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极金电解精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657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阴极金电解精炼工艺,通过改变电解液配方,在低金离子溶度(Au3+80~120g/L)和低酸(60~90g/L)的盐酸体系中,采用钛母板替代传统的金始极片作阴极进行电解精炼。电解过程中通过定量添加装置根据电解液成份的变化,在线自动添加抑制剂,解决铅、银等杂质对电金质量的干扰和阳极钝化问题;同时对电解液采取自动保温措施,消除电解液易分层产生浓差极化现象,一步直接电解生产出物理规格及化学品质均合格的99.995%以上电金产品。针对作业场所的环境通风问题,采用内环与外环巧妙隔离,解决工艺废气对产品、环境污染和设备的腐蚀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高效、环保、节能目的,在贵金属精炼领域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阴极金电解精炼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金电解精炼是以粗金作为阳极,用纯金片作阴极,在高金离子溶度(Au3+16(T320g/L)和高酸(150 200g/L)的盐酸体系中电解精炼生产出99. 99%的电金,整个工艺流程包括造液、始极片制造、电解三个步骤。传统金电解精炼工序复杂,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由于采用金始极片作为阴极,需建立独立的金始极片生产系统,待始极片制作好后方能进行金电解。故生产周期长,设备利用率低,金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积压量大,流动资金周转慢。2、始极片制作过程中的垂直度及光洁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且始极片质地柔软,生产过程中同极中心距难以保证,易造成尖端放电、导电不均,生产出的电金表面粒子 较多、较大、厚薄不均,表面粒子中杂质含量高,影响了产品质量;同时,用始极片作阴极产出的电金都有吊耳,通常吊耳部位的洗涤比较困难,吊耳附酸也是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3、始极片生产的电解技术不易控制,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且始极片制造过程成品率低,废品需返炉浇铸,金损耗大,生产成本高;4、因采用高酸电解,金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盐酸酸雾大,对设备的腐蚀严重,作业环境差;同时因电解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金电解精炼工艺,其具体工艺如下:(1)造金电解液:隔膜电解造液,以大于99%粗金作为阳极、用耐酸滤布制作阳极滤袋,将阳极与电解液隔离;用纯度为99.99%的金始极片作阴极,用速烧坩埚作隔膜将阴极与电解液隔离,电解液以HCl:H2O=1:4?比例配制,在阳极电流密度为250~300A/m2条件下造金电解液;(2)金解液配制:分析金电解液中金离子和盐酸浓度,当金离子浓度为120~140g/L时,停止造液,以每立方米溶液加入3~4公斤分析纯硫酸混和搅拌10分钟后,澄清精过滤,所得滤液加入净化水和分析纯盐酸调整溶液金离子浓度为80~120g/L、盐酸浓度为60~90g/L,此溶液即为金电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阴极金电解精炼工艺,其具体工艺如下(1)造金电解液隔膜电解造液,以大于99%粗金作为阳极、用耐酸滤布制作阳极滤袋,将阳极与电解液隔离;用纯度为99. 99%的金始极片作阴极,用速烧坩埚作隔膜将阴极与电解液隔离,电解液以HC1:H20=1:4比例配制,在阳极电流密度为250 300A/m2条件下造金电解液;(2)金解液配制分析金电解液中金离子和盐酸浓度,当金离子浓度为120 140g/L时,停止造液,以每立方米溶液加入3 4公斤分析纯硫酸混和搅拌10分钟后,澄清精过滤,所得滤液加入净化水和分析纯盐酸调整溶液金离子浓度为80 120g/L、盐酸浓度为60 90g/L,此溶液即为金电解液;(3)金电解精炼以抛光TA2钛板为阴极,用分析纯盐酸在40 50°C温度条件下浸泡、清洗30 45分钟;以聚苯醚材料制作夹边条,将钛阴极左、右两边包边,以98. 5%以上的粗金作阳极,采用上述配制好的金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300 350A/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日黄绍勇熊超夏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