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97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介质运载管路上的快速联接件。该快速联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的塞体和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的接收体,该接收体与该塞体联接一起,其中导电接触衬套被安装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该导电接触衬套与该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联接位置中接触塞体的接触唇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接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释放地联接介质运载管路的末端的一种联接件,其例如机动车辆中的软管。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在2011年9月5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号102011053260.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为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在此被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快速联接件,例如快速连接器,可被用于连接机动车辆中两个管路的末端。快速联接件可具有能够轴向插入外零件的内零件,当配合时其与外部零件接合。这种快速联接件可被用于机动车辆的构造中,从而将燃料管路接合在一起或者将燃料管路接合至形成在燃料容器或者燃料分配器上或者附接其上的塞体。这些连接器能够被简单的手持、轻易的安装并且塞体接合在联接外壳内之后密封连接。然而,为了便于拆卸和/或修理,联接还可被配置为在接合之后被释放。某些类型的快速连接器在SAEJ2044中示出。然而,燃料在燃料管路中的流动可产生静电电荷。燃料管路中的静电电荷增加了燃料管路或车辆其他不期望位置中的燃料点燃的可能性,由此降低车辆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这种电荷能被电转移,在燃料供给系统中,燃料流动中的部件或完成的装配件可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被连接至车辆接地。这可通过电线或直接连接至车辆接地而实现。在这种示例中,车辆底盘和管路系统的部件可以处于相同电势并且因此降低了电荷的积累。结果,特别是在将独立的燃料管路彼此连接或将其连接至系统部件的点处,可期望阈值量的电传导从而降低电荷积累的可能性。由于制造公差和其他设计目的(例如,低插入力),所以快速联接件中的塞体可能不与外壳或接收体直接机械接触。此外,绝缘件可被包括在快速联接件中,由此降低(例如,禁止)快速联接件中一些部件之间的电力传送。因此,在先前的快速联接件中,可能需要相对高的电压来桥接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空隙。已经做出使用接收体中的传导性的O型环来协助电力传送的尝试。然而,传导性的O型环成本较高并且具有较大的材料阻力以及其他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先前描述的方法的缺点。因此在一个方法中,提供了用于可释放连接运载介质的管路或软管的末端的快速联接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管路。快速联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上的塞体和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上的接收体,所述接收体与塞体联接一起,其中导电接触衬套被设置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导电接触衬套与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联接位置中接触塞体的接触唇边。传导性接触衬套提供了与接收体连接的塞体的较低的电接触阻力并且因此保证了由快速联接件连接的管路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以此方式,静电电荷可在快速联接件中被转移和/或降低。结果,快速联接件的安全性由于静态电荷的降低而被升高。此外,塞体被可释放地联接至接收体,从而允许当期望时,例如在维护和/或修理期间,接收体可与塞体断开和再次连接。本说明书的以上优点和其他优点以及特征将在单独或结合附图时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得明显。应理解以上概要用来以简化的形式引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说明的选择性概念。其并不打算指明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或重要特征,其范围仅由权利要求唯一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以上或者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示出示例快速联接件的侧向截面示图;并且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快速联接件的放大示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说明了用于可释放地连接运载介质的管路或软管的末端的快速联接件,在一些示例中具体为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燃料管路。如在此描述的,介质可以是流体,例如燃料(例如,汽油、醇类、柴油、生物柴油等)、气体(例如,空气、天然气等)、蒸气(例如,燃料蒸气,水蒸汽)等。快速联接件可具有塞体和接收体,其中每一个被联接(例如,安装)至管路的末端并且能被介质密封/紧密(tight)地联接一起,其中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设置有与接收体导电连接的导电衬套,衬套或环具有接触唇边,该接触唇边具有从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联接位置中接触塞体的接触唇边。接触衬套可以是接触环。接触唇边保证塞体和接收体在连接位置中的可靠、导电连接。由此,穿过塞体和接收体的电阻由于塞体和接收体经由接触唇边彼此接触而被显著降低。在这个示例中,接触唇边不被快速联接件的设计公差限制。因此,接触阻力基本不被快速联接件的制造公差影响。如果期望,导电接触唇边可由挠性材料制成,因此在将塞体插入接收体的过程中,它能够在塞体的推入力的一定限制下挠性地弯曲,具体是在插入过程中作用在接触唇边上的推入力的分量。如果期望,不管快速联接件特别是塞体和接收体的制造或规格公差,接触唇边的弹性阻力保证塞体和接收体之间可靠的电接触。在塞体的外边缘形成有凸挡元件(collarelement),在该凸挡元件上平行于塞体的纵向延伸取向的接触唇边处于连接位置。这允许如下过程:如果期望,可通过特别小的插入力将塞体插到接收体内,因为在插入过程的开始处,接触唇边已经不与塞体接触,这就像是如下情况,例如如果接触唇边在径向方向延伸到塞体,则其中接触唇边与所述塞体在外边缘上接触。当插入过程完成时,形成在塞体的外边缘上的凸挡元件(例如,凸缘元件)逐渐与接触唇边接触并且因此完成塞体和传导性接触衬套之间的导电连接,并且因此完成与接收体的导电连接。接触衬套被固定在接收体中的轴向方向上。因此,如果期望,精确定位接触唇边相对接收体的位置是可能的,这保证了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可靠的电接触。为了固定接触衬套,可在其外边缘上提供至少一个抓持元件,所述抓持元件与提供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的对应凹陷相接合。因此,如果期望,接触衬套可独立于接收体并且与其分离地被制造并且在随后的组装步骤中以简单的方式被插入接收体。因此,如果期望,在塞体的插入方向上观察位于接触衬套后方的其他部件也可被简单地插入接收体。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可被设置在接收体的内边缘上,所述密封元件在连接位置围绕塞体在全部边缘上是介质密封的。适当的密封元件可以例如是O型环,具体是非导电性O型环。密封元件可被设置在从塞体的插入方向上观察的接触衬套的后方。在另一示例中,由接触唇边产生在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导电连接可位于快速联接件的湿区域外侧。结果,例如燃料可不施加对接触唇边的材料的任何有害或腐蚀性的影响。因此,快速联接件即使在较长的运行时间也能够提供与先前的快速联接件设计相比可靠的、导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可通过接触衬套被固定在接收体的轴向方向上。以此方式,在接触衬套或接触唇边中能够组合两种功能,这降低了快速联接件的制造成本。接触衬套首先可产生塞体和接收体之间的导电连接,并且其次可在接收体的轴向方向上固定密封元件。此外,这允许包括多个单独部件的快速联接件的迅速和廉价的构造和组装。然而,已经考虑其他配置。塞体可通过作用在凸挡元件上的锁定机构被保持在连接位置。结果,塞体的凸挡元件(例如,凸缘元件)可作为接触唇缘的支撑表面并且同时提供与锁定机构协作的元件。图1以侧向截面示图示出快速联接件1的示例。被示出的快速联接件1包括塞体2和接收体3,它们均被联接至运载介质的管路或软管的管路的末端(在图1中未示出),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燃料管路。塞体2可以是快速联接件1的适配器,接收体3可以是联接件。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接收体3可形成快速联接件1的外壳。以此方式,包括几个独立部件的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连接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的塞体;和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的接收体,其与所述塞体联接一起;和设置在所述接收体的内边缘上的导电接触衬套,所述导电接触衬套与所述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所述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连接位置中与所述塞体接触的接触唇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5 DE 102011053260.91.一种介质运载管路的快速联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末端的塞体;和设置在第二管路末端的接收体,其与所述塞体联接在一起;和设置在所述接收体的内边缘上的导电接触衬套,所述导电接触衬套与所述接收体导电连接并且具有从所述接触衬套的表面伸出并且在连接位置中与所述塞体接触的接触唇边,凸挡元件被形成在所述塞体的外边缘上,在所述连接位置处所述接触唇边平行于所述塞体的纵向轴线取向,其中所述接触衬套与所述塞体的轴向对齐部分间隔开,并且所述导电接触唇边包括挠性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接触衬套相对所述接收体被固定在轴向方向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还包括定位在所述接触衬套的外边缘上的至少一个抓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抓持元件与对应的凹陷接合,所述对应的凹陷被定位在所述接收体的所述内边缘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联接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被定位在所述接收体的所述内边缘中并且在所述塞体的插入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接触衬套后方,所述密封元件在所述连接位置中围绕所述塞体的整个边缘,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塞体形成介质紧密密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联接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通过所述接触衬套被固定在轴向方向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弗兰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