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中单体成分-纤孔菌素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4811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药物领域,尤其涉及提取自桑黄中的一种单体成分:纤孔菌素A(inoscavi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纤孔菌素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桑黄药材粉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2)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萃取,弃去石油醚;3)提取物经二氯甲烷萃取,取二氯甲烷层,干燥得二氯甲烷萃取物;4)萃取物溶于流动相,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接收、合并流分后回收溶剂,得到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桑黄中单体成分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批量制备,该化合物经体外实验具有抑制肺癌肿瘤细胞、肝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体内活性试验验证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及肿瘤化疗药物协同作用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药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药物领域,尤其涉及提取自桑黄中的一种单体成分纤孔菌素A (inoscavin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致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预计至 2030年,全球新发病癌症病人将达到约2100万,死亡病人约1320万。我国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20万,死亡人数约为160万,因此,对恶性肿瘤的防治与研究已成为全球医药工作者闻度关注的研究领域。中药治疗癌症,因其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作用特点,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应用已证实中药辅助治疗肿瘤具有确切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抗肿瘤中药的发现及深入研究,将为中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新的药物选择,为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桑MiPhellinus spp.)是一类大型真菌,以附生于野生桑树(ifo/YAs L.)的最为珍贵,桑黄始载于《本草纲目》,中医传统多用于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带下、闭经等症。近年来由于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以及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日韩等国桑黄应用及产品开发丰富,如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纤孔菌素A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2012104771324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纤孔菌素A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提取化合物的原料药材为桑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黄药材粉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 2)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萃取,弃去石油醚; 3)提取物经二氯甲烷萃取,取二氯甲烷层,干燥得二氯甲烷萃取物; 4)萃取物溶于流动相,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接收、合并流分后回收溶剂,得到干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取桑黄药材,粉碎成蚕豆大颗粒,加入相当于8倍药材质量的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3h,80°C温浸提取2h,滤过;滤渣再加6倍药材质量的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80°C温浸提取lh,滤过;滤渣再次加4倍药材质量的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80°C温浸提取O. 5h,滤过;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稠液,备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取步骤I)的稠液,精密计量体积,加20倍量的热水溶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冷;加入与热水相同体积的石油醚,振摇萃取;静置分层;分取下层水液,上层石油醚层弃去;下层水液采用同样的萃取过程,重复萃取I次;弃去石油醚层,得石油醚萃取去杂后的水液,备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取步骤2)的水液,加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振摇萃取;静置分层;分取下层二氯甲烷萃取层,上层水液采用同样的萃取过程,重复萃取2次;合并3次的二氯甲烷萃取液;50°C水浴蒸干,残渣冷藏备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宇寿旦李洪玉俞忠明陈平华王绪平陈莉君黄孝闻章建民张扬吴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