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其中该机壳具有框架,该框架依次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及第四板体组成,该框架形成容置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的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二板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而该第四板体设有对应该穿孔的螺接孔。而使一锁固工具的杆体可穿越该穿孔将一锁固件自该第四板体的内壁锁固至设备机箱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安装简便以及不影响电源供应器插拔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的机壳,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及其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
技术介绍
一般备援式电源供应器配置在机壳后需安装于所需设备的机箱上,而现有的机壳通常在一侧板上开设至少一螺接孔,其锁固方式分为两种,其一为利用螺丝自机箱外壁穿越该机壳的螺接孔向内锁固,然而这种方式在锁固后该螺丝会接触到该电源供应器,而影响电源供应器的插拔作业;另一种锁固方式是将螺丝自机壳的侧板内壁穿越螺接孔向外锁 固至机箱,然而这种方式使用在口字形的机壳上,因为锁固工具受到另一侧板的阻挡而使锁固较为困难。因此,有另一种现有机壳的锁固结构,如图6所示,该壳体I'的左、右两前缘外折形成有左、右固接板10',其中该壳体I'是借助左、右固接板10'近上、下二端处的四个螺孔11',用螺丝将其对应螺锁固定在设备的机箱上。然而,使用上述此种方法来达到锁固功能,仅适用于安装在具有左、右固定式安装构造的机箱上,且壳体成型后需将左、右固接板向外凹折加工,而增加制程的复杂度,况且,这样的设计仅能使用在单列多层电源的机箱上,并无法使用在可允许多列多层的机箱上,限制了冗余电源的整体组合数量。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希望能提供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的机壳,利用设有至少一穿孔的第二板体,以及设有对应所有穿孔的螺接孔的第四板体,而使一锁固工具的杆体可穿越所述穿孔将一锁固件自所述第四板体的内壁锁固至一设备机箱上,以达到安装简便以及不影响电源供应器插拔确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的机壳,而可将机壳简便锁固于设备的机箱上。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的机壳,可适用于一般设备的机箱,且无需另外增加固接构件。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该机壳具有框架,该框架依次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及第四板体组成,该框架形成容置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板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而所述第四板体设有对应所述穿孔的螺接孔。较佳地,所述机壳还包括至少一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机壳的容置空间区隔成两个以上的空间,该空间可容纳所有所述电源供应器,其中所有所述隔板分别设有对应所有所述穿孔的穿越孔。较佳地,所述机壳可与另一机壳组合以适用于一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中,该另一机壳的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分别设有至少一穿孔与所述机壳的所有所述穿孔、螺接孔对应。较佳地,所述穿孔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或下端。较佳地,所有所述穿孔的半径略大于一锁固工具的杆体的半径及一锁固件的半径,以供该锁固工具的杆体及锁固件穿越。较佳地,所有所述螺接孔是供所述锁固件自所述第四板体的内壁锁固至一机箱上。综上,本技术利用设有至少一穿孔的第二板体,以及设有对应该穿孔的螺接 孔的第四板体,而使一锁固工具的杆体可穿越该穿孔将一锁固件自该第四板体的内壁锁固至一设备机箱上,以达到安装简便以及不影响电源供应器插拔的功效。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技术所请求保护的范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视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穿孔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锁固工具操作外部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锁固工具操作内部示意图。图4c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锁固工具操作内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机壳锁固在设备机箱上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一种现有机壳的锁固结构不意图。图中元件标号说明I机壳11第一板体12第三板体 13、18 第二板体14、17第四板体131、171、181 穿孔141螺接孔15背框16容置空间2锁固工具 21杆体3锁固件 4机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它们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透视图、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以及穿孔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I适用于一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所述机壳I是具有框架,所述框架是由第一板体11、第三板体12、位于该第一板体12两侧的第二板体13、第四板体14以及设于所述机壳I后端的背框15所组成,且形成容置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的容置空间16 (如图4b及图4c所示),其中所述第二板体13是设有至少一穿孔131,而第四板体14是设有对应所有所述穿孔131的螺接孔141。而本实施例是在所述第二板体13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设置的二穿孔131,且所有所述穿孔131的半径是略大于一锁固工具2的杆体21的半径及一锁固件3的半径,以供锁固工具2的杆体21及锁固件3穿越(如图4a所示),其中是可依需求增加穿孔数量、调整穿孔位置以及穿孔形状。而所有所述螺接孔141是对应于所有所述穿孔131设置,以供所述锁固件3自所述第四板体14的内壁锁固至一机箱4上(如图4c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I是适用于一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该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是包括机壳I以及至少一电源供应器(图中未示),所述机壳I是具有一框架,该框架是由第一板体11、第三板体1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1两侧的第二板体13、第四板 体14以及设于所述机壳I后端的背框15所组成,且形成一容置空间16,其中所述第二板体13是设有至少一穿孔131,而第四板体14是设有对应所有所述穿孔131的螺接孔141,而所有所述电源供应器是分别由所述机壳I的前端开口配置在所述机壳I的容置空间16内。其中本实施例的机壳I是可与另一机壳组合以适用于一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中,请参阅图4c所示,使机壳I的第二板体18与另一机壳的第四板体17相组接,其中另一机壳的第二板体13、第四板体17是分别设有与机壳I的穿孔181、螺接孔141相对应穿孔131、171。本实施例的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的机壳I是可为任一种口字形的机壳,而可根据所容置电源供应器的数量,而在容置空间16中设置至少一隔板(图中未示),该隔板是用于将所述容置空间16区隔成两个以上之空间,其中所述隔板是分别设有对应所有所述穿孔131的穿越孔,以供所述锁固工具2的杆体21及锁固件3穿越。而本技术的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在安装时,请参阅图4a至图5所示,利用一锁固工具2(如螺丝起子)的杆体21穿越所述第二板体13的穿孔131而进入所述容置空间16,而当所述杆体21碰触到预先放置于第四板体14的螺接孔141前方的锁固件3(如螺丝)时,而可令所述锁固件3进入所述螺接孔141而可将本技术的机壳I锁固在设备的机箱4上,最后将电源供应器配置在该机壳I的容置空间16内而可完成本技术的安装。因此,本技术是利用一第二板体13所设置的穿孔131以及对应的第四板体14所设置螺接孔141,而使锁固工具2的杆体21可穿越该穿孔131将一锁固件3锁固至一设备机箱4上,以达到安装简便的功效,且本技术锁固方式是自所述第四板体14的内壁锁固至一设备机箱4上,因此所述锁固件3不会影响电源供应器的插拔。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技术确实可达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预期目的,其利用设有至少一穿孔的第二板体,以及设有对应所有所述穿孔的螺接孔的第四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适用于一备援式电源供应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穿孔结构之机壳具有框架,所述框架依次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及第四板体组成,所述框架形成容置至少一电源供应器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板体设有至少一穿孔,而所述第四板体设有对应所述穿孔的螺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绍锋,
申请(专利权)人: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