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制备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Ti-6A1_4V钛合金(或称TC4钛合金)是目前用量最大的α + β两相钛合金,该合金中除了 A1、V等主元素外,还含有少量或微量的0、Fe、C、N等间隙元素或杂质元素。大量的研究表明,合金中间隙元素及杂质元素的含量对材料的加工性及最终性能有显著影响。O、C、N等间隙元素含量的提高会增加合金的强度,但会降低合金的塑性及加工性,其中N、C对合金塑性的损伤尤其明显。合金中间隙元素O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时,可有效提高合金的强度,且对塑性的降低相对较小。合金中少量Fe元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合金的热工艺性及强化能力。为了进一步拓展合金的性能并提高合金生产的可控性,主要钛加工企业进行Ti-6A1-4V等常规钛合金生产时,已普遍将少量的O、Fe作为合金化元素进行控制。目前,合金中O、Fe的加入主要以TiO2粉末和铁钉、铁丝等不同类型的工业铁的形式加入。由于TiO2的熔点在1850°C左右,在混料不充分或熔炼过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微区不均匀,甚至有不熔TiO2的存在;而铁的加入量过低,采用块状金属原料加入时容易导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合金中氧与铁共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将需制备钛合金中所含的氧元素与铁元素以混合粉末的形式进行配入,所述混合粉末由A组分和B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为FeTiO3粉末,且所述B组分为Fe2O3粉末或TiO2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中氧与铁共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将需制备钛合金中所含的氧元素与铁元素以混合粉末的形式进行配入,所述混合粉末由A组分和B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为FeTiO3粉末,且所述B组分为Fe2O3粉末或TiO2粉末。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钛合金中氧与铁共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组分与配比确定按照需制备钛合金的名义化学成分,对制备该钛合金所用原料的组分与各组分的配比进行确定;所述原料包括海绵钛、用于配入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混合粉末和用于配入其它合金元素的材料;步骤二、原料称量步骤一中原料配比确定后,还需按照所确定的所述原料的组分与各组分的配比,对所述原料中的各组分分别进行称量;步骤三、电极制作将步骤二中称量好的原料压制成电极块,再将所述电极块焊接形成自耗电极;对所述电极块进行压制时,将步骤二中称量好的海绵钛、所述混合粉末和用于配入其它合金元素的材料分别加入电极压制成型模具内;或者,先对步骤二中称量好的海绵钛和所述混合粉末进行均匀混合并获得混合物,之后再将所述混合物与步骤二中称量好的用于配入其它合金元素的材料分别加入电极压制成型模具内;步骤四、熔炼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对所述自耗电极进行二次或三次熔炼后,获得需制备钛合金的铸锭。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合金中氧与铁共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进行原料组分与配比确定时,其确定过程如下步骤101、各组元合金元素确定按照需制备钛合金的名义化学成分,计算各组元合金元素的含量,其中包括氧元素的含量Wra和铁元素的含量wFel ;步骤102、根据步骤101中所确定各组元合金元素的含量,确定用于配入其它合金元素的材料数量以及各材料的类型和用量,并相应对所述海绵钛的用量进行确定;同时,对所述混合粉末中所述B组分的类型进行确定;步骤103、根据步骤102中所确定的用于配入其它合金元素的材料数量以及各材料的类型和用量,对所有用于配入其它合金元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鹏,卢亚锋,李倩,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