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油、气井生产,管道运输过程中的金属防腐,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对于大口径长的湿气管线,如口径大于DN400、长度大于IOkm的湿气管线,现有的缓蚀剂喷雾的保护效果难以达到管道顶部,一旦管道顶部出现凝析水,特别容易导致腐蚀。该现象最早于I960年被发现,当时法国某石油公司对一条长期加注液相缓蚀剂保护的输气管线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多处管道顶部发生了严重腐蚀,尖劈状点蚀坑处的腐蚀率高达5mm/a,而管道底部由于有缓蚀剂保护,几乎无腐蚀。此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发现湿气管线顶部更易严重腐蚀的现象。 对于上述湿气管线顶部更易严重腐蚀的现象,目前的主要处理办法为定期进行批处理预膜来保护管道,但是该处理方法会影响油、气田生产。湿气管线顶部的腐蚀防护不利会严重影响气体的生产与输送安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用气量快速增长,天然气的生产和集输管线不断延伸,管线建设的生产和输送环境也愈加复杂化,所以也更迫切地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缓解管道顶部腐蚀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配方的气体输送管道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缓蚀剂可高效保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田气体输送管道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聚醚胺?????????????????????20~35%二甘醇胺?????????????????????30~40%???????羟乙基六氢均三嗪????????????25~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田气体输送管道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聚醚胺20 35%二甘醇胺30 40%羟乙基六氢均三嗪25 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磊,杨欢,张金钟,胡海翔,李小春,上官昌淮,郭成华,汤晓勇,施岱艳,姜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