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的智能隔震减震镍钛合金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180 阅读:4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的智能隔震减震镍钛合金支座,该合金支座包括上下钢板,两钢板之间有镍钛合金弹簧,下钢板上置有镍钛合金圆柱体,合金圆柱体内有温控器,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每个对角斜向连接有多根合金丝绳。用于智能隔震减震,如果竖向外载荷过大,当镍钛合金圆柱体的上端与上钢板的下表面接触时,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镍钛合金圆柱体依靠温控装置对其进行升温,当由室温(20℃)上升到逆相变点温度(100℃)时,合金圆柱体就会自动伸长(恢复)到预定的长度,把上钢板的高度向上增大,随后温度下降至室温(20℃),合金圆柱体就会自动缩短到原来的高度,这样反复循环,直到上钢板处在某一高度以上为止,达到自动智能控制上钢板竖向位移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的智能隔震减震镍钛合金支座,适用于网架、网壳、弦支穹顶等钢结构及大跨建筑工程基础隔震减震系统,属建筑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隔震减震支座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大型的体育馆、剧院、会展中心、机场等重要的标志性的网架结构领域中,此类高性能支座所采用的材料、技术和工艺非常关键。作为隔震减震支座的重要参数,其智能隔震减震性能一直是钢结构抗震领域的一个难点,工程上现有的一些支座在应用中体现出一些局限性例如老化和耐久性的问题,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在强地震后的更新和替换问题以及在强地震后无法恢复等等,它们主要体现在支座竖向刚度很大,或还具有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但水平刚度却很小,水平方向发生的位移很大,且震后结构复位能力很差;支座竖向刚度和水平刚度都很大,但其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却很小;支座竖向刚度很大,水平刚度很小,水平方向发生的位移很大,但震后结构没有复位能力。因此,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天然夹层隔震橡胶支座、简单的普通金属支座或滑移支座等传统的隔震减震方法都难以实现智能隔震减震的控制。目前,为了避免支座应用中的局限性,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新材料,如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网架)的智能隔震减震镍钛合金支座,所述合金支座包括有上钢板(1)和下钢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固定有合金弹簧(2);所述下钢板上固定有合金圆柱体(4),合金圆柱体内有温控器(6);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每个对角斜向连接有多根合金丝绳(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惠光智友海李雁谢东徐觉慧王浩王勇张连英宋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