光纤头固定在光纤固定块上,边转光纤转轴边拉紧光纤,从而达到多根光纤通过旋转装置并拢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是激光行业进行光纤耦合的一种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行业的发展,光纤耦合器作为一种无源器件在光纤行业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熔融拉锥法制作光纤耦合器,这就需要多根光光纤以一定的方式靠拢,传统的靠拢装置,比如制作2x2,3x3器件,主要采取打搅或者平行推紧的方法使得几根光纤彼此相切,但对于制作3根或者3根以上的方法,传统的方法难于解决彼此根根相切,并且光纤彼此之间应力均匀,此技术就是针对这一需求,特别制作的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精密凹槽和旋转使多根光纤紧密相切并拢,然后拉锥多根光纤耦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包括直线导轨、两个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根拉簧、一个光纤固定块、一个底座、一个转轴、一个转轴固定块、一块光纤压块、固定座,固定座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并能移动,底座安装在固定座上,光纤固定块固定在固定座外侧上,转轴通过转轴固定块安装在底座上,光纤压块放置在转轴固定块上并固定,拉簧一端钩住固定在固定座外侧的支架上,另一端钩住固定在直线导轨端部的支架上。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凹槽,使光纤规则排列。本技术的两个光纤压块可以随光纤转轴一起转动但改变光纤压块的摆放方向后可以使转轴与转轴固定块之间保持所旋转的角度不变,光纤头自由摆放在光纤固定块上理顺后固定防止光纤发生横向位移,转轴上的凹槽摆放光纤后再用光纤压块固定防止光纤发生纵向位移,控制直线导轨左右运动拉直光纤,旋转两个光纤转轴一定的角度实现多根光纤的并拢,再用光纤压块压紧光纤,使拉锥过程中旋转角度保持不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4分别为本技术合束3、7、19根光纤剖面示意图;图5、图6、图7分别为本技术合束4、9、16根光纤剖面示意图;图8为使用本技术进行光纤融拉加热示意图;图9a为19根光纤通过本技术的融拉后的光纤端面图;图9b为3根光纤通过本技术的融拉后的光纤端面图;图9c为7根光纤通过本技术的融拉后的光纤端面图;图9d为9根光纤通过本技术的融拉后的光纤端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包括直线导轨I、两个旋转机构,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直线导轨I上;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根拉簧2、一个光纤固定块3、一 个底座4、一个转轴5、一个转轴固定块6、一块光纤压块7、固定座8,固定座8安装在直线导轨I上并能移动,底座4安装在固定座8上,光纤固定块3固定在固定座8外侧上,转轴5通过转轴固定块6安装在底座4上,光纤压块7放置在转轴固定块6上并固定,拉簧2 —端钩住固定在固定座8外侧的支架上,另一端钩住固定在直线导轨I端部的支架上;所述的转轴5上设有凹槽。如图3所示,多根光纤9 一般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光子晶体光纤、保偏光纤中的一种或这些光纤的组合。例如,多根光纤为7根105/125 NA=O. 22多模光纤,该光纤涂覆层直径为245um+/-10um。如图3所示,光纤转盘5上的等腰梯形凹槽为上底2460um、下底820um、高1420um,保证光纤能够规则放置在光纤转盘上,并且不能轻易松动。该组合一般可以用来制作7x1功率合成器。再如,多根光纤,外围6根为105/125 NA=O. 22多模光纤,中间一根为HI1060单模光纤。或者外围6根为200/220 NA=O. 22多模光纤,中间一根为20/400 NA=O. 06/0. 46双包层光纤。该组合一般可以用来制作(6+1) Xl合束器。再如,多根光纤可以为多根20/400 NA=O. 06/0. 46双包层光纤。该组合可以用来制作激光合束器。如图2、图4、图5、图6、图7多根光纤分别是3根、19根、4根、9根、16根光纤,本技术的结构可以保证多根光纤能够对称组合在一起,并且彼此之间应力均匀。应当理解,多根光纤可以是大于I根光纤的各种组合。如图I所示,多根光纤9在中间剥除一段涂覆层,比如20mm-40mm,用酒精或者丙酮擦拭干净,两边放于转轴5上的凹槽中。左右两边的光纤上加光纤压块7,调节光纤压块7摆放方向使左右两边的转轴5和转轴固定块6保持角度不变,保证光纤固定不动。因为精密的凹槽设计和控制直线导轨运动的一致性,所以多根光纤根根应力均匀。待多根光纤9,根根平行后,改变一端的光纤压块7的方向再旋转转轴5,由于转轴5与转轴固定块6,刻有刻度线,可以保证每次旋转的角度一致,可以保证每次操作重复性一致。一般旋转角度,根据两边平台之间的距离而定。待旋转后,通过改变两边光纤压块7的方向,使光纤固定。通过适当向两边拉固定座8在直线导轨I上运动,绷直光纤,再把光纤头固定在光纤固定块3上。如图8所示,多根光纤旋转准备好后,通过加热装置10,在光纤剥除窗口加热,该加热装置可以为氢氧火焰、石墨、钨丝、激光、电弧或电阻丝,温度一般可以达到1000-3200度。两边拉伸装置在加热的同时做相应移动,保证拉伸完后,达到设计的拉伸指标。图9a、图%、图9c、图9d分别为利用本技术融拉的19根光纤、3根光纤、7根光纤、9根光纤产品的端面图,可以看出,每根光纤均匀分布,光纤彼此之间结合度很好。权利要求1.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包括直线导轨(I)、两个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直线导轨(I)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根拉簧(2 )、一个光纤固定块(3 )、一个底座(4 )、一个转轴(5 )、一个转轴固定块(6 )、一块光纤压块(7)、固定座(8),固定座(8)安装在直线导轨(I)上并能移动,底座(4)安装在固定座(8)上,光纤固定块(3)固定在固定座(8)外侧上,转轴(5)通过转轴固定块(6)安装在底座(4)上,光纤压块(7)放置在转轴固定块(6)上并固定,拉簧(2) —端钩住固定在固定座(8)外侧的支架上,另一端钩住固定在直线导轨(I)端部的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上设有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包括直线导轨、两个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一根拉簧、一个光纤固定块、一个底座、一个转轴、一个转轴固定块、一块光纤压块、固定座,固定座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并能移动,底座安装在固定座上,光纤固定块固定在固定座外侧上,转轴通过转轴固定块安装在底座上,光纤压块放置在转轴固定块上并固定,拉簧一端钩住固定在固定座外侧的支架上,另一端钩住固定在直线导轨端部的支架上。光纤通过本技术的转轴在凹槽内做一定角度旋转运动,光纤头固定在光纤固定块上,边转光纤转轴边拉紧光纤,从而达到多根光纤通过旋转装置并拢的目的。文档编号G02B6/255GK202758093SQ20122038849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根光纤合束装置,包括直线导轨(1)、两个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直线导轨(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宏,戴立伟,曹丛绘,闫大鹏,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