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及金属有机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乙烯原位共聚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及应用。
技术介绍
高分子材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聚烯烃一直是最重要的产品。据统计全球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已超过I. 5亿吨,作为聚烯烃的典型代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它们相应的共聚物,约占合成树脂的75%。各国竞相开展烯烃聚合的研究。支化聚乙烯由于结构可调控、性能优异而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其典型代表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LLDPE被称为聚乙烯的第三代产品,已占有聚乙烯市场的40%左右,并且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成为未来全球增长最快的通用塑料。支化聚乙烯一般以乙烯与a-烯烃共聚得到,而目前a-烯烃主要通过乙烯齐聚得到,我国以乙烯齐聚为基础的a-烯烃生产基本上是空白,除I-丁烯外,其余所需的a-烯烃主要依赖进口。Beach等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双功能催化剂的思想(J. Polym. Sci. : Polym. Chem. 1984,22,3027; J. Polym. Sci. : Polym. Chem. 1986,2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乙烯原位共聚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该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由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组成,所述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都包含有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齐聚催化剂的主催化剂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吡啶双亚胺类铁或钴配合物:上述结构通式中,R1为氢,C1~C10的烷基、卤代烷基或芳基;R2~R11为C1~C20的烃基、卤代烃基、芳基、烷氧基、酯基,卤素,氢,硝基或氰基;R2~R1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它们之间或彼此键连成环;M为Fe(II)、Fe(III)或Co(II);Y为卤素、C1~C30的烃基、芳基、含氧基团或含氮基团;所述卤素为氟、氯、溴或碘;所述含氧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乙烯原位共聚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该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由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组成,所述齐聚催化剂和共聚催化剂都包含有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齐聚催化剂的主催化剂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吡啶双亚胺类铁或钴配合物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双亚胺类铁或钴配合物为对称结构,且结构通式中,R1为氢或甲基;R2和R7为氢,甲基,乙基,2-丙基或卤素; R3 6和R8 11为氢或氟,且当R2不为氢和氟时,R3 6均为氢,当R2为氢时,R3 6至少有一个基团为氟;Y为卤素;η = 2或3。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啶双亚胺类铁或钴配合物为不对称结构,所述结构通式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甲基,乙基或2-丙基;R7为氢或卤素;R8 11为氢或氟,且当R7不为氢和氟时,R8 11均为氢,当R7为氢时,R8 11至少有一个基团为氟;γ为卤素;η = 2或3。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茂类三齿钛配合物的结构通式中,R13、R15和R16为氢。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茂类三齿钛配合物的结构通式中,R12与R13形成一个带取代基R18的苯环,所述R18为氢,素,硝基,氰基,Cl C30的烃基、芳基或卤代烃基。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