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520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设有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所述塔体中设有双室浆液区、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所述喷淋吸收区设于双室浆液区上方,所述除液除尘区设于喷淋吸收区上方,所述进口烟道设于双室浆液区和喷淋吸收区之间,所述出口烟道设于除液除尘区上方,烟气从进口烟道进入塔体,依次流经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然后从出口烟道排出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改变现有脱硫塔的外形尺寸,不增加喷淋层数量,不额外增加设备占地的情况下,达到更高达标排放标准要求,降低了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设备,特别是一种烟气中SO2脱除的脱硫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当前已建成的石灰石-石膏喷淋湿式吸收装置已很难达到50mg/Nm3的排放要求。特别是燃用高硫煤种(含硫在3% 5%)时,情况更难。目前所采用的措施,只有不断的加大脱硫塔的高度、直径或塔外浆池以及浆液循环液气比等。 这些措施不仅加大了前期投资,增加了占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不改变现有脱硫塔的外形尺寸,不增加喷淋层数量,不额外增加设备占地的情况下,达到更高达标排放标准要求,降低了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设有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所述塔体中设有双室浆液区、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所述喷淋吸收区设于双室浆液区上方,所述除液除尘区设于喷淋吸收区上方,所述进口烟道设于双室浆液区和喷淋吸收区之间,所述出口烟道设于除液除尘区上方,烟气从进口烟道进入塔体,依次流经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然后从出口烟道排出塔体。进一步的,所述双室浆液区包括用隔板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左室和右室,所述隔板向上延伸至喷淋吸收区,所述隔板与塔体侧壁围成的空间对应连通左室为左通道,所述隔板与塔体侧壁围成的空间对应连通右室为右通道,所述进口烟道与左通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吸收区包括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和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所述低PH值喷淋吸收单元固定在左通道中,所述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固定在隔板上方且覆盖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下方设有将左通道覆盖的湍流集液装置,所述湍流集液装置固定在隔板的顶端或固定在隔板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为倾斜设置的集液板,所述集液板的环侧部与围成左通道的隔板及塔体侧壁连接,所述集液板从集液板与隔板连接处向上倾斜,所述集液板上设有供烟气流通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板的安装角度为3° 30°,所述集液板的开孔孔径为10 50mm,所述集液板的开孔率为40% 70%。进一步的,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为偏心漏斗,所述偏心漏斗的上端与塔体侧壁连接, 所述偏心漏斗的下端与右通道连通,所述偏心漏斗上设有与左通道对应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上与通孔对应处设有向上凸出的锥形凸起,所述通孔贯穿湍流集液装置和锥形凸起。使高pH值的浆液被集液至右通道,同时不影响烟气流通。进一步的,所述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和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均包括喷淋装置和设在喷淋装置下方的烟气均布格栅,所述烟气均布格栅由若干水平设置的棒条组成, 所述棒条的截面形状为梨状或葫芦状的且棒条截面的大端在下、小端在上,所述棒条的间距相等。烟气均布格栅对烟气起到了均布和加速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左室中设有与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的喷淋装置连通的浆液循环泵,所述右室中设有与高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的喷淋装置连通的浆液循环泵,所述左室和右室中均设有氧化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左室和右室的溢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除液除尘区包括固定在塔体中的机械除液装置和/或湿式电除尘>J-U ρ α装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异室双层分值控制原理,解决了原有脱硫塔场地的占用大、设备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高的困难,同时保证了排放达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集液板与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偏心漏斗与塔体的结构示意图4为锥形凸起的结构示意图5为烟气均布格栅的结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2、4和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上设有进口烟道11和出口烟道12,所述塔体中设有双室浆液区2、喷淋吸收区3和除液除尘区4,所述喷淋吸收区设于双室浆液区上方,所述除液除尘区设于喷淋吸收区上方,所述进口烟道设于双室浆液区和喷淋吸收区之间,所述出口烟道设于除液除尘区上方,烟气从进口烟道进入塔体,依次流经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然后从出口烟道排出塔体。所述双室浆液区包括用隔板20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左室21和右室22,所述隔板向上延伸至喷淋吸收区,所述隔板与塔体侧壁围成的空间对应连通左室为左通道211, 所述隔板与塔体侧壁围成的空间对应连通右室为右通道221,所述进口烟道与左通道连通。 所述喷淋吸收区包括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31和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32,所述低pH 值喷淋吸收单元固定在左通道中,所述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固定在隔板上方且覆盖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下方设有将左通道覆盖的湍流集液装置33,所述湍流集液装置固定在隔板的顶端或固定在隔板的上方。所述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和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均包括喷淋装置34和设在喷淋装置下方的烟气均布格栅35,所述烟气均布格栅由若干水平设置的棒条351组成, 所述棒条的截面形状为梨状或葫芦状的且棒条截面的大端在下、小端在上,所述棒条的间距相等。所述左室中设有与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的喷淋装置连通的浆液循环泵5,所述右室中设有与高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的喷淋装置连通的浆液循环泵,所述左室和右室中均设有氧化装置6和搅拌装置7,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左室和右室的溢流通道201。所述除液除尘区包括固定在塔体中的机械除液装置和/或湿式电除尘装置41,我们可以在机械除液装置和/或湿式电除尘装置上设置冲洗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为倾斜设置的集液板331,所述集液板的环侧部与围成左通道的隔板及塔体侧壁连接,所述集液板从集液板与隔板连接处向上倾斜,所述集液板上设有供烟气流通的通孔330。所述集液板的安装角度为3° 30°,所述集液板的开孔孔径为10 50mm,所述集液板的开孔率为40% 70%。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在于,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为偏心漏斗 332,所述偏心漏斗的上端与塔体侧壁连接,所述偏心漏斗的下端与右通道连通,所述偏心漏斗上设有与左通道对应的通孔。另外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上与通孔对应处设有向上凸出的锥形凸起333,所述通孔贯穿湍流集液装置和锥形凸起。本专利技术中左室和右室的浆液pH值通过外供新鲜的吸收剂来控制。左室pH值一般控制在4 4. 5之间,有利于亚硫酸钙的氧化。右室pH值一般控制在6. O 6. 8之间,有利于SO2的吸收。左室和右室的浆液pH值控制不同,可以根据此特点降低两个喷淋单元的液气比,降低运行费用。喷淋吸收区为二个相互独立的循环喷淋吸收单元组成,即高pH值喷淋高效吸收单元和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两个单元分别通过浆液循环泵从双室浆液区的右室和左室将不同PH值的浆液输送至相应的单元进行喷淋。在高pH值喷淋高效吸收单元和低pH 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下方均设有烟气均布格栅。烟气从进口烟道进入后,经过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下方的烟气均布格栅后与喷淋而下的低PH值浆液均匀且剧烈的混合。烟气在此段区域被浆液吸收降温后,烟气以约50°C左右的饱和温度进入到高pH值喷淋高效吸收单元。烟气均布格栅利用仿生原理,即仿自然界水滴形状制作,该装置在烟气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上设有进口烟道(11)和出口烟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中设有双室浆液区(2)、喷淋吸收区(3)和除液除尘区(4),所述喷淋吸收区设于双室浆液区上方,所述除液除尘区设于喷淋吸收区上方,所述进口烟道设于双室浆液区和喷淋吸收区之间,所述出口烟道设于除液除尘区上方,烟气从进口烟道进入塔体,依次流经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然后从出口烟道排出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上设有进口烟道(11)和出口烟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中设有双室浆液区(2)、喷淋吸收区(3)和除液除尘区(4),所述喷淋吸收区设于双室浆液区上方,所述除液除尘区设于喷淋吸收区上方,所述进口烟道设于双室浆液区和喷淋吸收区之间,所述出口烟道设于除液除尘区上方,烟气从进口烟道进入塔体,依次流经喷淋吸收区和除液除尘区,然后从出口烟道排出塔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室浆液区包括用隔板(20)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左室(21)和右室(22),所述隔板向上延伸至喷淋吸收区,所述隔板与塔体侧壁围成的空间对应连通左室为左通道(211),所述隔板与塔体侧壁围成的空间对应连通右室为右通道(221),所述进口烟道与左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吸收区包括低PH值喷淋冷却吸收单元(31)和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32),所述低pH值喷淋吸收单元固定在左通道中,所述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固定在隔板上方且覆盖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高PH值喷淋吸收单元下方设有将左通道覆盖的湍流集液装置(33),所述湍流集液装置固定在隔板的顶端或固定在隔板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双室双值湿式脱硫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集液装置为倾斜设置的集液板(331),所述集液板的环侧部与围成左通道的隔板及塔体侧壁连接,所述集液板从集液板与隔板连接处向上倾斜,所述集液板上设有供烟气流通的通孔(3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葛介龙费月秋汪伟方培根楼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大海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