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罩耐压测试装置,它包括压头、支撑座、底座;压头内设有上腔和出气孔,上腔和出气孔连通,支撑座内设有下腔,底座内设有进气孔I;进气孔I、下腔、上腔三者连通;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压头位于支撑座上方,在上腔和下腔之间放置试样,试样的泡罩置于上腔或下腔内,进气孔I通过管路与气源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在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并公开了两种测试方法,一种为破裂模式,一种是蠕变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药品泡罩耐压程度的检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技术背景药品泡罩是由两层包装材料热合而成,一面加热吸塑,鼓起泡罩,包装药品。泡罩作为一种常用的药品包装形式,对其耐压强度有严格要求。为了达到理想的包装效果,必须充分了解其耐压性能。由于泡罩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市场上一直没有专门检测泡罩耐压程度的设备和夹具,我们也就无从得知泡罩的耐压指标,这种检测空白给医药包装质量带来隐患,盲目使用包装材料作药品泡罩,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它具有准确检测药品泡罩耐压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罩耐压测试装置,它包括压头、支撑座、底座;压头内设有上腔和出气孔,上腔和出气孔连通,支撑座内设有下腔,底座内设有进气孔I;进气孔I、下腔、上腔三者连通;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压头位于支撑座上方,在上腔和下腔之间放置试样,试样的泡罩置于上腔或下腔内,进气孔I通过管路与气源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在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腔、下腔、进气孔I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试样的凸起面和非凸起面之间为封闭空腔,试样朝向下腔的一面打孔形成进气孔II。所述底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密封圈I,所述支撑座与试样之间设有密封圈II。所述支撑座通过连接元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连接元件为螺钉或螺栓。所述管路包括管I、管II和管III,其中,管I与进气孔I连接,管II与管I连通, 管II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另一端设有放气阀,管II与管III连通,管III上依次设有流量调节阀、截止阀和调压阀,调压阀与气源连接。基于一种泡罩耐压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试样的凸起面或非凸起面打孔形成进气孔II ;步骤二 将试样固定在支撑座和压头之间,带有进气孔II的一面朝向下腔,压紧试样, 并用密封圈II密封;步骤三利用气源向泡罩内充气,压力传感器实时感应气体的压强变化;步骤四试样破裂,气体由试样破裂处进入上腔,通过出气孔排出上腔;步骤五根据压力传感器记录的压强值确定破裂强度,即压力传感器记录到的试样内压强最大值,为破裂强度。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为(3-1)关闭放气阀;(3-2)打开管III上的各阀;(3-3)气源内气体沿管路依次进入进气孔I、支撑座的下腔;(3-4)在下腔内,气体由试样的进气孔II进入试样,由压力传感器感应试样内压强变化。基于一种泡罩耐压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试样的凸起面或非凸起面打孔形成进气孔II ;步骤二 将试样固定在支撑座和压头之间,带有进气孔II的一面朝向下腔,压紧试样, 并用密封圈II密封;步骤三利用气源向泡罩内充气,压力传感器实时感应气体的压强变化;步骤四当泡罩内的压强达到设定值,关闭管路上的所有阀,停止充入气源;步骤五根据试样能否维持设定压力到规定时间,以此判定试样的耐压性。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为(3-1)关闭放气阀;(3-2)打开管III上的各阀;(3-3)气源内气体沿管路依次进入进气孔I、支撑座的下腔;(3-4)在下腔内,气体由试样的进气孔II进入试样,由压力传感器感应试样内压强变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I.实现了对药品泡罩耐压程度的检测。2.结构简单。3.操作方便。4.本专利技术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跟踪监测试样内压强变化,准确检测药品泡罩的耐压性,解决了医药包装质量带来的隐患。5.在压头和支撑座之间和在支撑座与底座之间设有密封圈,增强了本专利技术测试装置的密封性,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6.在管道上设有各阀,可以控制气源进入试样气体的通断、流量及压强。7.出气孔与上腔连通,有利于气体及时从装置中排出,进一步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结构图;图3为药品泡罩的结构图。其中,I.调压阀,2.截止阀,3.压力传感器,4.管I,5.底座,6.密封圈I,7.支撑座,8.下腔,9.试样,10.凸起面,11.上腔,12.压头,13.出气孔,14.非凸起面,15.密封圈 II,16.连接元件,17.进气孔I,18.管II,19.放气阀,20.管III,21.流量调节阀,22.进气孔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实施例I:一种泡罩耐压测试装置,它包括夹具、压力传感器3、管路,所述夹具包括压头12、支撑座7、底座5,压头12内设有上腔11和出气孔13,支撑座7内设有下腔8,底座5内设有进气孔117 ;支撑座7通过连接元件16固定到底座5上,压头12位于支撑座7上方,试样9置于压头12和支撑座7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3通过管路接到进气孔117。所述连接元件16为螺钉或螺栓。所述底座5、支撑座7、压头12位置配合,上腔11、下腔8、进气孔117的中心线重八口 ο所述试样9的凸起面10和非凸起面14之间为封闭空腔,试验时,试样9的凸起面 10打孔形成进气孔1122。所述底座5与支撑座7之间设有密封圈16,所述支撑座7与试样9之间设有密封圈 1115。所述管路包括管14、管1118、管11120,管14接到夹具上,管1118连接管14与管 11120,管III20接到气源上。管1118的两端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3和放气阀19。管III20 上设有流量调节阀21、截止阀2、调压阀1,控制管路内气流的通断、压强及流量。一种泡罩耐压测试方法——破裂模式,其过程为步骤I,固定试样9固定试样9前,将试样9的凸起面10打孔形成进气孔1122,将试样9固定在支撑座7 和压头12之间,带有进气孔1122的一面朝向下腔8,压紧试样9,并用密封圈1115密封。步骤2,充入气源关闭放气阀19,打开管III20上的调压阀I、截止阀2、流量调节阀21,气源内气体沿管路依次进入进气孔117、支撑座7的下腔8。在下腔8内,气体由试样9的进气孔1122进入试样9,由压力传感器3感应试样9内压强变化。步骤3,试样9破裂,记录数值压力传感器3实时感应气体的压强变化,随着气体不断进入泡罩,泡罩内压强增大。当试样9破裂时,气体由试样9破裂处进入上腔11,通过出气孔13排出上腔11。步骤4,分析破裂强度压力传感器3记录到的试样9内压强最大值,即为破裂强度。一种泡罩耐压测试方法——螺变模式,其过程为步骤I,固定试样9固定试样9前,将试样9的凸起面10打孔形成进气孔1122,将试样9固定在支撑座7 和压头12之间,带有进气孔1122的一面朝向下腔8,压紧试样9,并用密封圈1115密封。步骤2,充入气源关闭放气阀19,打开管III20上的调压阀I、截止阀2、流量调节阀21,气源内气体沿管路依次进入进气孔117、支撑座7的下腔8。在下腔8内,气体由试样9的进气孔1122进入试样9,由压力传感器3感应试样9内压强变化。步骤3,停止充气,保压测试当泡罩内压强达到设定值,关闭所有阀,停止充入气源;设定保压时间,试样9进入保压状态,开始保压测试。步骤4,分析耐压性保压测试过程中,看试样9能否维持设定压力到规定时间,以此判定试样9的耐压性。实施例2 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试样9的非凸起面14打孔形成进气孔1122,并将试样9的非凸起面14改为朝下腔8放置,测凸起面10的耐压强度。如图3所示,为药品泡罩的结构图。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罩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压头、支撑座、底座;压头内设有上腔和出气孔,上腔和出气孔连通,支撑座内设有下腔,底座内设有进气孔I;进气孔I、下腔、上腔三者连通;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压头位于支撑座上方,在上腔和下腔之间放置试样,试样的泡罩置于上腔或下腔内,进气孔I通过管路与气源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在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允中,王元明,王晓言,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