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区环境参数快速定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161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火区环境参数快速定量监测装置,该快速定量监测装置包括红外温度传感装置,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后部连接有钻孔快速密封装置,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后端连接有检测装置,软管一端与空心钢管后端相连,软管另一端与检测装置内的气室进口相连,钻孔快速密封装置的前固定端与套在空心钢管外面的花管后端相连,膨胀胶囊设在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之间,固定端内设有带固定轴的轴承,固定轴与空心钢管间通过外螺纹连接,旋转盘在后固定端后面通过外螺纹与空心钢管相连。适用于监测煤矿井下火区的温度及多种指标性气体的浓度,工艺简单,检测气体全面,监测参数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火区环境参数监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发生火灾,在直接灭火无效时,需要对井下巷道或采空区进行密闭从而形成火区。及时掌握火区情况对火灾治理措施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火区内温度及H2、02、CO、CH4, C2H2, C2H4等气体浓度是判断火区状态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快速、 可靠的监测火区环境参数一直是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火区环境监测方法主要有钻孔取样和束管监测等方法。前者是向火区打钻孔,通过埋设在钻孔内的管路人工采集气样并测量其温度,之后运用地面的色谱仪分析气体组分及浓度,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①所测气样温度为钻孔孔口附近气体温度,不能代表火区的实际温度;②人工采集和运送气样至井上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漏气,导致地面分析的气样不一定为原始火区气样;③不能在井下同时得到火区的温度及气体浓度,影响参数的可靠性。后者则是利用预先埋在火区的束管,通过地面气泵及色谱仪等采集并分析气样,但该方法存在管线较长、维护工作量大、管路易漏气或堵塞等问题,且不能监测温度,无法实现气体浓度及温度一体化监测。参考资料一种煤矿井下移动式气体束管采样监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火区环境参数快速定量监测装置,该煤矿火区环境参数快速定量监测装置包括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后部连接有钻孔快速密封装置,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后端连接有检测装置,红外温度传感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导线,红外温度传感器镶嵌在空心钢管顶部,空心钢管前部设有筛孔,空心钢管后端设有外螺纹,软管一端与空心钢管后端相连,软管另一端与检测装置内的气室进口相连,导线位于空心钢管和软管内,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检测装置相连;钻孔快速密封装置包括前固定端、膨胀胶囊、后固定端、轴承、固定轴及旋转盘螺,前固定端与套在空心钢管外面的花管后端相连,膨胀胶囊设在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之间,后固定端内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宝宋小林洪克宽李建龙李海鉴宋国正杨磊胡胜勇史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