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488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柴胡165份、青皮165份、黄芩165份、白芍165份、大黄66份、郁金165份、金钱草165份、海金沙165份、鸡内金165份、茵陈165份、姜黄165份、三棱110份、威灵仙165份作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提取纯化后,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而制成的一种中药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药理药效作用显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医药制剂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胆囊炎、胆结石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多发生于35-55岁的中年人,属于中医学“胁痛”、“腹胀”、“胆胀”、“黄疸”等疾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的是因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不散所致。病卫主要在肝胆,涉及脾、胃、大肠,主要病机为肝胆失疏,湿热内蕴,肝胃不和,胆汁排泄不畅,结石阻塞,胆腑不通,其病理产物形成胆结石。肝胆的经脉布于胁下,肝胆气滞,血气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右胁胀痛,时轻时重,时发时止;湿热蕴结不散,生成结石,故尔右上腹或者剑突下持续性胀痛或绞痛;病在胆,逆在胃,肝胆气郁,横逆犯胃,而见恶心呕吐等胃气上逆之症;若胆汁不畅,外溢肌肤则出现黄疸,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均属肝胆湿热之象。治宜疏肝利胆排石,清化湿热,行气止痛之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其处方是由13味中药组成, 对于肝胆气滞,湿热内阻,结石阻塞,胆腑不通等证具有非常显效的临床治疗作用,介于此,对于该中药组合物我们先后申请了以下2件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号分别为CN14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A.处方组成:柴胡165份、青皮165份、黄芩165份、白芍165份、大黄66份、郁金165份、金钱草165份、海金沙165份、鸡内金165份、茵陈165份、姜黄165份、三棱110份、威灵仙165份;B.制备方法:将上述13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⑴取柴胡、青皮、黄芩、郁金、姜黄、茵陈、三棱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12倍量、浓度为50%~80%的乙醇,加热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药渣留用;⑵将上述⑴中的药渣与白芍、大黄、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威灵仙药材混合,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5~10倍量、pH值为3...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治疗胆结石、胆嚢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エ艺制备而成 A.处方组成柴胡165份、青皮165份、黄芩165份、白芍165份、大黄66份、郁金165份、金钱草165份、海金沙165份、鸡内金165份、茵陈165份、姜黄165份、三棱110份、威灵仙165份; B.制备方法将上述13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⑴取柴胡、青皮、黄芩、郁金、姜黄、茵陈、三棱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2倍量、浓度为50% 80%的こ醇,加热提取I 3次,每次I 2小吋,滤过,滤液、药渣留用;⑵将上述⑴中的药渣与白芍、大黄、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威灵仙药材混合,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5 10倍量、pH值为3. O 5. 5的水,加热提取I 3次,每次I 2小吋,滤过,滤液中加入こ醇使得含醇量达到50% 80%,静置,滤过,滤液留用; ⑶将上述⑴和⑵中两处的留用滤液混合,并回收こ醇至无醇味后,加水,静置,滤过后,加入常用的防腐剂和矫味剂,加水至全量制成ロ服液。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胆结石、胆嚢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エ艺制备而成 A.处方组成柴胡165份、青皮165份、黄芩165份、白芍165份、大黄66份、郁金165份、金钱草165份、海金沙165份、鸡内金165份、茵陈165份、姜黄165份、三棱110份、威灵仙165份; B.制备方法将上述13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⑴取柴胡、青皮、黄芩、郁金、姜黄、茵陈、三棱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浓度为70%的こ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I. 5小时,滤过,滤液、药渣留用; ⑵将上述⑴中的药渣与白芍、大黄、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威灵仙药材混合,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pH值为4. O的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I. 5小时,滤过,滤液中加入こ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静置,滤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步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步长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