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及消除梁体侧弯上拱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673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及消除梁体侧弯和上拱方法,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对接部呈凸台搭接结构且通过回转台位于基座上,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非对接部下部分别置有移动台车机构且位于基座上,位于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底部分别设有驱动导槽,两驱动臂一端分别位于驱动导槽内,两驱动臂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减速机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轴及传动轴支撑架分别与双头电机减速机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锁定架分别位于支撑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非对接部的基座上,两台锁定机构分别位于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非对接部背部且分别与锁定架呈锁定或开启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可以消除和减小由于日照不均匀发生梁体侧弯和上拱的现象,又能够使中间回转装置在旋转时,两节梁间要有较好的同步性,同时回转装置转动到位后,锁定装置不需要克服侧弯造成变形力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及消除梁体侧弯和上拱方法,属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一种轨道分歧装置(中央回转桁P2005-36442A),详见附图9和10。图中标号I-移动台车,2-锁定架,3-主动梁,4-转辙装置,5-旋转台,6-主动梁支撑,7-从动梁支撑,8-从动梁,9-锁销装置。工作原理中央回转桁接收到解锁指令后,锁销装置驱动锁销退出锁定架解锁;转辙装置驱动主动梁绕旋转台转动,主动梁通过驱动梁支撑带动旋转台,旋转台再通过从动梁支撑带动从动梁转动;回转桁转至预定位置后,转辙装置终止动作,锁销装置驱动锁销至锁定架锁定。其不足之处主动梁通过旋转台与从动梁连接,设置的6号和7号支撑分别为铰轴装置,这种结构仅放开了两边梁Z向转动自由度,克服了上下温度偏差造成的上拱,但是侧向温差造成的侧弯仍然存在,在两侧腹板温差较大时,侧向对位锁定装置仍需比较大的锁定力。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可以消除和减小由于日照不均匀发生梁体侧弯和上拱的现象,又能够使中间回转装置在旋转时,两节梁间要有较好的同步性,同时回转装置转动到位后,锁定装置不需要克服侧弯造成变形力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及消除梁体侧弯和上拱方法。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两梁搭接绕同一轴心旋转的形式代替一根长梁,减小由于日照不均匀发生的梁体侧弯和上拱变形,由滑动、铰轴装置连接两根梁,保证两根梁有Y向相对转动自由度,滑动支撑装置支撑搭接梁,保证梁Z向相对转动自由度;两套驱动装置共用一个动力源,由中间浮动轴连接,能够实现驱动同步为保护范围,满足磁浮车辆对轨道频率的要求。(一)结构方案 中间回转装置见图1,由基础基座、驱动系统、移动台车、第一旋转梁、第二旋转梁、锁定机构、回转台构成;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间铰轴连接及支撑装置、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间连接固定铰轴,见图3-2。I、基础基座包括基座、锁定架和移动台车轨道部件。I)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地脚螺栓将基础座板与混凝土基础浇筑成一体,保证基座上面连接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2)锁定架采用固定在基础上的钢结构装置,锁紧滚轮采用精密加工以保证锁定精度; 3)移动台车轨道部件主要包括轨道钢轨及其安装定位部件。2、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减速机、驱动臂及驱动导槽。I)电机减速机选用国产或国外质量优良的产品,以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动作; 2)减速机选用国产或国外质量优良的产品,以得到要求的转速及输出扭矩; 3)驱动导槽与旋转梁联接,驱动臂一端与减速机连接,另一端装有滚轮,与驱动导槽接触。通过驱动臂转动来实现梁的旋转。4)驱动系统采用一台电机减速机3,同时驱动两组减速机(I、4),中间用浮动轴连接可实现同步驱动两根梁的设计目的,达到两个梁运转同步,见图8。3、移动台车机构包括台车架及台车。台车安装于台车架上,台车架与旋转梁连接。台车机构作为旋转梁的支撑及移动部件,还能够增加旋转梁的重量,提高旋转梁在转动及过车时的稳定性。4、旋转梁机构包括梁I、梁II及梁间连接定位装置。I)梁I 一端与移动台车机构连接,一端与中间回转台连接;梁11 一端与移动台车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连接定位装置搭接在梁I上面,形成两段式旋转梁; 2)梁间连接装置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支撑,起支撑梁II及过车时防跳的作用,见图6 ;另一部分为固定铰轴,允许梁II相对于梁I回转,见图7。5、锁定机构定位精度高,定位可靠,安装调整方便,过车时能够防止道盆的左右晃动。6、中间旋转支撑中间旋转支撑采用盘状轴接结构,作为旋转梁的中间支撑,其转动轴即是整个中间回转装置的转动中心。(二)工作原理 I、消除和减小由于日照不均匀发生的梁体侧弯和上拱旋转梁设计成两根梁搭接的形式,如图3。两边的支撑2用销将梁I、梁II连接在一起放开了 Z向转动约束。中间铰轴将两梁固结在一起,放开了 Y向转动约束,由于日照不均匀而产生的梁体侧弯变形及上拱变形变成两根短梁的变形,在其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相比单根长直梁上拱高度减小,约为单根长直梁的1/4 ;侧向弯曲所产生的侧向错位位置由梁端与固定梁结合处转变至两梁搭接处,侧向错位距离减小,约为单根长直梁的1/9。由于两个梁可以相对转动,变形对其无影响,锁定时不会产生变形力。2、保证驱动同步性设计设计中两根梁可以相对转动,一套驱动装置只能驱动一根梁,所以又增加了一套驱动装置,但是两个梁上的F轨离的非常近,如果两套装置运动不同步会发生碰撞,为了保证两套驱动装置同步转动,用一根浮动轴3将两减速器1、4连接在一起,共用一个动力源。3、梁间连接装置梁间连接装置分滑动支撑装置和铰接装置两部分。( I)设计中使铰接装置的销轴轴心与中间回转台的转动轴心重合,确保梁II相对梁I转动,并对梁II定心;放开梁II的Y向转动自由度,受日照温差影响不会侧弯。 (2)滑动支撑装置在旋转梁搭接处左右各设一个,起支撑梁II的作用,可以允许一定的滑动;放开了梁II的Z向转动自由度;梁受日照温差影响不会上拱。4、满足磁浮车辆对轨道频率的要求旋转梁由原来的单根长直梁设计成两根梁分开的形式,改变了旋转梁的自重、刚度,使旋转梁的固有频率产生变化,与磁浮车辆的固有频率之间差距变大,满足了磁浮车辆对轨道频率的要求。技术方案I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对接部呈凸台搭接结构且通过回转台位于基座上,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非对接部下部分别置有移动台车机构且位于基座上,位于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底部分别设有驱动导槽,两驱动臂一端分别位于驱动导槽内,两驱动臂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减速机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轴及传动轴支撑架分别与双头电机减速机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锁定架分别位于支撑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非对接部的基座上,两台锁定机构分别位于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非对接部背部且分别与锁定架呈锁定或开启配合。技术方案2 :—种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的消除梁体侧弯和上拱方法,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为两根梁搭接的形式,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两边的支撑用销将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连接在一起放开了 Z向转动约束,中间铰轴将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固结在一起,放开了 Y向转动约束,由于日照不均匀而产生的梁体侧弯变形及上拱变形变成两根短梁的变形,在其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相比单根长直梁上拱高度减小,约为单根长直梁的1/4;侧向弯曲所产生的侧向错位位置由梁端与固定梁结合处转变至两梁搭接处,侧向错位距离减小,约为单根长直梁的1/9,由于两个梁可以相对转动,变形对其无影响,锁定时不会产生变形力;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可以相对转动,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分别由各自一套驱动装置驱动,但第一旋转梁和第二旋转梁上的F轨离的非常近,为了保证两套驱动装置同步转动,用一根浮动轴将两减速器连接在一起,共用一个电机减速机。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本装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对接部呈凸台搭接结构且通过回转台(8)位于基座(1)上,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非对接部下部分别置有移动台车机构(12)且位于基座(1)上,位于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底部分别设有驱动导槽(11),两驱动臂(5)一端分别位于驱动导槽(11)内,两驱动臂(5)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减速机(4)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4)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轴及传动轴支撑架分别与双头电机减速机(7)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锁定架(2)分别位于支撑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非对接部的基座(1)上,两台锁定机构(3)分别位于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非对接部背部且分别与锁定架(2)呈锁定或开启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对接部呈凸台搭接结构且通过回转台(8)位于基座(I)上,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非对接部下部分别置有移动台车机构(12)且位于基座(I)上,位于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底部分别设有驱动导槽(11 ),两驱动臂(5) —端分别位于驱动导槽(11)内,两驱动臂(5)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减速机(4)动力输出端连接,减速机(4)动力输入端通过传动轴及传动轴支撑架分别与双头电机减速机(7)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个锁定架(2)分别位于支撑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非对接部的基座(I)上,两台锁定机构(3)分别位于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非对接部背部且分别与锁定架(2)呈锁定或开启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旋转梁(6 )和第二旋转梁(10 )的凸台搭接梁间置有连接定位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定架(2)采用固定在基座(I)上的钢结构装置,锁紧滚轮采用精密加工以保证锁定精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驱动导槽(11)分别与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联接,两驱动臂(5)—端分别与各自减速机(4)连接、另一端装有滚轮且与驱动导槽接触(11),通过驱动臂(5)转动来实现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的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减速机(7)同时驱动两组减速机(4),电机减速机(7)与减速机(4)间用浮动轴连接实现同步驱动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达到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运转同止/J/ o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台车机构(12)中台车安装于台车架上,两台车架分别与第一旋转梁(6)和第二旋转梁(10)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旋转梁(6) —端与移动台车机构(12)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回转台(8)连接;第二旋转梁(10) 一端与移动台车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敏廷李毅王红霞牛均宽安孝毛豫生孙向东康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