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和电机均固定在机架上,烘干箱内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或者实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伸出烘干箱之外并与机架固定,电机的机轴连接有一主动轮,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烘干箱内部的中心轴上均匀设置有多根翻动杆,所述翻动杆的一端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烘干箱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口盖密封,所述烘干箱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烘干茶叶,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省时,省事,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深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月严重,对茶叶的清洁化要求越来越高,对茶叶的鲜叶进行 清洗加工势在必行,但清洗后的鲜叶表面水分太高,不能直接加工,所以清洗鲜叶的脱水已 成为茶叶清洁化生产的首道工序,茶叶清洗相对容易。脱水技术,尤其在连续脱水,目前成 为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目前的脱水工艺,其脱水要时间长,设备投资大,而且脱水难以均 匀,且脱水强度不够,达不到预期的脱水效果。有些脱水方式还会影响鲜叶的鲜活度。这一 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茶叶清洗的关键工序,影响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的茶叶烘干装置,成本低、 效率高,且风干一致性好,能够保证风干的均匀,不影响茶叶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和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和电机均 固定在机架上,烘干箱内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或者实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 端均伸出烘干箱之外并与机架固定,电机的机轴连接有一主动轮,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连接 有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烘干箱内部的中心轴上均匀设 置有多根翻动杆,所述翻动杆的一端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烘干箱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烘 干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口盖密封,所述烘干箱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 风口和出风口。本专利技术的机架为钢质机架,机架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整体性好,不易变形、松 动、挪动。电机与中心轴之间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这样能量损耗小,效率高,自动化程度 高,省时省力。另外,中心轴上设有翻动杆,能够均匀翻动烘干箱内的茶叶,使其均匀烘干, 品质有保证。翻动杆与中心轴的连接方式多,翻动杆与中心轴均为高强度钢管制得,这样翻 动杆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心轴上,这样整体性好,耐磨,不会松动。翻动杆与中心 轴也可以采用螺接、卡接、套接等方式连接,这样便于拆装,各部件可以分开制作现场安装, 同时也有利于日后的维护、更换。优选地,所述烘干箱的箱壁为多层结构,所述烘干箱的箱壁由内至外分别为导水 层、干燥层以及外壳层。这样,烘干箱结构设计科学,烘干箱外壳坚固具有强度,能够承受一 定的压力。烘干箱的中间设有干燥层,本身可以有干燥吸收水分的作用,这样烘干箱的烘干 效果更好,烘干效率更高。烘干箱的内壁为导水层,导水层表面光滑且具有导水的作用,保 证烘干箱内的茶叶不会粘挂在内壁上,同时又能保证内壁上的水分子能够有效通过内壁进 入干燥层。优选地,所述翻动杆为金属杆,所述翻动杆采用插接、卡接、胶接、螺接或者焊接的 方式与中心轴连接。3CN 102972537 A书明说2/3页优选地,所述导水层为PVC材质的导水层,所述导水层上均匀设有供液态水和水 蒸气通过的微孔。优选地,所述干燥层为填充在导水层与外壳层之间的活性炭层。优选地,所述外壳层为钢质外壳层,所述外壳层的底部设有排水接口。这样,烘干 箱内以及内壁上的水分子能够有效通过内壁进入干燥层,最终从外壳层的底部的排水接口 排出。排水接口可以外接冷凝水收集装置,这样可以将收集的水分收集利用起来,更为环保。优选地,所述烘干箱为长方体形,球形、椭圆体形或者圆柱体形。优选地,所述烘干箱上设有可视窗。优选地,所述翻动杆为金属杆、木杆或者塑料杆。所述翻动杆包括主体杆和副杆, 所述主体杆上均匀分布有多根长度相同或者不同的副杆。所述副杆均垂直于主体杆设置, 或者分布在主体杆两端的副杆相对于主体杆向外倾斜设置,分布在主体杆中部的副杆相对 于主体杆垂直设置。另外翻动杆也可以这样设置,所述翻动杆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的杆 身上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的长度为lOmm-lOO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茶叶从进料口进入烘干箱,热风或者冷风从进风口通入烘干箱内,从出风口排出。 本专利技术采用电机驱动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从动轮旋转,所述从动轮与中心轴 同步旋转,中心轴上的翻动杆随之同步旋转并翻动烘干箱内部的茶叶,使茶叶均匀风干。另 外,烘干箱的特定结构,具有干燥、导水的作用,最终的冷凝水经排水接口排出回收。烘干箱 上设有可视窗,可以随时观察到箱内的烘干情况。茶叶烘干好之后,打开出料口盖,茶叶即 可通过出料口出来进行下一步的深加工。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过程清洁、高效、节能,节省了人力,省时,省事,而且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翻动杆的一种结构形式;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翻动杆的另一结构形式;图4为本专利技术其翻动杆的另一结构形式;图中1、机架;2、电机;3、烘干箱;301、导水层;302、干燥层;303、外壳层;4、中心 轴;5、主动轮;6、从动轮;7、皮带;8、翻动杆;801、主体杆;802、副杆;803、刷毛;9、进料口 ; 10、出料口 ;11、出料口盖;12、进风口 ;13、出风口 ;14、排水接口。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I、提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I、电机2 和烘干箱3,所述烘干箱3和电机2均固定在机架I上,烘干箱3内部设有中心轴4,所述中 心轴4为实心轴或者空心轴。所述中心轴4的两端均伸出烘干箱3之外并与机架I固定,4CN 102972537 A书明说3/3页电机2的机轴连接有一主动轮5,所述中心轴4的一端连接有一从动轮6,所述主动轮5与 从动轮6之间通过皮带7连接,所述烘干箱3内部的中心轴4上均匀设置有多根翻动杆8, 所述烘干箱3顶端设有进料口 9,所述烘干箱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10,所述出料口 10通过 出料口盖11密封,所述烘干箱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3。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烘干箱3的箱壁为多层结构,所述烘干箱3的箱壁由内至 外分别为导水层301、干燥层302以及外壳层303。具体地所述导水层301为PVC材质的 导水层,所述导水层301上均匀设有供液态水和水蒸气通过的微孔。所述干燥层302为填 充在导水层301与外壳层303之间的活性炭层。所述外壳层303为钢质外壳层,所述外壳 层303的底部设有排水接口 14。所述烘干箱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成不同形状,如长方体形,球形、椭圆体形 或者圆柱体形。另外,为了便于观察烘干箱内茶叶的烘干情况,可以在所述烘干箱3上设有可视窗。本专利技术的翻动杆有多种设计形式在材质选择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翻动杆为金属 杆、木杆或者塑料杆。在结构形式方面,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一种形式为(参照图I):所述翻动杆8为长条形的杆体。这样的结构,设计简单, 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另一种形式为(参照图2),所述翻动杆8包括主体杆801和副杆802,所述主体杆 801上均勻分布有多根长度相同的副杆802,所述副杆802均垂直于主体杆801设置。另一种结构形式为(参照图3),所述翻动杆8包括主体杆801和副杆802,所述主 体杆801上均匀分布有多根长度不同的副杆802,分布在主体杆801两端的副杆802相对于 主体杆801向外倾斜设置,分布在主体杆801中部的副杆802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和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和电机均固定在机架上,烘干箱内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或者实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伸出烘干箱之外并与机架固定,电机的机轴连接有一主动轮,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烘干箱内部的中心轴上均匀设置有多根翻动杆,所述翻动杆的一端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烘干箱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口盖密封,所述烘干箱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十九铺茶业有限公司,胡德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