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82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12
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属于运输船技术领域,包括船首区、船尾区、活动甲板以及鱼舱,所述船首区设置有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包括网吊架、绞车、吊索和导向滑轮组,所述吊索一端连接绞车,另一端通过导向滑轮组绕过网吊架与捕鱼网连接;所述活动甲板设置在船首区和船尾区之间且位于鱼舱上部。当收放装置装置卸网时,活动甲板中部凸起且两侧下行,形成滑面,鱼从滑面上落入鱼舱,减小了鱼损,提高了鱼的成活率。且设置有隔板的鱼舱,合理地分割了鱼舱的空间,提高了活鱼运输的密度,增加了渔船的最大货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输船
,尤其涉及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
技术介绍
社会发展至今,世界人口基数已经达到一个庞大的数目,每日的食品消耗数量也惊人。为了满足食品的多量化以及多样化需求,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水域。一般鱼类在捕捞后,主要有以下几条保藏销售渠道1.冰冻冷藏;2.加工成干品;3.采用保活船运输。冰冻冷藏或干品保藏虽然保存时间较长,但是营养流失较大、鱼肉品质变差。因此,保活船运输是鱼质保鲜效果最好的保鲜方式。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保活船,可以分为开式循环型以及闭式循环型。开式循环型的保活船至少有一个鱼舱与外界水源相通连,可以直接利用外界水源提供鱼类生存必须的养分,省去了调节水温以及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的设备,较为便捷环保。但是由于开式循环型的保活船不便于隔绝外界水源,因此总是处于满载水位线状态,不能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进行长途运输,所以其作业范围以及吨位均受到限制。并且冬天洋面水温较冷,无法供养深水鱼,所以开式循环型的保活船不能在冬天运输使用。闭式循环型保活船的船侧和船体不与外界水源相通,内部设置有单独的供养装置用以维持水中的含氧量。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克服了开式循环型保活船的上述缺陷,其作业范围较大,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且可制造出大型的保活船,从而适用于远洋捕捞。但是闭式循环型保活船通常采用机械式网吊来完成鱼的装卸,在卸网的时候,鱼从高处落下,受到摔打而造成鱼的损伤,从而降低了鱼的保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设置有收放装置,减小卸网时鱼的损伤,提高了鱼的保活率。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包括船首区、船尾区、活动甲板以及鱼舱,所述船首区设置有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包括网吊架、绞车、吊索和导向滑轮组,所述吊索一端连接绞车,另一端通过导向滑轮组绕过网吊架与捕鱼网连接;所述船尾区设置有驾驶室和生活区,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与绞车相连的控制台;所述活动甲板设置在船首区和船尾区之间且位于鱼舱上部。所述网吊架包括下端均固定在船首区的第一臂、第二臂和第三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上端均固定连接于第四臂的下端,所述第三臂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臂的中部,所述第四臂的上端铰接有中空的第五臂。所述所述第四臂的上端位于活动甲板上部空间。所述第五臂上设置有用以控制第四臂和第五臂之间角度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控制台信号连接。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第四臂的下端,所述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相接邻设置,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活动甲板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两块动板,所述动板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呈水平设置的固定杆,所述两块动板连接处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与控制台信号连接。所述鱼舱设置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连接舱底,仅一侧交替与舱体连接形成供鱼游动的通道。所述鱼舱横向两侧均设置有出水孔,所述鱼舱中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和进水孔均固定设置栅栏板,所述栅栏板上设置有通水的小孔。所述出水孔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均与控制台信号连接的水泵、水净化装置、增氧机、温度控制装置、PH值调节装置、以及食物投放装置。本保活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收放装置和活动甲板,收放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方便。当收放装置装置卸网时,活动甲板中部凸起且两侧下行,形成滑面,鱼从滑面上落入鱼舱,减小了鱼损,提高了鱼的成活率。且设置有隔板的鱼舱,合理地分割了鱼舱的空间,提高了活鱼运输的密度,增加了渔船的最大货运量。水净化装置、增氧机、温度控制装置、PH值调节装置、以及食物投放装置等的设置,改善了船内活鱼的生活条件,且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保活船的活运效率,特别适用于远洋运输。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收放装置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收放装置侧视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甲板结构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鱼舱机构示意 图中1-船首区、2-收放装置、21-网吊架、211-第一臂、212-第二臂、213-第三臂、214-第四臂、215-第五臂、22-绞车、23-吊索、24-导向滑轮组、241-第一滑轮、242-第二滑轮、243-第三滑轮、3-活动甲板、31-动板、32-连接杆、33-固定杆、34-顶出机构、4-鱼舱、41-隔板、42-出水孔、421-出水管、43-进水孔、431-进水管、5-驾驶室、51-控制台、6-生活区、船尾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包括船首区I、船尾区7、活动甲板3和鱼舱4。所述活动甲板3位于船首区I和船尾区7之间且位于鱼舱4上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船首区I设置有收放装置2。所述收放装置2包括网吊架21、绞车22、吊索23和导向滑轮组24。所述吊索23 —端连接绞车22,另一端通过导向滑轮组23绕过网吊架21与捕鱼网连接。所述网吊架21包括第一臂211、第二臂212、第三臂213、第四臂214和第五臂215。所述第一臂211、第二臂212和第三臂213下端均固定在船首区I。所述第一臂211和第二臂212对称设置且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臂211和第二臂212与水平面的交角度数相同。所述第一臂211和第二臂212上端均连接第四臂214的下端。所述第三臂213上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臂214的中部,起到支撑第四臂214的作用。第一臂211、第二臂212和第三臂213组成类似三脚架的结构,使得收放装置2的稳固性较高。所述第四臂214的上端铰接有中空的第五臂215。所述第四臂214的上端位于活动甲板3上部空间。第五臂215中空,用于走线。作为优选,所述第五臂215上设置有用以控制第四臂214和第五臂215之间角度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控制台51信号连接。所述导向滑轮组24包括第一滑轮241、第二滑轮242和第三滑轮243。所述第一滑轮241设置在第四臂214的下端,所述第二滑轮242和第三滑轮243相接邻设置,相互接临处中部凹陷用于走线。所述第一滑轮241、第二滑轮242和第三滑轮243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吊索23 —端连接绞车22,另一端先绕过第一滑轮241,然后同时绕过第二滑轮242和第三滑轮243,再进入第五臂215的中空管道与渔网连接。放网时,旋转装置调节第五臂215,第五臂215指向船外,绞车22放线,吊索23绕过第一滑轮241和第二滑轮242,渔网铺开。收网时,旋转装置调节第五臂215,第五臂215指向船内,绞车22收线,吊索23绕过第一滑轮241和第三滑轮243,渔网收紧。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甲板3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两块动板31,所述动板31铰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呈水平设置的固定杆33,所述两块动板31连接处设置有顶出机构34,所述顶出机构34与控制台51信号连接。作为优选,两块动板31铰接,连接杆32与固定杆33铰接。所述固定杆33纵向设置,从船头指向船尾,并与船身固定设置。所用顶出机构34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使用时,顶出机构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包括船首区(1)、船尾区(7)、活动甲板(3)以及鱼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首区(1)设置有收放装置(2),所述收放装置(2)包括网吊架(21)、绞车(22)、吊索(23)和导向滑轮组(24),所述吊索(23)一端连接绞车(22),另一端通过导向滑轮组(24)绕过网吊架(21)与捕鱼网连接;所述船尾区(7)设置有驾驶室(5)和生活区(6),所述驾驶室(5)内设置有与绞车(22)相连的控制台(51);所述活动甲板(3)设置在船首区(1)和船尾区(7)之间且位于鱼舱(4)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包括船首区(I)、船尾区(7)、活动甲板(3)以及鱼舱(4), 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首区(I)设置有收放装置(2),所述收放装置(2)包括网吊架(21)、绞车 (22)、吊索(23)和导向滑轮组(24),所述吊索(23) —端连接绞车(22),另一端通过导向滑轮组(24)绕过网吊架(21)与捕鱼网连接;所述船尾区(7)设置有驾驶室(5)和生活区(6), 所述驾驶室(5)内设置有与绞车(22)相连的控制台(51);所述活动甲板(3)设置在船首区 (I)和船尾区(7)之间且位于鱼舱(4)上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吊架(21)包括下端均固定在船首区(I)的第一臂(211)、第二臂(212)和第三臂(213),所述第一臂(211)和第二臂(21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于第四臂(214)的下端,所述第三臂(213)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四臂(214)的中部,所述第四臂(214)的上端铰接有中空的第五臂(2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四臂(214)的上端位于活动甲板(3)上部空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臂(215)上设置有用以控制第四臂(214)和第五臂(215)之间角度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控制台 (51)信号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型保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轮组(24)包括第一滑轮(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文朱爱意夏灵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