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444859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组成为: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优选按重量份计为制首乌10-70份,白鲜皮5-40份,皂角刺2-20份,百部2-20份,漏芦2-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a)按比例取制首乌,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提取物A和药渣;b)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水提取,得提取物B;c)按比例取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提取物C;以及d)将提取物A、B、C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药物中的应用。经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于皮肤瘙痒症有显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原料药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和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视疾病的不同,致痒的病因及病机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主要用西药抗组织胺制剂,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这些药物副作用大,不适于难以长期服用。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来看,外风内热是某些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病机,风热二邪相合为病,治疗当以消风止痒,润燥生津为主要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瘙痒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主要原料药组成为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以重量份计)制首乌10-70份,白鲜皮5-40份,皂角刺2-20份,百部2-20份,漏芦2-20份;优选的,其原料药组成为(以重量份计)制首乌15-60份,白鲜皮8-30份,皂角刺4_18份,百部4_18份,漏芦4_18份;优选的,其原料药组成为(以重量份计)制首乌20-50份,白鲜皮10-25份,皂角刺6-15份,百部6-15份,漏芦6-15份;更进一步的,其原料药组成为(以重量份计)制首乌25-40份,白鲜皮12-20份,皂角刺8_12份,百部8_12份,漏芦8_12份;更进一步的,其原料药组成为(以重量份计)制首乌30份,白鲜皮15份,皂角刺10份,百部10份,漏芦10份;或,制首乌25份,白鲜皮20份,皂角刺8份,百部12份,漏芦8份;或,制首乌40份,白鲜皮12份,皂角刺12份,百部8份,漏芦12份。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直接粉碎,经常规工艺制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混后用水或乙醇提取,经常规工艺制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a)制首乌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提取物A和药渣;b)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水提取,得提取物B ;c)按比例取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提取物C ;d)将提取物A、B、C混合。进一步的,步骤a)所述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70% -95%的乙醇;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95%的乙醇;进一步的,步骤c)所述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50% -70%的乙醇;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70%的乙醇;进一步的,步骤a)、b)和c)采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提取、回流提取、浸泡提取、超声提取或渗漉提取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a)、b)和c)中原料药经提取后还可经纯化、精制处理,如过大孔树脂柱;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e)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丸剂、散剂、口服液。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齐 、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其它辅料(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本专利技术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除了以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原药材投料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以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的各个提取物(有效部位)投料的形式,因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为制首乌提取物10-70份,白鲜皮提取物5-40份,皂角刺提取物2_20份,百部提取物2-20份,漏芦提取物2-20份;进一步的,其原料药组成为制首乌提取物15-60份,白鲜皮提取物8-30份,皂角刺提取物4_18份,百部提取物4-18份,漏芦提取物4-18份;更进一步的,其原料药组成为制首乌提取物25-40份,白鲜皮提取物12-20份,皂角刺提取物8_12份,百部提取物8-12份,漏芦提取物8-12份;更进一步的,其原料药组成为制首乌提取物30份,白鲜皮提取物15份,皂角刺提取物10份,百部提取物10份,漏芦提取物10份;或,制首乌提取物25份,白鲜皮提取物20份,皂角刺提取物8份,百部提取物12份,漏芦提取物8份;或,制首乌提取物40份,白鲜皮提取物12份,皂角刺提取物12份,百部提取物8份,漏芦提取物12份。所述制首乌提取物为制首乌水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提取物;所述白鲜皮提取物为白鲜皮水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提取物;所述皂角刺提取物为皂角刺水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提取物;所述百部提取物为百部水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提取物;所述漏芦提取物为漏芦水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的提取物;所述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乙醇;所述白鲜皮提取物、皂角刺提取物、百部提取物、漏芦提取物分别为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所述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50% -70%的乙醇;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70%的乙醇。所述制首乌乙醇提取物优选用70% -95%的乙醇提取;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95%的乙醇。优选的,所述制首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a)取制首乌,用乙醇提取,得提取物A和药渣;b)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水提取,得提取物B ;c)将提取物A、B混合,即得制首乌提取物;进一步的,步骤a)用70% -95%的乙醇提取;更进一步优选为浓度95%的乙醇。提取物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提取、回流提取、浸泡提取、超声提取或渗漉提取中的任意一种;更进一步的,原料药经提取后还可经纯化、精制处理,如过大孔树脂柱。本专利技术所述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为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收载的中药或其炮制品。其中,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化浊降脂的功效;白鲜皮具有清热化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疹、风疹、疥癣疮癞等;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杀虫之功,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百部具有润肺下气止咳之功,用于阴虚劳咳;漏芦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对2’4 二异氰酸甲苯酯致小鼠耳廓瘙痒和磷酸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均具有显著效果。临床用于治疗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为: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按重量份计为制首乌、白鲜皮、皂角刺、百部、漏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制首乌10-70份,白鲜皮5-40份,皂角刺2-20份,百部2-20份,漏芦2-2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制首乌15-60份,白鲜皮8-30份,皂角刺4-18份,百部4_18份,漏芦4_18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制首乌20-50份,白鲜皮10-25份,皂角刺6-15份,百部6_15份,漏芦6_15份;或 制首乌30份,白鲜皮15份,皂角刺10份,百部10份,漏芦10份。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按比例取制首乌,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提取物A和药渣; b)将步骤a)得到的药渣以水提取,得提取物B;c)按比例取白鲜皮、皂角刺、百部和漏芦,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得提取物C;以及 d)将提取物A、B、C混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所述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为浓度70-95%的乙醇; 步骤c)所述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为浓度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军代渊熊敏张荫杰胡勇巨少华王子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