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57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隐丹参酮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并且隐丹参酮的重量含量为1~99%。将其制成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常用口服固体制剂或乳膏、霜剂、凝胶剂外用制剂,通过外用和口服的途径施加于需要治疗的患者,具有明显的抑制HaCaT细胞增值的作用,能够用于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新型的银屑病治疗药物,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隐丹参酮的新用途,具体涉及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以红斑、丘疹、覆盖有不等鳞屑、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的迁延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无完全清楚,有多基因遗传背景,有细胞凋亡、增殖、免疫、炎症、神经介质等多方面因素。银屑病的临床分类主要包括寻常型、脓疱型、炭节型、红皮病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病理以表皮过度增殖、真皮慢性炎症、角化不全为特征° (Frank 0. Nestle, Daniel H. Kaplan, Jonathan Barker. Psoriasis [J]. N Engl JMed,2009,361 :496-509)。该病属高发病种,根据美国国家银屑病基金会统计结果在美国约有750万人受累于此病,中度银屑病患者约3% 10%的身体皮肤会出现红色的炎症病损 ° (WegerW. Current statu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treatment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withbiological agents[J]. Br J Pharmacol,2010,160 :810-20 ;Bailey EE,Ference EH,Alikhan A,etal. Combination Treatments forPsor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rchDermatol,2012,148(4)511-522)银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包括维A酸、甲氨蝶呤、环孢素、依那西普或地塞米松等,但这些药物存在不少缺点如毒副作用大,许多患者不能耐受;只能快速控制进行期患者的症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缓解期;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等价格十分昂贵。银屑病的反复发作,大大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对病情的变化产生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治疗银屑病有许多疗效显著的单方和复方,对此积极开展研究,深入筛选其中抗银屑病有效的单体成分,进而开发出新型银屑病的药物十分必要。隐丹参酮是一种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IUPAC命名(R)_l,2,6,7,8,9-Hexahydro-l,6,6-trimethyl-phenanthro(I,2~b)furan-10,11-dione,英文名称Cryptotanshinone,分子式 C19H2003,分子量 294. 33 ;CAS 号 35825-57-1,物理性质橙色针状结晶。溶于甲醇、乙醇、苯、乙醚,易溶于丙酮、氯仿。与浓硫酸作用显红色。在避光及非溶液状态下最稳定。熔点184°C 185°C,易溶于氯仿,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其结构简式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有效量的隐丹参酮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隐丹参酮的重量含量为I 9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传坚贺嵩敏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