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90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向隔震支座。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所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的下面设置有下连接板,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的上面设置有盆式抗剪力板和盆式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盆式上连接板通过抗拉限位杆相连接,盆式上连接板的盆内壁设置有内拉板,盆式抗剪力板的盆外壁设置有与内拉板相匹配的外拉板,盆式抗剪力板的顶面设置有支撑导向轴,由碟形弹簧和多层橡胶片构成的复合弹簧层套接在支撑导向轴上,盆式上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支撑导向轴相匹配的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向隔震支座,既能承受很大的竖向承载力,又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具有一定竖向与水平方向的刚度和阻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隔震支座
,尤其涉及一种三向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在地震区,用于房屋、桥梁或其他结构的隔震橡胶支座,在地震发生时可以有效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从而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物或桥梁的损害。但是,这种隔震橡胶支座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抗拉强度很低。因此,国家标准GB500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同时作用下,拉应カ的限值做了严格的規定。隔震橡胶支座的这ー不足,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有些建筑物或桥梁的设计,因为拉应力的存在不得不改变设计或选用其它形式的支座。另外,普通的隔震橡胶支座只能隔水平地震作用,不隔离竖向地震作用,不同的地震波和场地,其相应的卓越周期也不相同,因此,隔震结构一定要根据地震波和场地情况合理设计竖向刚度,使隔震后·结构的竖向自振周期避开地震波和场地的卓越周期,才能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既能承受很大的竖向承载力,又能承受较大的拉カ,具有一定水平和竖向的刚度和阻尼的三向隔震支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所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向隔震支座,包括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的下面设置有下连接板,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本体的上面设置有盆式抗剪力板和盆式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盆式上连接板通过抗拉限位杆相连接,盆式上连接板的盆内壁设置有内拉板,盆式抗剪力板的盆外壁设置有与内拉板相匹配的外拉板,盆式抗剪力板的顶面设置有支撑导向轴,由碟形弹簧和多层橡胶片构成的复合弹簧层套接在支撑导向轴上,盆式上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支撑导向轴相匹配的导向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