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属生态环境工程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蓝藻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导致人畜患病甚至死亡事件频频发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都曾报道过湖泊、水库中的有毒水华事件。我国一些湖泊、水库、河流、池塘等水源地也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蓝藻污染。由于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其中池塘养殖是个复杂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养殖水体中污染物质多样而又复杂,尤其以高产为目的的高密度养殖,大量排泄物及残饵等沉积、腐败,易造成物严重的有机污染,结果之一会导致一些藻类(蓝藻)的大量增殖,败坏水质而影响鱼类生长。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湖泊中藻类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养殖池塘中蓝藻的生态控制技术较少,如何优化池塘中藻类群落结构并提高藻类多样性和均匀性的研究也不多,因此,在现有养殖模式下,探讨如何采取有效地方法来调节和维持池塘藻相平衡并实现池塘优质高效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浮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的氮、磷等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以及浮床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有效控制水体中蓝藻数量,并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化、降解,从而达到使水体得到净化,水生态系统得以稳定维持目的的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它由通过连接绳相互连接的浮床浮板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浮床浮板单元由浮板本体、栽培蓝、浮床基质和水生植物构成;浮板本体为矩形体,浮板本体的边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它由通过连接绳相互连接的浮床浮板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浮床浮板单元由浮板本体(1)、栽培蓝(2)、浮床基质(3)和水生植物(4)构成;浮板本体(1)为矩形体,浮板本体(1)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孔(6),连接孔(6)之间的浮板本体(1)上规则设置有栽培孔(5),栽培孔(5)内活动放置有栽培篮(2),栽培篮(2)内通过浮床基质(3)种植有水生植物(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它由通过连接绳相互连接的浮床浮板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浮床浮板单元由浮板本体(I)、栽培蓝(2)、浮床基质(3)和水生植物(4)构成;浮板本体(I)为矩形体,浮板本体(I)的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连接孔(6),连接孔(6)之间的浮板本体(I)上规则设置有栽培孔(5),栽培孔(5)内活动放置有栽培篮(2),栽培篮(2)内通过浮床基质(3)种植有水生植物(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床基质(3)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 陶土 1000氯化铵 I 碳酸氢钠 2草酸钠 2 氯化钠 0. 5硫酸镁 0. 2 磷酸氢钾 0.2酵母膏 0.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孔(5)直径为10cm,各栽培孔(5)之间的间距为10 C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精养鱼池水质控制的无机固定化生物浮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谷,陶玲,李楚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